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历史,人类对外界进行探索的脚步从未有过止步,从遥远的原始时代开始,人类一步步地从山洞中走出来,奔赴向广袤肥沃的大地,他们了开启农耕文明。再到后来,文明社会中逐渐衍生出了政治、军事、文化交流等,这些都与人类的旅行密不可分。今天,随着中国的朋友圈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到海外各地去旅行,与此同时,大量的外国游客也更加愿意来到中国进行参观游览。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不同,中西方国家的人对于旅行持有不同的概念和态度。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旅游观念的差异与表现,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通过此研究,期望能避免因旅行观念的差异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以期提升跨文化交际情况下人们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旅行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3-0080-04
一、中西方旅游觀念差异的表现
(一)目的地选择
在短线旅游中,西方旅游者最初都会选择去乡下或者去海边进行短时间的逗留,直到后来营地度假,城郊旅游的概念开始兴起。反观中国,最近更加兴起一种休闲度假旅游风气,从一开始的度假村再到各省市努力打造的文旅城。从一开始的跟团游到现在火爆的自由行,如今在中国,各种新型度假旅游产品都在齐头发展。乡村风景和古镇风情能够充分地满足游客对田园风情和诗情画意的向往,法国的普罗旺斯和国内的乌镇等都是最典型的例子。
中国人度假旅行是为了回来更好的工作,西方人工作则是为了进行更好的度假旅行。由于目前国内休假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了节假日和学生的寒暑假期间,同时目的地的选择也主要集中在了部分旅游城市的几个著名景点,因此每逢法定节假日,特别是在劳动节与国庆节这类时间较长的假期中,国内的各大景区都会非常火爆,并且对当地城市也会带来极大的旅游效益。
西方在旅行时往往会更喜欢在某些拥有美丽的景致与丰富文化的地方停留,并会共处多日,细细品味旅行地的人文风俗,感受其中乐趣。中国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大部分都是去游山玩水,感受国家的名山大川,或是去欣赏古今文化,领略朝代更迭的历史遗迹。中国人会更加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往更多更远更好的地方,但大多数西方人度假目的地的选择却只是前往乡村或是到野外“安营扎寨”,很多欧美人休假更是简单,他们更多的是在居住地附近的山川湖海处小住几日。中国游客在旅行中往往愿意消耗更多的体力去游览更多的地方,旅行回来易感舟车劳顿,西方人的旅行更希望在此过程中能让自己的身心都获得放松与享受。
不过,近年来中国人的旅游观念也有所转变,除了那些热门的景点外,中国的一些城市周边度假也获得了生机,一些以露营为主的小型度假场所,能够为长时间在城市内居住的游客提供一站式度假解决方案,包括度假餐食、主题住宿、特色运动、当地文化体验活动等产品。
(二)时间观念
中国游客在安排一个行程计划的时候,往往会尽可能多地安排不同的景点,以期能够“不虚此行”,因此大部分中国人在游览一些较大景点之时往往会压缩景点内部行程,在网络上仔细查找搜索出各式各样的旅游攻略,并筛选出景点中最值得看的一个或几个地方进行游览,以期为后续行程中其他景点留下充足富裕的时间,哪怕没时间玩或者是没玩尽兴,能打个卡拍个照也是好的,这也是旅行中“打卡”这一词在国内火爆的原因。正如当下中国大学生十分流行的所谓“特种兵出游”,正是这样一种心态的体现。“特种兵”本意是指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他们作战能力极强,适合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完成作战任务,而“特种兵式出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们旅行的特点。选择这种出游方式的往往是年轻的上班族与大学生,他们会格外追求“高性价比”,会选择凌晨出发,在周末的二十四小时或四十八小时之内到热门旅游城市旅行吃遍所有热门美食,游览热门景点,日行几万步,参观所有名胜景观之后心满意足,深夜而归。可是西方人在旅行中往往不喜欢在意时间与刻意追求游览景点的数量与知名度,他们出游更加期待的是得到休闲和身心愉悦,因此他们往往非常喜欢每年都前往同一个地方,并且长时间待在这个地方,比如说每年去同一个小镇,住曾经住过的同一家酒店,回忆每次度假旅行的人和事并期待能够找到新的感觉与体验。
西方国家的人们主要讲求的是单时制,正如德国人常说“公务是公务,烧酒是烧酒”。在西方人看来,工作就是工作,旅行也就单纯是旅行,在度假旅行中,他们不希望受到任何工作和业务的打搅,他们的上司通常也不会不识趣地选择在员工休假时打扰他们并为之分配任务。但是在中国,并不会像西方这样排斥工作,反而更追求效率最大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实是“一心多用”的,中国人更倾向于同一时间能够去做多件事情,提高自己的效率,否则是在浪费时间。中国人更加强调任务的参与与完成,一切不必按照时间表所要求的那样来进行。
(三)消费观念
从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来,手中有足够的钱的人才会选择出去旅行,外出旅行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开支,是一种可以避免掉的额外开支。在旅行当中也会避免许多的不必要消费,另外如果过长时间旅行往往还会容易让人产生一定的负罪感。西方人则不会如此认为,在西方国家,人会在财富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即可选择外出旅游,不少西方人也认为外出旅行是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赚钱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去到更远的世界。
