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2023-10-17 11:05张金哲杜欣邓扬帆
新楚文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一带一路

张金哲 杜欣 邓扬帆

【摘要】燕赵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国际传播和发扬燕赵文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机遇,如何抓住機遇,传播燕赵文化是“传播好中国声音”和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此时代背景下,本文将运用SWOT模型,探究燕赵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燕赵文化;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3-0068-04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0204072,项目负责人:张金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扎于华夏大地,拥有一套内涵深厚的完整文化体系。燕赵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蕴和品格的地域文化,与整个中华文化相涵化,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在战国中期开始形成,到战国后期成熟和定型,彼时中华大地群雄割据,战火不断,但燕赵文化秉承了当年革新、求是、包容、和乐的精神[1]。“一带一路”倡议的纵深发展推动了优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进一步促进了燕赵文化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走向世界。

一、优化燕赵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原因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需要

共建“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语言相通和文化相融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3]。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燕赵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解析燕赵文化的精神特质和价值,创新发展燕赵文化使其传统内涵与现代价值相融合,优化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有利于向世界讲好燕赵文化“故事”。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非传统经济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燕赵文化作为河北的历史文化名片,优化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有利于展现河北的历史文化形象,树立文化品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进而促进对外交流贸易,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文化繁荣发展层面上,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是燕赵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探索燕赵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传播路径,有利于推动燕赵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国际传播路径研究稍显空白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以往学者虽然对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经验借鉴,但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及信息技术时代下以燕赵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国门的研究稍显空白,更缺乏对于燕赵文化国际传播的详细路径研究分析,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信息技术不断更新迭代,传统的国际传播路径已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新战略以及市场对文化的新需求。因此,探究燕赵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势在必行。

二、燕赵文化国际传播的SWOT分析

运用SWOT模型对燕赵文化国际传播进行分析,即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方面进行分析,有利于燕赵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发扬优势、抓住机会,为研究燕赵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提供参考。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燕赵大地地理优势明显。农业兴盛,主要采取旱地耕作方式,有着悠久深厚的旱地农耕文化。“燕赵之地,京畿重镇”,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地缘重地和经济腹地。燕赵大地交通发达,处于陆运、水运交通枢纽。全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纵贯河北,出京入京大通道几乎全部经过河北;京杭大运河连通今浙、苏、鲁、冀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被誉为“黄金水道”;渤海之滨有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海运便利;2016年以来,河北省已开通10余条开往“一带一路”国家的“轨道丝路”国际班列,直通俄罗斯、德国等国,将丝路经济带综合资源平台与河北连接起来,构筑起东出西联、南北贯通的国际物流通道。这些使跨国界、跨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有利于燕赵文化的对外传播。

2.历史源深流长

燕赵地区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燕赵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和繁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上崛起了多个古代文明,如燕、赵等诸多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燕赵地区还孕育了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文化精英和革命先辈。如西汉经学大师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大一统”学说,使儒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三国时期赵云被后世称赞为“常胜将军”;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们激发了燕赵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为燕赵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良好的环境。

3.文化资源丰富

燕赵大地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例如,赵邯郸故城、燕下都武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邺城、武安赵窑等古都遗址;近年来,万里长城、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清东陵、清西陵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5月河北省拥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见证了燕赵大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燕赵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大意义。燕赵文化在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也独具特色。语言文字方面,孕育出了众多成语典故,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成语。艺术方面,河北梆子、冀东三支花(评剧、乐亭大鼓和皮影戏)曲调、腔调质朴淳厚。此外,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曲阳石雕等也是燕赵文化的艺术瑰宝,这些都诠释着燕赵文化独有的韵味、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为文化教学和国际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

(二)劣势分析

1.挖掘燕赵文化内涵不充分

广义的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次[4]。精神文化层次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趋向、思维方式及受其影响生发的文学艺术作品构成。但燕赵文化的传播多数仅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重点开发承德避暑山庄、正定、永年广府等实体文化资源。对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挖掘和宣传不到位,如在邯郸的街头巷尾虽随处可见极具历史文化气息的雕像及历史标识,但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并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和文化需求对成语典故进行形象化展示,来客缺少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且在宣传方面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下各媒体平台的宣传渠道。“燕赵文化”的整体认知度明显低于具体的文化载体内容。

2.传播队伍力量不足

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熟知燕赵文化且具有传播能力的传播人才,但目前燕赵文化研究学者数量有限,部分人缺乏国际传播的经验与技巧,且往往不擅长外文翻译。同时,翻译能力突出的学者又往往缺乏对燕赵传统文化深入的理解,很难将燕赵文化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出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和欣赏燕赵文化。此外,目前鲜有专门从事燕赵文化对外传播的团队或机构有意识地推介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也缺少专业性和持续性的传播人员,传播队伍力量不足。

