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以来,杭州市富阳区把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作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重要举措,全区共立项并开展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13 个,区域面积63.14 万亩,累计完成投资67.12亿。以杭州市富阳区万市镇为例,通过加大旱改水、“千亩方、百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有效促进田园风光的品质提升,成功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乡画卷,书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为进一步搭好富阳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最大限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杭州市富阳区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开发边界内新增建设用地空间3.83万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1 万亩。同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攻坚年行动,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多规合一、衔接互补”,推进零星地块整并和空间置换腾挪,释放空间潜力。
一是以“集中连片”实现土地效益升级。启动实施万市镇杨家村、何务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通过耕地功能恢复、旱地改水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标准农田建设、耕地生态建设,新增水田374.54 亩,形成1351.8 亩布局集中连片、农田设施完善、生态美丽良好、适合规模种植和现代农业生产的优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实现区域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最终目标。
二是以“土地整治”盘活沉睡土地资源。土地综合整治获取的指标和收益,优先用于高质量建设农民的宅基地。科学运用村庄规划、选址和保护利用,把区域内古树和老宅变成乡村风景,同时全面梳理区域内土地、民房、村集体用房等,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村集体用房收回、闲置民房入股式回收,通过整合租给创业者,带动家门口的就业。
三是以“人防+技防”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人防方面,切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由镇主要领导为乡镇级田长,分管国土城建、农业领导为副田长,15 个村书记为村级田长,各村分管国土的村干部为村级巡查员的组织体系。技防方面,运用高位铁塔探头、无人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每一块耕地划定电子围栏,结合“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对耕地实时监测,构建违法占用耕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三早”机制。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 冯颖 麻斯燕
近年来,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高举耕地保护大旗,努力践行藏粮于地的战略,狠抓“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通过耕地功能恢复、质量提升、垦造耕地、建设用地复垦、农田设施配套等综合整治,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高水平保护,保障粮食安全。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是通过地表经济作物腾退、坑塘回填、田块整理归并、覆盖优质耕作层、修复提升配套设施等措施,将项目区内的交织分布的碎片化耕地连成片,形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万亩田园,以满足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粮食生产要求。
在洋埠镇五都钱村,经常可以看到无人机正在对良田里的水稻进行施肥、杀虫、监测等培育,而这片无垠的稻田,就是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工程的成果。从2021 年开始,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实施整治“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9 片,将小田并成大田,变传统农业经营为规模化现代化数字农业。
通过将原先农田间的淤积的坑塘、废弃的沟渠等整治成水田,腾退农田里的经济作物,将农田恢复成水田,对水田周边的旱地和零星分布的建设用地进行工程实施,整治成水田,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耕地从“满天星”到万亩方。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刘宝姗
为进一步深化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近日,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石门塘社区组织党员在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开展“垃圾分类我参与·文明环保迎亚运”主题党日活动,汇聚红色力量,助力绿色生活理念。此次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生活垃圾四分法、区分易混淆垃圾、认识可回收物等知识,感悟垃圾分类的目的和意义,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动广大居民自觉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参观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学习亚运会相关知识,倡导大家树立正确垃圾分类观念,增强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发挥党员的“领头羊”作用,与居民共同打造美好家园,用实际行动文明护航精彩亚运。让“绿色、低碳、文明、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绿色家园、绿色亚运助力。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石门塘社区
2022 年5 月以来,东阳市通过全面排查、聚焦专项问题、专业单位联合、“一洞一策”治理、后期动态督查等连环举措,破除全市14 个金矿矿井盗采难题,确保废弃井硐封堵到位、违法开采整治到位、矿业秩序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近日,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获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系金华市唯一,浙江省仅3 家单位获表扬。