如今在中国年轻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新兴群体,他们会更加重视旅行当中的“体验感”,比如,到江南就一定要换上美丽的旗袍品一口清茶,来西安就要穿上精美汉服尝一尝地道的羊肉泡馍。“体验感”被重视起来,不仅让游客自身获得了切身的体验和美的感受,也让不同旅行地的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示与传承。“体验感”消费对很多的年轻人而言都是非常乐意而为之且认为值得的。
二、中西方旅游观念差异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
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国国土的西面是人类难以逾越的号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北面是辽阔的草原与极寒的荒漠,东面与南面则是被五大洋之最的太平洋所包围。当时生活在这里人们不敢企及越过“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还有云贵高原那样的无尽山脉,再加上太平洋如此辽阔,别说是去美洲,就连去朝鲜、日本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比起攀岩登山是更不愿去奔赴辽阔大海的。可幸的是,从喜马拉雅山脉流淌下来了中国境内最长的两道河流——长江与黄河,那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所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冲击而形成的平原成为这地球上最肥沃,也是最适合农耕的土地,中国人民也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作,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当然,想种地,种好地就得时时刻刻守着这片土地,春种秋收,夏天还要除草清虫,再加上冬季的寒冷,也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思维观念。守着土地就能生存,人们就不愿意去搞商业、手工业,不想四处奔波,这也就导致中国人口普遍流动性较差的特点。
西方则与中国不同,比如说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古希腊,它是由爱琴海上的数千个岛屿、小亚细亚半岛西部以及希腊半岛组成。這里的陆地交通不便,每个区域也都格外狭小,冬季甚至无法通行,另外由于没有广阔且平坦沃野的土地资源,这里土地贫瘠,生态环境也完全不适合农业生产。但这里有着自己特殊的优点,即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银矿、大理石和优质的河流冲击陶土,这大大地促进了这片区域人们的手工业发展。手工业与商业密不可分,又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条件,三面环海,可直接深入地中海内部,再加上这里优良的港湾和曲折的海岸线,这对此处居民的对外航海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里的人们对大海不会产生深切的恐惧感,他们不得不出海同时也渴望出海,去往更远也更加富饶的地方。
(二)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于出远门实际上是比较抗拒的,一般非不得已都不出远门。只有是受生活所迫或者是遭遇战争才被迫流离失所。另外,中国人重“孝”,讲“父母在,不远游”,传统中国是宗法制社会,祖宗崇拜是人们的基本信仰,人们离不开祖宗坟茔和血亲家族。“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这种思想感情体现出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家乡、亲人的依恋以及对和平的追求与热爱,中国人正是这种温良的性格。直到现在许多中年人在面临出差或旅行时首先考虑到的也总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问题,他们就算进行多方面考虑与安排之后也总不能放心离开。此外,“夕阳红”旅行潮的兴起也正是因为中国老一辈的父母前半生为家庭、为事业忙忙碌碌,退休之后卸去所有往日负担,想着趁精力尚足去看看更远的世界。
其实中国古代也不乏许多著名旅行家,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到东汉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南北朝“登山鞋”发明家同时也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谢灵运,以及唐朝的李白,明朝的李时珍、徐霞客、郑和等。他们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同时也是身在各个领域的顶级人物。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游是一种增长学问的好方法,包括以上列举的所有有智之士都认为美景可以增广见闻,死读书一定是不够的,因此博览群书之后应进入求知第二步,那便是遍游各地、亲见亲历。毛泽东曾在《讲堂录》中写下:“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记。”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深邃的精神世界,而旅行则是向外读书,在天地苍穹间上下求索。古人通过旅行增长见识,从天地悠悠读诗书,在山川湖泊破万卷。如今的家长也为孩子的学习发展设计出了一套新的旅行方式,“跟着书本去旅行”,把看起来枯燥的课本与大自然紧密结合,将知识呈现在眼前,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慰藉,身体感官都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也就在日后学习课本时不再感到枯燥厌烦了。
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旅游主要与政治文化相关,那西方早期的旅游主要是与商务联系紧密。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是古代著名的商务旅行家,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是第一部向欧洲人系统介绍中国的著作。大家都知道后来的哥伦布开启航海探险之旅,可不知哥伦布环球航行的起因也是为了寻找通往亚洲,能够获取丰厚利润的香料的新途径。此外,宗教旅游是古代西方旅游的一大特点之一。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教徒为了布道奔走各地,基督教徒的传教之旅同样十分兴盛。