3.文化创意产业不成熟

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中,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十,但燕赵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发展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原创产品不多、缺乏专业人才和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创新活力不足、产品缺少地域文化特色、民间艺术产业落后等方面。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燕赵大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专业人才和创意人才的缺少、引进和培养方面的不到位,限制了燕赵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潜力。

(二)机遇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

“一带一路”倡议使国内外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机会不断增加,为燕赵文化在沿线国家传播提供了契机。202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大力弘扬燕赵文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峰论坛”暨燕赵文化委员会成立大会,是国家对燕赵文化发展的重视,指出要凝聚燕赵大地和爱好燕赵文化的人才,奋力挖掘弘扬燕赵文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其中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政策,并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鼓励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研发,为地区文化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为燕赵文化国际传播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河北省注重对古建筑、文物、遗址等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为更好地传承燕赵文化,保护和利用好燕赵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出台了《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等近30部法规。这些法规的出台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燕赵文化和文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河北省政府还鼓励各地方积极与国际文化组织、外国政府和机构开展合作,近年来举办了燕赵文化展览、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各类活动,增进了国际社会对燕赵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提升了燕赵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给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如通过AR应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扫描展品或景点,将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使文物“活”了起来,文物不再是静止的陈列品,他们活灵活现呈现,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新兴媒体给文化的宣传和传播提供了新的窗口。通过微博、抖音等平台,文化研究机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个人都可以推广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产品。同时通过线上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人们在网上浏览和学习各种文化资源,不受时空限制。这种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不仅方便了大众的获取和利用,还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使得文化更加普及和包容。

(三)挑战分析

1.文化差异阻碍

燕赵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世界其他国家在异域风情、习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容易导致文化在传递和理解时出现障碍,甚至产生摩擦和冲突,从而影响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

2.形象认知偏差

燕赵文化在国际上的形象认知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于中国文化存在误解或刻板印象。这种形象认知偏差会影响燕赵文化的正确传播,可能导致文化形象被歪曲、贬低甚至误解。

3.传播媒介选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燕赵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媒介选择的挑战。传统的传播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等在信息时代的国际传播中地位逐渐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所取代。但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准确、有效地传播燕赵文化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一帶一路”倡议下

燕赵文化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

(一)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予了我国与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全方位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经济贸易愈加频繁。燕赵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探索新时代下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向世界讲好燕赵故事,展示燕赵风采,进而吸引世界各国学者、游客到燕赵大地学习、游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增加燕赵大地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班列,建设燕赵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国际客运专线,通过具有燕赵文化特色的装饰、宣传海报、演出等,潜移默化地向国际传播燕赵文化。

(二)讲活燕赵故事

要不断深入挖掘燕赵文化内核,提炼燕赵文化特色元素,以“红色太行、壮美长城、诚义燕赵、神韵京畿、弄潮渤海”五大文化脉络为核心,寻找传统文化需求与现代文化需求的融合点,运用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将燕赵文化用现代化方式表达出来,讲活燕赵故事,创新文化形象。例如,将燕赵故事结合当今时代改编为情景剧、歌舞剧等,通过在燕赵各地著名景点进行实景演出,将燕赵故事讲活,引发游客共鸣、激发游客兴趣,进而传播燕赵文化。

(三)加强传播队伍建设

一方面燕赵地区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相关研究的支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吸引人才、机构研究燕赵文化、传播燕赵文化,加强燕赵文化的新形象和新品牌的塑造力度。另一方面当地学校应积极吸引海外优秀学生,重视对来冀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让他们深切感受燕赵大地的文化,分享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提升燕赵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学校还应对国内学生开展燕赵文化主题教育课,加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培养高素质的燕赵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壮大传播队伍。

(四)打造燕赵文化品牌

极具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是文化输出的一种载体,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故宫文创。燕赵文化可以学习故宫文创的文化输出模式,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利用文创带文化“出圈”,实现燕赵文化的输出[5]。当地还应培养与引进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结合燕赵文化内核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燕赵文化IP,以文创为载体输出燕赵文化。燕赵地区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会“说话”,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燕赵文化的魅力。燕赵地区结合不同社交媒体的属性和国外思维方式,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燕赵文化,充分利用各个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

四、结语

燕赵文化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燕赵地区要牢牢把握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补足短板,不断优化燕赵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燕赵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东.河北燕赵文化“走出去”传播路径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9):7-8.

[2]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刘冠东.“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研究——以外语教育为考察中心[J].人文杂志,2023(06):45-53.

[4]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273.

[5]荆婵,刘丹,胡金霞.“互联网+”背景下燕赵文化的传播研究[J].文化产业,2022(29):69-71.

作者简介:

张金哲(1984.6-),女,漢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领导与管理、国际教育管理。

杜欣(1979.11-),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研究生,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邓扬帆(2002.9-),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国际教育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教育管理、会计学。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一带一路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