董志新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甘肃甘谷 7412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多次提到:教学要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因此合作学习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要想将合作学习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要活用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所以本文在分析高中语文合作学习优势的基础上,对其组织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兴趣不足的表现,不愿意积极探究语文知识。而合作学习的组织,可以有效改变此现状,教师表面上是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实际上是在给予学生充足的信任和尊重,鼓励他们发挥主观学习能动性,争当语文课堂的主人[1]。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获得自主学习成就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任何学习都不应该是沉默的,而是要重视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了解他人观点可以促进自身对问题的思考,对探究和理解事物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交流和沟通中表达个人观点,可以促进自身对知识和情感的吸收,有助于内化学习感悟。而合作学习很好地优化了高中语文课堂交流氛围。教师采取有效策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巧妙地引导学生交流语文知识,沟通学习问题,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互动性,不仅有益于学生思维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还有以上积极作用。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合作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其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极大优势。这意味着,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主学习水平,有益于班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定程度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挑战和锻炼。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语文时,教师不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更要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重新设计课程结构,安排课堂活动内容,这无一不是对其专业教学水平的一种锻炼,有助于其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水平。并且,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组织策略与计划,也是提升高中语文专业教学水平的过程。
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展开合作学习的最重要前提,是存在稳定、默契的学习小组。这就不能采取“让学生自由组合”或“随机分组”的方式了。教师要在准确把握学生整体学情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一定分组帮助。比如,通过学生以往的课堂自主学习表现和语文测验反馈,从思维品质、学习态度、语言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多个维度出发,整体分析学生学情,将学生分成“学困生”和“学优生”两部分。随后,按照“首尾互助”“性格互补”的帮扶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建立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既有“学困生”,也有“学优生”,并使组内“学优生”可以为“学困生”自主学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各小组的综合学习实力基本一致。此后,教师应保持学习小组稳定性,让学生不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在日复一日的锻炼中提高合作学习默契度,增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让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好地展开。
能倾听、会倾听是学生想要实现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合作学习不是让学生“自说自话”“各执己见”,而是让他们在碰撞的思维和矛盾的观点中“求同存异”。因此,使学生学会认真、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表达,形成良好的倾听品质十分重要。教师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有策略地培养其倾听品质。比如,组织“传声筒”趣味游戏,让学生从前向后传话,提醒他们在传话之前认真听清楚上一名同学的表达,以游戏化手段影响其倾听习惯。教师可以在常规教学中有计划地穿插倾听问题,让学生复述教师或同学在不久之前表达的观点,见缝插针地培养其用心倾听习惯。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倾听”话题讨论或演讲活动,促使学生讨论“倾听的意义”“为什么要倾听”,使其在“如果他人没有认真倾听我的发言,我的感受是……”的换位思考中,愈发理解倾听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学习中愈发认真地倾听其他人的发言。久而久之,各小组不仅大大提高合作学习默契度,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合作学习友好性,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具有极高的促进意义。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不是随时随地展开的,而是要找准时机。比如,在默读教材课文、积累关键语言、提出学习问题等环节中,合作学习并不适用,甚至会降低教学效率。这也是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时一些教师经常忽略的问题。教师要想真正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必须精心设计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抓住组织合作的关键时机[2]。比如,“朗读”时机,在讲解长篇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合作朗读课文,由不同小组朗读课文的不同段落,或在同一小组中由不同学生朗读段落的不同语句,推动对课文的分段探究和讲解;“感悟”时机,在探究课文情感内涵与人文主题时,教师可抛出“小组讨论作者写作目的和文章中心思想”建议,鼓励学生合作挖掘课文深层次的情感含义;“释疑”时机,在讲解到课文重点时,教师可抛出预设的课堂讨论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并回答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抓住关键时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其发挥集体智慧,加强对课文结构、情感与重点的把握,更高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自然而然地增强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另外,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点评作文”也是关键的合作学习时机。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作文,让各学习小组在其他小组成员的作文中,选出一篇展开点评,说出其长处,也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完善建议。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启发,对其发展语言运用素养大有裨益。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提倡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即将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与内容、方法与资源,在任务引领下展开学习。