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法

2023-10-19 08:54◎任梦,蔡棠,王丹,吕清,武
职教通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任 梦,蔡 晓 棠,王 丹,吕 清,武 现 聪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与必然选择,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对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要求,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大势所趋,需要职业院校积极应对、主动出击,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在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带动之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 余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新兴产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日益提高,职业教育也必须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既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2]。

一、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SWOT 分析法框架

SWOT 分析又称态势分析,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Weihrich)于20 世纪80年代初提出,“SWOT”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3],将SWOT 分析法应用于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建设中,能够对影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各类因素进行整体的分析,有助于厘清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决策,探析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路径。为此,本文设计了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SWOT 分析法框架,具体如图1 所示。首先,多维度分析了影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优势和劣势,外部因素包括机会和威胁;其次,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加以综合分析,基于多重影响因素构建了SWOT 矩阵,制定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SO 战略、ST 战略、WO 战略、WT 战略;最后,把握战略原则,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提出了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图1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SWOT 分析法框架

二、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分析

1.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有其特殊的“跨界”属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促进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基于侧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及对工作过程的整体把握,信息化教学理念更重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将信息化教学理念和信息化教育技术融入职业院校教学环节,能够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打破传统教学中各学科间的界限进而形成对专业的整体认识,使得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联系更加紧密,助力职业院校学生能力本位的深层次发展。理念的突破与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革新了职业院校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成为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强适应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深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业领域的变革与职业教育领域的变革呈现协同发展的逻辑,校企双方协同育人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信息化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为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能够密切校企间的合作,更加便捷、高效地将企业技术优势融入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中,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促使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同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有助于打造职业院校特色信息化教学模式,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3.彰显职业院校学生的主体性。信息化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构建学习情景、协作学习和信息资源的支撑。传统教学活动围绕“教师教、学生学”开展,信息化教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学和学习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引导者与促进者。教师在教学全过程贯穿信息化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而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实施信息化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有助于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二)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劣势分析

1.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主要依靠外界力量驱动;职业院校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无关事物的影响。因此,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不足,信息技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促进较弱。虽然线上自主学习是信息化教学的一大特色,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中介,将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的双向互动交流变为依托移动终端的单向传递,但教师不能真切地感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进而无法适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当前,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足,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到位,对信息技术手段仍停留在教育工具的浅层次认知,缺乏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有所欠缺,更多只是发挥辅助性的功能,这些都束缚了信息化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部分教师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实质,将其简单化、片面化,认为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即为信息化教学,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局限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中的技术手段存在误区,为技术而技术,过度堆砌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技术手段,仅仅为了“有技术而用技术”,很少真正起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的作用[4]。此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检索、整理能力及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3.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有待加强。部分职业院校缺乏规范化的信息化教学团队,教学平台、教学软件的开发环节与使用环节相脱离,授课教师缺乏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知识,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维护主要依靠外聘技术人员,耗时长且费用较高。技术人员对教学领域了解甚少,始终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信息化教学存在“两张皮”的困境,缺乏教育与技术的有机融合,管理难成体系。信息化教学团队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支撑条件,其建设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向纵深发展。

(三)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支持。教育政策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5]。2012年3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教育信息化十年的发展作出规划,明确了该阶段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及保障措施,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总体战略指导。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职业院校发展信息化教学起到了鼓励与指导作用。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编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版)》对“十三五”时期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政策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时间发展趋势上,职业教育信息化呈现出从单项建设到全面部署的趋势。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国家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教学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得以发展的坚实保障,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将迎来崭新的春天。

2.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要推力的新一轮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6]。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技术的进步对实施信息化教学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产业领域的信息化变革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化教学理念更加紧跟时代发展,职业院校的相关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既是顺应教育现代化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寻求深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东风是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机遇,职业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化教学。

(四)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威胁分析

1.信息化教学资源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信息化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统筹全局的工作方法。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会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教学资源质量、网课平台整体设计以及平台网络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职业院校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量更大、专业方向延伸更广,各类网课平台的迅速发展会导致信息化教学资源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但就目前来看,信息化教学资源市场仍缺乏系统的、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公共教学资源平台的监督、管理与改进。信息化教学管理难度升级是发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难题,对各个平台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组织管理则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职业院校必须予以重视,做好质量把关与组织管理。

2.各地区信息化教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信息化水平差异对互联互通提出挑战。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就目前来看,各地区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依然存在一定差异。基于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不同地区参加人数及获奖人数的统计分析表明,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市[7]。而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职学校基本教育资源状况的分析表明,在师资水平、图书资源及计算机设备数量方面,中西部地区少于东部地区[8]。可见,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教学师资水平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存在一定差异性。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发挥,需要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系统布局,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形成互联互通的格局。

