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降低静配中心差错发生中的应用

2023-10-19 05:59吴秀云宋英姿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8期
关键词:配液认同感差错

吴秀云 宋英姿

作为医疗最为普遍的治疗方式,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与液体静压原理将电解质、无菌液体及药物等输入体内,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势。静脉输液质量不仅体现了医疗服务水平,而且与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密切相关[1]。随着医院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静配中心作为新生事物在医疗机构得以应用,其专门针对医院静脉配药而设置,将传统分散于各病区的静脉药物集中在静配中心进行配置、检查与分发,不仅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了便利,而且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2]。静配中心工作量大、风险高,容易出现配液差错,因此给予科学、有效的管理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PDCA 循环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4 个阶段,各个环节呈螺旋上升,在不断的循环中提升、改进[3]。为探讨其应用于医院静配中心的效果,研究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实施PDCA 循环法前后静脉用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配液差错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12 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应用PDCA 循环法前的53 300 张静脉用药处方作为对照组,来源科室:肿瘤内科19 500 张,放疗科15 050 张,乳腺外科8 200 张,内分泌科7 310 张,肿瘤外科3 240 张。2022 年1—12 月赤峰市医院静配中心应用PDCA 循环法后58 250 张静脉用药处方作为观察组,来源科室:肿瘤内科20 253 张,放疗科17 126 张,乳腺外科9 857 张,内分泌科7 287 张,肿瘤外科3 727 张。同时以13 名静配中心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男0 名,女13 名,年龄28 ~41 岁,平均(35.15±3.63)岁;文化程度:大专1 名,本科12 例;工作年限6 ~16 年,平均(11.08±3.17)年。纳入标准:(1)均为赤峰市医院取得资格证的护理人员。(2)工作年限>1 年。(3)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2)外出进修或休假者。(3)调岗、离职者。(4)既往涉及医患纠纷相关事件者。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配液,科室下发静脉用药电子处方,经过审核后,打印输液单,对所需药物进行整理、归类,遵照医嘱取得药物,再次核对后张贴标签。完成静脉输液药物的配置,由专人进行清点与核对,核对无误后送至相关科室。观察组实施PDCA 循环法,具体如下:(1)计划。构建配液管理小组,选择静配中心负责人作为小组组长,5 ~6 名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小组内定期开展研讨会,明确静配中心的工作难点与重点,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素养,明确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应用头脑风暴法总结配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错类型,并分析原因。常见差错类型为相似药品调配错误、标签错误、剂量错误、药品遗漏等,原因如下:①静配中心工作量大、流程烦琐,人力资源有限,护理人员工作负担重,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分心,导致配液差错。②药品包装类型多,同种药品规格不同,部分药品外包装相似,药品上架位置不准确,容易出现配液差错。③未坚持无菌操作,工作台面杂乱不整洁,混合调配。④医嘱错误,或药师未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对药品使用量、使用方法等了解不充分,容易出现调配错误。(2)实施。①定期培训。对配液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知识培训与技能考核,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与安全意识,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与病区进行沟通,处方开具清晰、明确、符合规范,提升操作规范性。考察护理人员对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知识的掌握情况。②完善静配中心管理制度,制订配液细则,并督促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建立奖惩制度,每月进行1 次考核,成绩与护理人员工资挂钩。责任下发到个人,屡次出错予以扣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意识。③弹性排班。静配中心护理人员配置应科学、合理,工作细化,如咨询、接打电话等由专人负责,配液护理人员专注于药品调配工作,集中注意力,以减少配液差错。适当增加繁忙时段护理人员数量,合理排班,定期休假,减少职业倦怠。④规范配液操作。a 审核医嘱。静配中心收到各科室开具的处方后,应检查各项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审核医嘱,包括药品配伍、药物规格、给药途径及用法用量等。摆药时核对药品剂型、数量、名称,确保与输液标签一致,坚持“四查十对”。b 出现配液差错事件后应及时在差错记录表上填写,并分析原因,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出现重复错误。c 新药品的上架应张贴标识,并由小组组长为护理人员展示药品,说明药品信息、适应证、注意事项,明确摆放位置。每周对静配中心药物进行一次统一整理,对于包装、外形相似的药品分开摆放,并贴上标识,防止混淆。d 当对医嘱产生怀疑,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提出质疑,共同商讨,对处方进行修正与完善。(3)检查。采用组内自查与静配中心组织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日进行一次配液质量自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问题汇总,对差错出现的类型及原因进行总结,在会议上进行分析,并提取改进措施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制订对策及目标。(4)处理。定期总结,检查各项优化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估实施效果。对于本次循环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由小组成员自由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及优化措施,并纳入下一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配液差错发生情况,判断差错原因,做好相应的记录。统计分析PDCA 循环实施前后单日工作指标、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工作质量,评估静配中心管理质量。(1)单日工作指标包括配置准备时间、清场工作时间、洁净室配置辅助时间及药物配置时间。(2)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应用科室自拟问卷,涵盖归属感、工作兴趣、责任意识、抗压能力等10 个方面,采用百分制评分法,高分值表示职业认同感越好。(3)工作质量应用科室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无菌操作、溶媒选择、剂量控制等,分值范围为0 ~100 分,工作质量与分值呈正相关。(4)静配中心管理质量评估项目包括台面整洁、操作技术、药品分类及静配中心环境管理4 个方面,每项25 分,分值越高表明管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配液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共有25 张出现配液差错,其中4 张为相似药品调配错误,5 张标签错误,5 张剂量错误,6 张药品遗漏,5 张其他,占比为0.04%(25/58 250),低于对照组的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配液差错发生情况比较[张(%)]