中国人旅游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沿着祖先血脉的力量去慎终追远,去感受历代祖先对后人的加持,我们会去少林寺、去孔庙、去晋祠、去天坛,我们更加追求一种灵性与神圣的力量。西方人旅行实际上是一种对资源的探索与发现,曾经游牧民族的血脉使他们的后人对自然界的冒险有着潜能般的欲望,他们渴望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并保持强大的体力。
(三)经济政策
欧洲是现代旅游业的诞生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但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的崛起,欧洲旅游业面临危机。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欧洲各国制定了许多福利政策,以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首先给出的就是立法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制定带薪休假法,欧盟规定带薪年休假最低标准为每年四周或二十天,不少欧盟国家实施的休假期会更长。其次,欧洲也非常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国政府积极引导并立法保障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管理与运营。再次,西方国家格外重视旅游品牌的建设,打造出了“Easy Italy”“相约法国”以及“来自大不列颠的邀请”等多元旅游形象,努力向世界展示当地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业同样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大量相应的政策以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2023年旅游产业迎来回春,国家对旅游业也提出了新思维和新政策。首先中国的旅游业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旅游,新时代国家旅游方略是让国民有得游、游得起。国家还将推进以现代化为导向的智慧旅游,发展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智慧旅游新阶段,充分利用科技与创新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国内各地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并发放惠民旅游消费券,各地旅游景区也实施门票优惠措施,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文旅产品体系。
三、结语
总体来看,中西方在旅行观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中国人喜欢行万里路感受大好河山,西方人热衷于探索未知,在旅行中突破自己;中国人喜欢追根问祖,找寻自己与历代祖先的联系,西方人喜欢感受自然,体会人与大自然的深度共鸣;中国人试图做到旅行与日常工作的互不冲突,西方人则追求工作与旅行度假的互不影响。中国人经常认为旅行是短暂的诗与远方,而西方人认为旅行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切差异都源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经济政策,它们之间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西方旅游观念的差异影响着每一位来华或是前往西方国家进行留学、商贸往来等一系列活动的人们。旅行是人们前往一个新国家必不可少的活动,观念不同难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分析中西方旅行观念的差异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的差异,努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正视差异并尊重差异。一方面我们应求同存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一定要增强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并站在对方的文化角度看待旅行中的分歧与差异;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学习西方在制度与政策方面给予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上的积极保护,以更有力的措施保护中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样既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带来的障碍,又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潘虹,陈敏玉,庄东芳.陈光甫之《旅行杂志》与中外文化交流[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9(03):41-42+53.
[2]王进.从理论旅行到文化交流[J].理论与创作,2006(05):12-15.
[3]晏竹.生态旅游中的跨文化交际[J].环境工程,2022,40(08):286.
[4]刘洋,蔡松梅.青城山旅游景观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2(06):93-95+192.
[5]贾宗普,周琦.二重跨文化消费:跨国影视旅游的内在阐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21(04):55-59
作者简介:
温姝(2000-),满族,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