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文亚 杨文光
新疆科技学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841000
在线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利用信息化平台授课,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管理,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具有高阶性、挑战性、创造性的“金课”建设。在线课程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实现快速转换,引入网络案例资源使得课程内容更丰富、更新颖,有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2019 年10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行一流课程建设,以质量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建设万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面向未来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实践表明:在线课程的实时授课与录播课程丰富了在线教育资源,同时也推进了“双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同质等效是指在线网络课程与线下课程教学实现相同教学质量、同等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实现其学习目标。在线课程对应的线下课程不是一般的面授形式的课程,而是线下的高水平、高质量课程。网络教学要保证内容设计合理、重难点突出、师生互动通畅,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质量管理[1]。同质等效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考勤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多互动、多交流,提升网络课程学习的坚持性与投入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保证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当前互联网远程教育不断深化应用,线上教学成为普遍应用的教育手段[2]。网络课程形式不同于线下课程,但网络课程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要与线下课程保持一致。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具有丰富、及时等特点,其教学的效果甚至要高于线下课程。当前教师普遍应用线上教学手段,线上教学质量差异较大,学生学习状态不一致,实际学习效果差距较大。当前,线上教学的雨课堂、超星、腾讯课堂等平台从技术层面形成框架,但无法决定最终学习的效果。部分课堂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影响到线上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与应用。应当树立同质等效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学管理两方面提升线上教学的实际效果。
与线下课程学习资源相比,线上课程资源相对丰富,且空间延展性较强。短时间内可以接触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源,课程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程教材和参考书,来源更广泛,包括精品在线课程资源[3]。线下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包括教师收集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资源库,而线上教学资源可以来自教学平台、教师、行业工作人员或者学生,是多元系统的课程资源库。
从学习内容来看,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本质上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内容本身和学生的培养环节密切相关。教学内容根据不同课程类型特点,基本可以归为理论讲授、知识实践、案例思考、技能演练、小组讨论、思政元素融入等。线上教学相对于线下教学,理论讲授、案例思考、思政元素融入等环节基本能够得到保证,但由于线上教学空间的限制,线上教学中实践教学、技能演练是短板,因此,线上教学手段对不同课程教学的适应性存在差异。
线上线下学习方法本身具有差异性,在线课程的学习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学生自觉参与线上学习,完成线上教学资源的预习,包括电子教材、课件、案例资料和视频等。学生在课中主要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利用在线平台的弹幕、聊天框等功能完成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后完成线上作业。线下学习以预习教材或案例为主,课中由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课后完成相关作业。
线上学习环境相对于线下学习环境更加自由,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在线课程学习,能够轻松打破时间节点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缺点在于在线学习缺乏环境约束,容易受到周围学习环境的影响。线下学习环境,一是具有强制性的空间学习环境,如教室、实验室、操场等,环境的约束能力较强,同时可对学生进行心理提示;二是具有学习的社会环境,即学生之间可以有效地进行情感互动,产生相互的影响。
线上教学开展以来,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具有明显差异性[4]。在线学习状态可以划分为四类:
1)学习效果极佳,通过线上学习拓展了学习的视野,同时便利化的教学工具使得碎片化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2)学习效果一般,在线课程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因为缺乏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对学习的理论和知识理解程度一般;
3)学习效果较差,因为在线学习容易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部分学生因为自制力较差,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的学习往往敷衍了事,导致几乎没有获得感;
4)因为设备、网络以及自身因素,多数时间未能进入线上平台进行课程学习,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缺乏收获。
整体而言,在线学习仍未达到线下学习的效果,形成线上课程教学资源的浪费,并阻碍在线教学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学模式因素和学生自我管理因素两方面,学习行为本身是自我管理的过程,因此,在线学习需要自我行为的调控,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在线课程学习自我调控是在线学习活动开展的关键,在线学习自我调控包括学习目标设定、学习动机调整、学习行为管理、学习方法协调和学习环境创造等。
1)学习目标设定是基础,假设学生的学习目标未进行设定,则无法对学习效果进行绩效管理,学习的目标约束也不存在,学生容易出现松散的自我管理。每个学生学习目标设定是不同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层次进行设定,要求学习目标设定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现性,错误的学习目标设定会起到反向的作用。
2)学习动机调整是控制在线课程学习行为的核心要点,学生的普遍学习动机是完成课程学习的考核任务,此种动机会极大降低在线学习行为的内生驱动力,使其成为被动式学习,降低学习的效率。学生参与在线课程学习时,应当尽可能调整学习动机,将学习动机调整为获得知识、储备知识和增加知识,将学习目标落实到当前学生的社会责任上,提升学生学习的内生驱动力。
3)在学习行为管理方面,由于在线课程学习特点,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实时的监督,线上辅助管理工具也仅限于监测学生在线时长、答题率等方面,无法形成课程教学的有效管理。学生应当形成自我管理的主体,增强学习过程的自律性、自觉性,主动突破舒适圈,拒绝学习懒惰行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过程的专注度、投入度,主动学习课程知识,探索和讨论疑难问题,形成知识的积累。
4)在学习方法协调方面,部分学生适应了线下教学的状态,习惯在固定空间由教师面对面地进行授课,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不适应教学工具、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积极进行协调,帮助学生学习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如腾讯课堂、雨课堂、钉钉、超星等,使其能够熟练地收集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并能够及时复习学习过的知识,自行梳理理论知识脉络,绘制思维导图或知识图谱,并学会调节学习的压力。
5)学习环境创造是解决环境干扰的重要保障,学习环境受到家庭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影响,不同的学生学习环境具有差异性[6]。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并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是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的主要推动力,线上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师。在线上教学快速普及的情境下,教师线上教学的能力需要有效提升。教师对于信息化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差异,应当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群体进行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帮助其快速适应线上教学形式。教师应努力学习线上教学模式的特点,抓住线上教学的关键点,真正掌握线上教学的技巧,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优化在线课程教学设计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核心,因为线上线下教学形式不同,应不断优化线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实施的效果。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括学情分析、课程理论内容的安排、互动环节的设计、实训项目设计、情境模拟与仿真设计、PPT 的排版与布局、课后作业的安排等。在教学设计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合理地进行重难点和教学时长的安排,高质量搭建在线课程教学框架[7]。
灵活运用线上教学工具是课程教学设计顺利实施的保障,包括对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超星平台客户端的安装、操作与使用等,完成课堂的点名、课件的共享、教学资料的上传、教学视频的播放、课程过程中的互动、课后作业的批改等。教师应主动运用教学工具,让教学工具成为提升在线课程教学效果的手段,打造互动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质疑式课堂。同时,利用教学平台,拓展教学资源,如MOOC 资源、超星资源等,使得教学工具为课堂教学所用。
严格线上教学效果考核是基本的制度约束,同时在线课程教学的考核应当考在平时,注重线上教学的过程性考核,减少终结性考核的比例。形成学在平时、用在平时、考在平时的管理制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与效果。同时建立起日常考核和定期监测制度,以日常考核结果作为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定期监测主要针对学习行为数据异常学生进行重点管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线上线下同质等效教学是当前阶段在线课程教学的主要工作,同质等效需要学生自我调控和教学管理共同作用实现。在线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线上教学的特征和规律,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让线上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同时线上教学是否能够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严格的自我学习管理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动力,需要从学生思想教育层面实现。在线上教学活动过程中,从教学管理角度看,提升教学内容的质量水平是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需要结合人、物和管理共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