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高
2023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寄语江苏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时隔4 个月,总书记又亲临江苏考察,明确要求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不仅饱含了对江苏发展的深切关怀,更是体现了对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殷切期盼。江苏需要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撬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战略支点,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创新要素汇聚枢纽、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全国产业创新改革和治理样板,厚植“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动力,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供强劲引擎。
江苏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坚持将产业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辨识度的比较优势和现实基础。但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盼相比,与国内外创新先行区域相比,江苏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产业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但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 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但全省研发投入强度不仅低于美国(3.46%)、日本(3.3%)、韩国(4.93%)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广东、浙江等兄弟省份,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不及广东三成。基础研究费用占比4.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2 个百分点,与创新型国家的15%差距较大。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5G、集成电路、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多条重点产业链安全性和稳定性亟待增强。
产业规模实力持续增强,但产业价值层次有待提升。江苏是全国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均居全国第一,物联网、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工智能产业处于国内第一方阵。但全省产业主要“扎堆”分布于中低端的基础原材料和中间品生产领域,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不足,智能终端、整机装备等产品类型欠缺,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制造业增加值率在24%左右,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10 个百分点以上,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新载体能级不断提升,但重大科创载体集聚不足。江苏苏州实验室获批成为我国材料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挂牌运行,南京未来网络实验设施、连云港高效低碳燃气轮机实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投入运行。但江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与产业经济规模还不匹配,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57 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江苏仅有2家,远低于北京、上海、广东和安徽;批准筹建的20家国家实验室中,江苏仅1 家;26 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江苏仅2 家。
企业创新主体发展活跃,但生态主导型企业缺乏。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录内企业快速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超7000 家,总数超4.4 万家,跃居全国前列。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59106 件,同比增长32.0%,有效带动全社会科技创新产出稳步增长。但具有全球话语权的领军企业数量较少,全省世界500 强上榜企业数量仅有3 家(且均属于传统产业),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功能性机构、央企区域总部、龙头民营企业总部明显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体量普遍偏小,缺少资本实力雄厚、产业链控制力显著的大企业大集团。
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速,但创新环境生态还需提质增效。江苏高度重视创新集成改革,先后制定出台“科技创新40 条”“科技改革30 条”“人才新政26 条”等力度大、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重大政策,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推进。但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顺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研发与应用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全省48 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近一半与江苏优势产业领域直接关联不强。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利用机制不健全,产业创新科技成果发现机制、评价机制不健全,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和平台还相对较少。吸引、集聚境内外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还有待提高。
对标硅谷、纽约、伦敦等国际最具创新能力和活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领先的科创中心发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技术成果、具有全球话语权的创新引擎式企业、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成为显性标志。因此,江苏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聚力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取得突破,世界前沿的引领性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大量迸发,具有全球话语权和控制力的创新型引擎企业持续涌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二是“全球知名的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取得突破,吸引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更多国家重大创新载体落户江苏,成为全球人才、科技、资本、总部等创新要素流动的重要枢纽。三是“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取得突破,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创供需对接平台,形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市场运作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打造高峰科技成果“强磁场”和“风向标”。四是“全国产业创新改革和治理样板”取得突破,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评价、人才价值实现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以企业为主体的开放式跨组织共生式创新网络全面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以强化产业创新策源功能和提升产业全球竞争能力为主线,以科技型骨干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支撑,以高效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和畅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动能,以现代化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保障,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引领性的产业创新成果策源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主动仗,聚焦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如集成电路的设备、材料、设计、芯片制造,高端装备的基础原材料、高端数控机床、高端仪器仪表等环节,构建完善“卡脖子”技术的攻坚清单目录和要素保障体系。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型电力等兼具比较优势和广阔前景的行业领域,突破影响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关键技术,形成全球产业控制力和技术主导权。打好传统产业现代化技术赋能“攻坚战”。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以绿色化推动工艺流程再造和技术设备升级,以融合化引领产业价值层次和技术水平升级,推动全省钢铁、石化、纺织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朝阳产业”。下好未来产业市场风口“先手棋”。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等引领未来的重大风口,前瞻性地部署一批战略性、关键性技术研发项目,积极开发商业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形成一批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领航者”。
培育高端创新主体载体,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主力军。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集聚,探索企业行业参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可行路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培育具有强大创新攻关能力的“创新苏军”。高水平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江苏产业重大需求,整合提升和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争取落户更多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引导和支持领军企业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载体。高能级打造平台经济。依托江苏制造业优势,抢抓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风口,强化平台经济对上下游产业的双向带动和统筹整合能力,打造一批极具资源整合力、行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平台。激发总部经济活力。加快南京、苏州等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大力发展研发、创意、法务、咨询、会展、培训、金融保险等服务支撑体系,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央企和民企龙头的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
探索产业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形成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强组织。探索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围绕“卡脖子”和关键共性产业技术,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搭建技术协同攻关组织架构和成果分享机制,逐项制定专门攻关方案,精准配置专业领域高端创新资源和政策要素,逐个分解、精准突破,着力探索构建市场化、平台化、高效化的“一技术一平台一方案一服务一保障”新型科技攻关组织体系。实施产学研深度“融合”行动。发挥全省高校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建立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转移中心,畅通高校老师和企业研发人员的双向流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建设适应当前科研范式深刻变革的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产业联盟、校企联盟、委托开发、共建实体等合作新模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打造紧密联合市场、创新活力踊跃、创新成果丰富的新型创新力量。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创新技术和要素枢纽。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空间层次。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支持国外高校院所来苏合作办学、设立机构、创建载体,提升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活动的国际影响力,打造更多江苏名片,提升对全球创新资源吸引和集聚能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要素“强磁场”。聚力打造创新企业家、战略科学家和科技服务者队伍,奋力打造更高水平“人才苏军”,制定核心人才、紧缺人才库,实施“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人才政策。打造产业创新应用场景。面向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统筹公共资源和市场力量,开放打造应用新场景,推进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和迭代升级。
推进产业技术跨界融合,加快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激发科技创新,勇当全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优化前沿学科和专业领域布局,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开展跨学科研究创造新知识,解决前沿重大现实问题。推进数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在集成电路、物联网、核心信息技术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数实融合第一省”。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跨越行动,围绕数字化和绿色化等主赛道,培育一批数字化方案供应、人工智能支持、流量导入、碳排放管家、能耗管控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制造业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
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充分激发产业创新活力的动力源。优化科技任务项目组织机制。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定向择优、联合招标、揭榜挂帅、“赛马”、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形成需求导向明确、引领特征明显、集成反应迅速、攻坚力量完备的协同攻关体系。推进政府创新资金管理制度改革,降低高风险创新投入环节的增值保值要求。加快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倡导“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平台答题、市场打分”模式,健全科研项目后评价、第三方评价、市场评价、企业(行业专家)评价机制,探索“所有权共享、收益权让渡”的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向研发人员倾斜。深化人才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