2.2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单日工作指标比较

实施后配置准备、清场工作、洁净室配置辅助及药物配置时间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单日工作指标比较(min,±s)

表2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单日工作指标比较(min,±s)

时间 人数 配置准备时间 清场工作时间 洁净室配置辅助时间 药物配置时间实施前 13 133.59±12.15 110.27±12.46 203.28±15.32 110.58±18.26实施后 13 102.15±11.73 85.38±8.53 121.14±12.24 83.62±7.52 t 值 - 6.712 5.943 15.103 4.922 P 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2.3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工作质量比较

实施PDCA 循环法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工作质量比较(分,±s)

表3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工作质量比较(分,±s)

时间 人数 职业认同感评分 工作质量评分实施前 13 86.73±3.65 85.60±3.77实施后 13 93.41±4.32 92.57±2.83 t 值 - 4.259 5.331 P 值 - <0.001 <0.001

2.4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静配中心管理质量比较

实施后台面整洁、操作技术、药品分类及静配中心环境管理方面的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静配中心管理质量比较(分,±s)

表4 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静配中心管理质量比较(分,±s)

时间 人数 台面整洁 操作技术 药品分类 静配中心环境管理实施前 13 19.28±2.25 20.42±1.03 19.03±2.16 21.02±2.11实施后 13 23.26±1.02 24.12±0.58 22.63±2.34 23.62±1.74 t 值 - 5.809 11.286 4.076 3.428 P 值 - <0.001 <0.001 <0.001 0.002

3 讨论

静配中心是医院专门设置的用于静脉药物配置、检查、分发的场所,覆盖临床大多病区及科室,药物配置的及时性、安全性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一旦出现配液差错,轻则引起并发症、不良反应,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因此做好静脉药物配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4-5]。

传统医疗模式下,静脉输液配药主要由对应病区的护士负责,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容易出现配液差错,引起药物污染、输液不良反应等。随着现代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静配中心在医疗机构诞生,其将静脉输液配药工作集中在一个区域完成,由专业护理人员按照国家标准及操作程序完成静脉输液药物的调配与分发,使用药安全性得到保障,大大降低了配液风险[6-8]。但基于静配中心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风险高等特点,会出现配置差错,因此加强静配中心管理尤为重要。此次研究观察组应用PDCA 循环法,结果显示该组配液差错总发生率为0.04%,低于对照组的0.11%。提示PDCA 循环法的应用能够降低静配中心差错发生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PDCA 最早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后逐渐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得以推行,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理4 个阶段,该过程阶梯式循环、周而复始,每经过一个循环解决一部分问题,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管理质量逐步上升,达到管理目的[9-10]。PDCA 循环法集中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配液工作中强调及时总结,考虑配液差错的一切可能性,并挖掘深层原因,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加强认识、提高警惕,有利于预防配液差错。

本研究对配液差错原因进行总结,发现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有限、药品复杂、未坚持无菌操作以及医嘱错误等方面,因此在后续的实施环节,主要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对策制订,以提升配液质量与配液工作效率[11]。如针对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用绩效考核法,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问题,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护理人员获得良好的休息,以更为充沛的精力投入配液工作中。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提升药学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规范化操作[12]。制订配液管理制度与细则,强调核对医嘱、新药知识讲解的重要性,配液遵循“四查十对”的原则,对于相似药品分区摆放,并贴上醒目的标识,以防止配液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配液工作效率[13-14]。本研究比较了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静配中心每日工作指标,显示实施后各项工作用时缩短,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进,效率提升,体现了PDCA 循环法的应用优势。在检查与处理阶段,主要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具有可行性、指导性的建议,督促落实、整改,不断优化、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同时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及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工作质量提升[15]。本研究对比了PDCA 循环法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工作质量及静配中心管理质量,发现各项评分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DCA 循环法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有利于静配中心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在PDCA 循环模式下,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氛围良好,配液操作更加规范、有序,降低了配液差错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法在静配中心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单日工作指标及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提高工作质量,促进静配中心管理质量持续改进,降低配液差错发生率。

猜你喜欢
配液认同感差错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煤矿液压传动介质配液方式研究及使用建议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配液系统中冗余过滤器的在线灭菌解决方案
配液自动控制系统(南京泽大)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