三、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路径探析

本文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内部优势(S)、劣势(W)与外部机会(O)、威胁(T)进行组合、综合考虑,形成SO—增长型战略、ST—多样型战略、WO—扭转型战略和WT—防御型战略(见表1),以达到发扬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应对威胁的战略效果。

表1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SWOT 分析法矩阵

(一)SO 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1.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职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首先,教师应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拓宽专业知识的范围,使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材,而是要变传统教学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借助信息技术多渠道、多方式收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学习材料,多样化、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学习内容。其次,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将多样的信息技术工具作为支持,进行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培养学生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在职业训练中,实践指导教师应积极同企业接轨,依据生产实践环节要求,将专业领域中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使相关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尽可能使学习过程接近生产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相关职业活动的真切感知。

2.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大特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够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企业应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密切双方合作,做到“三结合”。在指导教师方面,学校授课教师与企业师傅指导相结合,实行双指导教师制度,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达到优势互补,专业学习特别是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中学生应获得企业指导师傅的指导。在实践环境方面,教师应将实训环境与企业真实操作情境相结合,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相关实践项目相联系,将企业中的真实任务带入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企业车间进行实时互动。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应将立德树人教育、职业道德培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必须使教育“活”起来,引入企业鲜活的模范人物事迹,帮助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ST 战略:依靠内部优势,回避外部威胁

1. 多主体参与网络资源建设与管理,保障教学质量。做好公共教育资源和网课平台建设工作是保障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包括公共教育资源管理部门、授课教师、相关企业和学生在内的多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工作。公共教育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网课平台质量的把关,保证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及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凸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减少互联网环境下对学生学习造成的干扰。授课教师应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课程质量上下功夫,做好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衔接,提高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内容的关联度。相关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共享一线工作经验,为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实践教学提供指导,促进学生完成由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此外,授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给予学生参与公共课程以及教学平台持续改进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提升信息化教学整体水平。各地区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差异性是难以避免的,但必须努力缩小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政府的鼓励支持是前提,在出台信息化建设相关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重视,在政策和资金支持上予以倾斜,并对设备要求、资金投入等做出细化、量化的标准要求,便于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地区管理工作是基础,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做好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并通过组织各职业院校示范、交流的方式做好师资力量的提升工作。各职业院校积极改进是关键,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院校的一项重要工程,明确其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信息化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深入挖掘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水平。各地区信息化教学的均衡发展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WO 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劣势

1.开展各类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理念、教育手段必须及时更新迭代,但就目前来看,仍有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因此,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9]。2021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材开发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10]。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工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和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为此,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投入,统筹信息化教学管理;各职业院校应做好学校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并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新老教师结对子、研讨交流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应抓住机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新思想、新技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2.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特点分析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授课对象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差异,教学的形式、内容、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学生特点分析必须全面、客观,职业院校学生的优点在于实践能力强、思维活跃,但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学习自主性较差、缺乏内在学习动机、个体间的差异较为明显等方面。教师应抓住学生特点并结合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在知识的表现形式上,教师应采用仿真演示、亲自示范等方式替代板书,有利于更好地展示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同时,教师应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线上自主学习中,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等适当调整线上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还应做好线上答疑工作,保证学生的疑问得到及时解决,避免问题堆积造成的恶性循环。

(四)WT 战略: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威胁

1.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实现深层次发展。职业院校结合实际需求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团队是实现规范化管理、寻求深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团队人员配置方面,应有团队管理人员、大量的信息技术人员及任课教师代表;在团队人员分工方面,既要职责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加强沟通。团队管理人员应为跨信息技术领域与教育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信息化教学全局有清晰的把握,能够有效统筹规范整个设计、使用及维护环节。信息技术人员应做好定位,明确服务对象为职业院校师生,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了解职业院校特点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建设。任课教师代表要配合信息技术人员做好辅助工作,更要在打造优质课程资源上下功夫,组建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信息化背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优质课程资源。

2.创新评价机制,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开展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定级,而在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应创新评价机制,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重视开展多元化评价。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外,企业和学生同样也应作为评价的主体,企业参与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自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自我评价做好反思与总结,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第二,评价维度的广泛化,评价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除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的评价外,也必须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加以综合考虑。第三,线上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同样应加以重视,仅依据平台中学生的学习时长是不够权威的,应探索将人脸识别系统、眼动仪等技术融入线上教学监测与评价中,并且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后,通过一定的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能力具有深远意义。基于SWOT 分析法对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职业院校实施信息化教学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威胁并存,因此,应在对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SWOT 分析矩阵并进行综合施策。在国家政策对信息化教学大力支持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发展机遇下,教育管理部门、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多方协同努力深化信息化教学理念,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实现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深层次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