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孙建卫
储备土地在未实施供应阶段,如何既能有效保障储备地块权益,又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效益,已成为各级土地储备机构努力探索的课题。杭州市经过多年实践,储备地块管理经历了从无人管到有人管,从自己管到委托管,从无围墙到有围墙,进而发展到通透开敞的“生态化、管家式”整体管护模式。近年来,杭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生态、品质、共享的理念,以整体管护新模式的实践推进,有效促进了杭州市储备地块环境品质提升。
随着生态环境成为杭州发展的根基和底色,以往相对粗放封闭的储备地块管护模式,逐渐与杭州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不相匹配,亟需进行转型升级。杭州市以“迎亚运”储备地块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全面调整创新储备地块管护工作理念。
▲九堡中心单元储备地块
一是按照“破墙透绿、通透管护”的思路,将封闭深锁的储备地块,打造成为通透和开敞式绿地,实现了储备地块由“工地”向城市“绿芯”的转变。
二是贯彻共享理念,挖掘并释放储备土地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民生价值,结合地块具体实际,可分类实施封闭式、通透式、开放式管护模式。对于确因百姓民众需要,可因地制宜将具备条件的储备地块打造为公益性的临时便民设施,为提升城市宜居幸福感和打造生态型特大城市注入动力。
三是将储备地块整体管护工作与“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紧密结合,按照“宜绿则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对已收储暂不实施供应的储备地块,采用草坪点缀小灌木形式实施简约临时绿化。通过这种经济、美观的“生态化”改造方式,既可有效防尘,又为城市新增绿肺与小景,将储备地块的“绿”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杭州打造绿色亚运、彰显生态魅力注入动力。
在前期充分调研、地块试点、多次论证的基础上,边实践、边优化,探索形成了一套清晰可操作的“绣花功夫”,确保“生态化、管家式”储备地块运维管护新模式能够高效运行。
一是管护单位“一体化”。改变原来单宗储备地块零星招标、具体每宗储备地块的安保、工程、绿化等服务内容分散招标、分别确定不同作业单位的模式,按照招大引强的要求,调整为由两家专业物业公司统筹实施。
二是管护项目“清单化”。先“解剖麻雀”,将储备地块管理涉及的地块安保、绿化、监控、渣土清运、围墙(围栏)及墙绘等五项服务工程,逐项进行细化分解,确定了64项服务内容清单,再通过公开招标,形成管护服务项目价格明细。每宗地块按照“一地一方案”设计方案,调取组合地块整体管护服务项目,再由管护单位整体实施。
三是管护方式“数智化”。通过深化“数字化”改革实践,对储备地块引入电子监控设备,建立“即时感知、智能预警、远程操控”的监控管理平台。
以往,针对每个储备地块需要进行的砌墙、绿化、墙绘、安保等各个环节,都要安排专人一一进行招标委托,不仅流程繁琐,占据了大量工作人员的精力,而且效能差、群众满意度低。当前,杭州作为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正面临进一步打开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一体化推进要素保障、做地收储等诸多挑战,亟需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市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公开招标方式,引进专业化物业公司成为储备地块“管家”,“一站式”负责地块的复绿、管护、安保等,不仅复合提升了地块管理效能,还将工作人员精力从中解放出来,可更多投入做地出让等重点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
▲塘北单元储备地块
按照“谁做地,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储备地块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储备土地安全管理责任,坚决制止侵害储备土地资产行为发生,切实维护储备土地权益。严格按照公开采购的有关规定,公开采购确定管护服务单位、价格、内容以及具体要求等。涉及多家实施单位的,根据“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原则分配工作,督促服务单位落实具体管护工作。为保证管护工作服务质量和降低廉政风险,倡导实行管护工程项目监理验收与审计前置审查机制。工程类项目,可委托具备资质的工程监理机构对工程投资、质量、安全、进度等全程跟踪监控,工程完成后,出具监理验收意见。经验收合格的,提交审计,根据审计结果结算费用。杭州“生态化、管家式”储备地块整体管护模式,不但可以切实落实和维护土地所有者权益,规范储备土地资产管护,而且通过加强土地储备工作标准化建设,推进杭州土地储备工作转型发展,成为贯彻绿色共享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改革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