一是严格拉网,全面摸排。建立由自然资源、应急、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供电、镇乡街道等部门单位组成的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并制定出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专班联合地质队专业力量,以金矿和矿产资源领域为重点,对历史遗留采矿点的废弃井硐和已关闭矿山、越界开采被吊销采矿许可证矿山等废弃井硐组织“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经核查9 处矿区,并形成有矿区主体和无矿区主体2 类导向工作清单。
二是聚焦重点,逐个击破。聚焦洞口封堵、氰化物使用等问题,开展专项排查,经摸排,该市仅部分废弃矿洞存在未封堵、未设立警示牌等问题。针对联合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专班对相关企业下发整改2 份通知书,同时邀请地质三大队等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落实“一洞一策”逐一对排查出的废弃矿硐进行封堵治理。对专项行动中排查出尚未封堵的废弃矿硐,政策性关闭退出和正常关闭的废弃矿井,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全部予以封堵处置到位。
三是联合督导,刚性监管。积极开展联合执法,构建联合执法大格局,对前期摸排的排查点进行再排查、回头看,严防盗采行为死灰复燃。建立健全“以防为主、长效监管”的矿产资源管理共同责任机制,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矿产资源监管常态化、长效化发现机制、防范机制和监管机制,明确每2 个月开展一次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一井一档、一井一案”政策,建立排查整治台账,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全市镇乡街道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多维巩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果。截至目前,已完成首轮联合执法检查,对5 个整改要求开展“回头看”,为后续持续深入开展该项工作夯实基础。
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张靓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通报表彰2021—2022年全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获评先进集体荣誉。
近年来,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坚决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践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总体思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长出“铁牙齿”,完善制度严落实。丽水市莲都区于2022 年建立“区、乡、村”三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制定《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意见》,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网格化全覆盖。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党政同责,夯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用好“千里眼”,精细管理成闭环。运用好“人防+技防”的硬核措施,织密“人防+技防”一张网。在全市率先贯通“耕地智保”场景,充分利用铁塔高位视频、电子围栏、智能算法等技术资源,实现对耕地实时监控。依托“耕地智保”应用场景,打通守护“饭碗田”的数字化渠道,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闭环”。
守护“饭碗田”,保护红线创佳绩。在全市率先谋划完成“十四五”期间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任务。2021 年,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章塘村等7 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建成集中连片耕地3345 亩;2022 年莲都区碧湖镇蒲塘等村“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正在实施,预计实施后建成集中连片耕地13016 亩。
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莲都分局 莫扬艳 吴凯迪
近年来,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创文明单位、带一流队伍、创最优业绩”为创建目标,认真履行部门职责,推进科学运行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文化引领,全面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机关管理日趋规范,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资规形象重塑提升。该局先后荣获森林浙江建设考核优秀单位、金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美丽金华建设城乡风貌提升突出集体,2021 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获评武义县季度大比拼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筑牢文明之基。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科室各负其责、干部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人人思创建、人人抓创建、人人为创建”的工作格局,使文明创建工作走上活动经常化、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轨道。高质量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制定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将文明创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同频共振,聚焦主业主责,积极履行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着力让文明创建成为保资源、促发展、惠民生的推手,不断推动中心工作走深走实。