在该模式下,学生学习以解决任务为目的,基于任务提示提高自我要求,对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十分有力。教师将“学习任务群”思维应用在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践中,有望引发学生深度合作,促进其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先明确重点任务,再组织合作学习。比如在《劝学》教学中,重点任务为“理解《劝学》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教师可以立足于此,给予学生“合作探究课文《劝学》,分析韩愈的写作特点,找出文章中的比喻论证,理解其含义和与所论证事物的内在联系”提示。在明确的任务提示下,学生快速锚定合作学习目标,增强小组合作学生目的性,为完美解决任务而不断进行深入探究,深度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多数时候学生可以很好地实现合作学习,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学生不能通过合作学习有效解决问题,甚至会在小组中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就要适当介入和指导,但这建立在“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合作学习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后跟踪观察其学习情况,时刻关注每个小组、每位学生的表现。当发现某学习小组成员明显存在争论不休、讨论问题的情绪愈发激烈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先制止其无效争论,再耐心询问,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最后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借助案例或反问等方式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合作学习思路,启迪其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
由于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不同,在高中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前期准备获得的学习资源经常是不同的。比如,在准备合作学习文言文时,有的学生将重点放在搜集作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上,有的学生将重点放在翻译文言文上,还有的学生将重点放在对文言文注释的分析上,从而得到不同的学习资源。只有将这些学习资源汇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的有序合作[3]。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时,应当鼓励学生共享学习资源,使其养成在正式合作之前,先分享手中资源的良好习惯。比如,在提出合作学习建议的同时提示道:“在课前,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节课内容,获得了一些学习资源。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先分享一下这些资源,看看有哪些重合或特殊的地方。这也许会让合作学习更加轻松”。再者,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合作之前,以提问的形式了解他们提前搜集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踊跃回答,通过“全班合作”的方式完善问题的答案,促进学习资源在整个班级的共享。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关键,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秘诀是使其不断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对高中生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在合作中不断面对和解决困难,所以保持其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对此,教师可以在组织其进行合作学习时将一些趣味活动加入语文教学中,如“角色扮演”活动。在讲解一些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小说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小说的某一片段,组员分别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在这样合作学习活动中,课文被学生视为剧本,自然而然地转移对剧本故事和人物进行分析,教学不再乏味、满是说教,而是充满个性,学生从中感受无限的合作学习乐趣,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也大大增强。再者,教师还可以创新课堂辩论等合作学习活动,利用活动的“生动性”“活泼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趣味性,扩大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组织效果。
许多心理研究表明,适当的激励具有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可以使学生形成稳定的积极学习情绪,让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建立一定奖励机制,发挥其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越来越优质。比如,设置长期“合作学习大比拼”评价机制,针对排名前几位的小组设置“假期作业减半”“日常作业减免兑换券”等奖励。在此基础上,每次合作学习后,都组织各小组投票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以不能将票投给本小组为前提),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三原则,按照各小组得票数换算积分,将积分记录在“合作学习大比拼”记录表上。随着积分的累积,“最佳表现小组”逐渐显露头角,成为其他小组的合作学习榜样,带动整个班级的合作学习氛围。同时,为使小组获得更多积分,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觉提高合作学习积极性,深化优质合作意识,这都是使高中语文教学成功组织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加之在合作学习中,其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攀升,学生不仅可以做课堂的学习者,也可以做知识的传播者,扮演“教学”角色。基于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还可以采取“变学为教”策略[4]。简单来说,在学生初步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可以鼓励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发言,分享合作学习成果,并在学生发言的同时对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做出初步评价。紧接着,与学生一同选出学习效果最佳的小组,让小组成员走上讲台,将合作探究新课或任务的过程分享出来,无私分享合作学习方法和思维。学生既能在合作学习中感到乐趣和成就感,也能在“教同学”中形成一定效能感,合作学习效果继续提升。必要时,教师还可以扮演“求知者”角色,向讲台上的小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对之前忽略了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最终,在“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动力,让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获得更理想的组织效果。
通过组织合作学习优化高中语文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是“一箭多雕”,值得提倡。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客观、科学、立足学生实际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倾听品质,在抓住关键时机的基础上,重视任务对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多角度指导学生合作,促成其高质量、高效率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