二是坚持对标对表,抓实创建之行。以增强干部职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为主线,同步抓实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文明建设,精心组织“资规讲堂”“青年夜校”和“资规节日”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业务培训、课题案例、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文明礼仪、项目规划沙龙、应急救护、书画摄影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举办一批理想信念、诚信教育、政策形势、法治教育讲座,不断弘扬民族传统,倡导文明风尚。组织评选身边好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林员、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和红旗科室,推选出一批自然资源领域先进典型,讲述好自然资源故事、树立好自然资源形象。加强宣传引导,传播好自然资源声音,2022 年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学习强国、浙江日报、金华日报、政务网站等平台发布新闻信息450 余篇。推进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建设党员活动室、气排球场、职工健身房和办公楼廉政文化走廊,机关整体面貌焕然如新,积极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彰显文明之实。在全系统开展“思想破冰、项目破局、实干突围”项目攻坚大会战,大干快上战项目、火力全开拼发展、攻坚破难求突破,全力服务高质量赶超发展大局。紧盯核心业务指标,全力提速争先,供应用地指标连续 3 年创新高,2022 年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3189.05 亩,同比增长148.37%;完成国有建设用地审批 199 宗,面积 7715.09亩;完成消化批而未供 4517.40 亩,存量建设用地盘活3730.2 亩,低效用地再开发 3649.50 亩。土地出让金收入连续 3 年创新高,2022 年土地出让金收入达 37.28元。2023 年,紧盯全县 205 个重点项目,全面承接、顶格发力,上半年完成项目用地保障 130 个,保障用地4353.81 亩。
四是利民惠企服务,绽放文明之花。以壮士断腕的狠劲,深化便民服务改革,推动流程再造、环节再减、时间再缩,多项政务审批、登记办证事项实现即办即结。成立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积极参与抗疫、抗洪、扶贫、救灾、助学、无偿献血、捐款等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开展自然资源“土保姆”专项行动,当好“店小二”,做好“土保姆”,实现工作模块化、任务清单化、责任闭环化。争当示范优服务,打好一流营商环境组合拳。一项项便民改革,是该局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践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乘着文明创建的强劲东风,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把文明创建成果不断转化为建设都市范山水韵现代化活力新武义的强劲动力,绘就文明武义的自然资源多彩画卷。
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吴晓红
近年来,海宁市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有关决策部署,以“两省一市”联合“清网行动”为契机,细化工作举措,夯实工作基础,强化监管力度,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张网捕鸟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整体监管保护水平,推动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一是细化工作举措,落实巡林清网。出台《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常态化巡护,加大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繁殖地以及山林、苗圃等重点区域的巡查频次,加强农田、果园、鱼塘等农事活动区域不当使用防鸟网情况管控,确保每周组织巡查次数不少于2 次,做到巡护全覆盖无死角。同时,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协助开展巡林清网行动,着力构建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人员2412人次,清理捕鸟网352张,解救野生鸟类38只。
二是强化部门配合,加大打击力度。建立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互通信息、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管理、执法、宣传等多环节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监管力度。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强化买卖环节管控,完善监管链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候鸟等陆生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非法生产、经营使用陆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食物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开展联合执法检查6 次,办理行政案件3 起。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等时间节点,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警示语、进村入户等方式,多途径、广角度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引导。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及时曝光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广泛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切实营造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同时,在重要的山林、片林等区段树立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警示标牌,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131 份,悬挂宣传横幅167 条,树立警示标牌115 块,发送短信3 万余条。
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张宁霄 宋伟锋
今年以来,泰顺县立足资源禀赋,认真谋划、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已争取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92 亩,提前完成了今年500 亩的用地指标保障任务,有效推动顺水山泉、云湖镜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土地资源要素保障。
一是积极向上“争”指标。加强与发展改革部门沟通,主动争取将苍泰高速项目纳入国家或省重大项目清单,所需约3345 亩用地指标由国家统筹保障。同时为缓解民生基础设施、省重大产业等项目用地报批指标困难问题,泰顺县积极向上申请跨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00 亩,有力保障了浙江泰顺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基础设施等项目用地报批。
二是主动出击“挣”指标。深入内部挖潜,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取得用地指标。截至目前,全县已处置2009 年以后批而未供土地1857 亩,处置率150%,提前完成省对县批而未供土地处置年度任务,获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92 亩。
三是完成任务“奖”指标。在国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持续不饱和供应的情况下,用足用好山区26 县政策红利,积极谋划一批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制造业项目,成功争取到2023 年度山区26 县民生及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200 亩,有效保障了职高扩建、自来水水厂扩建、五个乡镇卫生院等用地需求。
四是盘活资源“腾”指标。继续用好增存挂钩政策,对个别已取得用地批文,但由于各种因素无法供地或无法实施征地的地块,经县政府同意,逐级报省政府申请调整建设用地批文,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指标。今年通过盘活批而未供土地方式,累计腾出计划指标125 亩。
五是克难攻坚“造”指标。为实现补充耕地指标倒挂转正,泰顺县充分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扎实推进垦造耕地。截至目前,2 个土地整治项目已入库,面积70亩。同时,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预计今年全县可产生水田指标1000 余亩。
下一步,泰顺县按照“精准配置、突出重点、保障民生、节约集约”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用地计划,重点保障民生、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用地,积极做好后续用地报批的相关工作;同时,继续积极谋划重大项目,拓宽指标获取途径,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做好坚实用地保障。
泰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魏徵
9 月16 日,在江山市贺村镇明星村草坞岗底垦造耕地项目施工现场,2 台机械正在路面整平和铺设碎石,4 名工人正在对已砌筑完成的挡墙上方斜边坡和已竣工的周边裸露边坡铺设抗冲植生毯、撒播草籽,真正做到了土地整治工程施工与生态复绿“两不误、两推进”。
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土地整治领域建设项目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在江山市自然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贺村镇坚持“精准施策、科学整治、系统修复”的原则,做到“善谋划、早部署、勤落实”。在加快推进垦造耕地项目工程实施中把握每个细节,严格要求项目工程施工单位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执行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同时,进一步督促对经土地平整完成后形成的项目区周边裸露边坡进行边施工、边复绿,确保早修复、快见效。
在该镇永兴坞村和棠坂村交界处“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现场,由于工程建设而形成的周边裸露边坡和梯田田磡斜坡上已播种了草本植物,远远望去,仿佛盖着一层厚厚的“绿毯”。“这种‘绿毯’不仅能防止边坡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还能有效防止恶劣天气下出现水毁农田情况,为农作物稳产高产提供有力支撑。”贺村镇党委委员王青相告。
贺村镇诗坊村八卦山垦造耕地项目现场经生态修复后原来裸露的边坡(斜坡)绿草聪颖,新建农田里的“巨型稻”在微风吹拂下稻浪滚滚、长势喜人,更是一派充满生机的新田园美丽景象。八卦山垦造耕地项目的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6 万余元,分田间道路两侧绿化区块和裸露边坡复绿区块,其中边坡复绿总面积3500 余平方米,基本恢复了项目区植被,为项目区生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镇已完成24 个垦造耕地项目区的生态修复工程,绿化、美化、复绿项目区周边裸露边坡及田埂斜坡面积共计 15 万平方米,总投资190 余万元。
“我们将按照‘因地制宜、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紧紧围绕‘既要造好新田,又要护好生态’的理念,为继续推进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贡献贺村力量。”贺村镇镇长叶剑波表示。
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陈小军
走进桐庐县富春江镇孝门村大洋坪,工人师傅们铆足干劲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作为杭州市唯一的试点项目,富春江镇孝门村林耕布局优化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新增耕地面积54.56 亩。
“富春江镇孝门村的试点项目总面积60.42 亩,涉及林业小斑2 亩、林权证面积6.7 亩,坡度平缓、水源充足,极其具有代表性。”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明确林权权属、权利人补偿待遇、不动产登记办理林权变更注销等关键事项下,经过不断摸索,桐庐县初步形成了“统筹机制严密、转换路径规范、占补平衡突出”的优化林耕布局模式。
坚持补林优先,提升林耕质量。林耕置换项目采取优先落实补充林地地块模式,为加快林耕置换项目推进速度,提前优选、落实补充林地地块,提高林地连片度,用以满足后续林耕置换项目开展的补林需求。今年初,该县已落实坡度25 度以上的补充林地地块4150亩。4 月项目扩面以来,初步拟定原先种植油茶、板栗的1500 亩园地资源调整作为补充林地地块。
坚持指标回购,促进共同富裕。补充耕地产生指标由县政府统一以10 至20 万元每亩进行回购。同时,林权变成农田承包经营权后,鼓励优先将土地发放给种植大户或国有专业平台等进行规模化统一经营,形成连片耕地带动美丽田园增量升级。如分水镇大路村里邵家垦造水田项目,项目垦造后将形成近94 亩水田,不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回购将为该村集体经济输入净收益近900 万元,土地流转也为村集体每年增加800 元/亩的农田租赁收入,实现土地效益倍增。
坚持扩面推广,保障占补平衡。出台《关于开展林耕布局优化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流程,明确林耕置换年度任务,在全县范围内立项一批项目、实施一批项目,并建立项目督查通报机制。截至目前,推广覆盖8 个乡镇的47 个项目完成立项,预计新增耕地面积1542 亩、新增水田面积1832 亩,有效保障近两年重大项目“占补平衡”用地需求。
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应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