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析晋祠馆藏早期铜镜

2023-10-17 11:05张丽媛
新楚文化 2023年13期
关键词:晋祠春秋两汉

【摘要】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其中馆藏铜镜800余面,从战国、两汉、魏、晋、北朝、隋、唐直到宋、元、明、清始终延绵不辍,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各历史时期的纹饰特征、发展脉络,辅以图版、文版、拓片等多种形式,反映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展示晋祠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着重从镜的文字演变、春秋时期和两汉时期的部分铜镜代表进行了浅析,其背面各种题材的花纹或字铭,是当时社会发展的缩影,始终闪烁着民族历史的光辉。

【关键词】晋祠;铜镜;春秋;两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3-0016-04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跨越时间最悠久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唯一集宋、金、元、明、清古建筑精华为一体的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馆藏文物也是丰富多彩,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

晋祠馆藏铜镜800余面,基本延续了我国铜镜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从战国、两汉、魏、晋、北朝、隋、唐直到宋、元、明、清始终延绵不辍,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各历史时期的纹饰特征、发展脉络,辅以图版、文版、拓片等多种形式,反映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展示晋祠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呈现出来的不仅是一个个历史中美妙的瞬间,还引发了我们对当时生活的联想。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用于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品,是我国发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铜器之一。铜镜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清代被玻璃镜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历时4000多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瑰宝,铜镜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铜镜背面各种题材的花纹或字铭,富含吉祥美好的寓意,表达人们渴望生活富足、延年益寿和加官晋爵等美好愿望。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纹饰华丽,铭文丰富,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件珍宝,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一块琦玉。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铜镜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本文旨在让文物说话,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让我们共同走进铜镜的世界,体味古人的文明与智慧。

一、文字的演变——监、鉴、镜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审美意识,关注于自己的面容、外貌,“临静水以观容→陶容器盛水照面→大口青铜器盛水观形→铜器打磨洁净→无水亦可鉴容,直至盛水铜器扁平化而成镜”,经历了以水为鉴到以铜为鉴的历史过程。

水是一面清澈澄明的镜子,它不仅可以为世人照须眉、正衣冠、正心性、鉴德行,它还可以让匠人取为“平中准”的标准,甚至可以当天地万物之镜。

“镜”字最早见于文献《庄子,天道》,载“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硇也,万物之镜也”。铜镜的始铸年代及使用在古史中有各种记载。《轩辕黄帝传》说:“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又《黄帝内传》说:“帝既与西王母会于王屋,乃铸大镜十二面,随月用之。”《玄中记》记载:“尹寿作镜,尧臣也。”正如把一些发明创造归功于黄帝一样,古人也将铜镜的使用说成起始于黄帝。这些记载虽然不足为凭,但它却把我们的探索带到了一个古老的年代。庄子从静止的水中阐释了“鉴于止水”的“道”理。以静止的水为镜子,时时反照自己,做到“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上古的镜,即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监。《说文》:“监,临下也。”这里说的“临下”就是照面时头部向下看。“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甲骨文、金文非常形象地写作       ,正是人弯腰对水盆照面的画图。金文小篆将头与身体断开,写作     。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没有金字旁。到商代初年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鉴”取代了“监”(见图1-3)。

铜镜发明于冶铜技术出现之后,已知最早的铜镜可溯源至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25号墓葬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七角星纹镜,距今约4000多年。此镜表面平滑,镜钮已残损,两周弦纹之间装饰有七角星几何图案,角与角之间饰斜纹线。镜缘有两个小孔,作为系绳穿挂用。虽然其造型装饰都比较原始,但它是中国铜镜最早的雏形(见图4)。

春秋末期,社会矛盾激化,礼制权威遭受严重挑战,王族礼制被僭越。随着礼器日渐衰落,青铜器从王室勋戚、高级贵族的专用器具,降落人间。铜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品日益蓬勃发展,铜镜纹饰的艺术表现手段由稚朴走向成熟。特点是形体轻巧,镜体薄、镜面平,缘平或微卷,弓形镜钮小。图案多采用细密羽状纹或花叶纹,整个画面像一个由无数格羽状纹组成的图案上剪下一个圆面而成,圆外近缘处为一周宽凹弦纹,直径大约在10cm左右。

羽状地纹,也称“变形羽状兽纹”“兽纹”“变形兽纹”“羽翅纹”等,图案截取青铜器纹饰飞龙腾蛇躯体的小羽翅。

战国中期,铜镜装饰技法日趋复杂,一般运用主纹和地纹二层或多层重叠的手法,以羽状地纹居多,辅以连贯式花瓣分割纹饰区,每区内主纹有山字纹、双菱纹、禽兽纹、蟠螭纹、花叶纹、连弧纹等。其中以山字纹、双菱纹最多,也最具特色。

馆藏战国四山文镜,直径8.3厘米,缘厚0.3厘米,重55克。圆形,三弦钮,方形钮座。钮座外有一周凹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地纹之上,由凹面方格的四边向外伸出四组连贯式的花瓣,每组两瓣,将纹饰区分为四区,每区内有一向右倾斜的“山”字,“山”字的底边与凹面方格的角相对。素缘卷边。

四山纹镜是戰国时期典型的一类铜镜。以细密的花叶纹、羽状纹等作地纹。山字形为主纹。在楚镜中最为常见。另外还有三山、五山、六山等类型,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信仰和崇拜。

二、两汉时期铜镜日光昭明内清质

两汉王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所以这个阶段是铜镜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时陶瓷器、铁器已取代了青铜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但作为铜器铸造中的铜镜不仅被保留下来,而且异峰突起,新颖活泼的纹饰相继出现,镜中铭文逐渐成为纹饰的重要组成。铜镜作为日用器具,创造出许多新的成果,进入它自己的繁荣阶段。

西汉时期,铜镜在制作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发展。西汉初期至武帝时期,铜镜逐渐厚重,纽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铜镜的图案发扬了战国时期形制镜面较小、镜壁单薄的特点,同时纹饰图案也保留了蟠螭纹、蟠虺纹等样式,但是地纹逐渐消失,主纹愈加突出,以四乳钉为基点,将铜镜纹饰按四分法布局,主题纹饰素朴,图案结构简单,改变了战国时期那种严谨的细密风格。到了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规矩(博局)镜成为最精美的类型,也很受人们欢迎。纹饰以四神为主,图案有四神、动物、禽鸟及群邪、羽人之类,活泼生动,形态美观。纹饰布局突破了“心对称”的古样设计,出现了“轴对称”式的新风格。此外,“透光镜”的出现,也给汉代铭文镜带来了极大光彩。所谓透光镜,是指将镜面对着日光或其他光源时,与镜面相对的墙壁上能映像出镜背文饰或铭文的字样的铜镜。可以说,两汉时期的铜镜对后世铜镜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西汉四乳四虺纹镜,直径9.7厘米,缘厚0.7厘米,重283.1克。虺纹就是盘曲的“蛇”的纹饰。蜥蜴之蜥,古籍中也记作“虺”。虺:毒蛇。屈原《天问》:“雄虺九首。”此类铜镜流行于西汉中晚期至新莽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勃兴,铜镜质量显著提高,镜面逐渐加大,镜壁亦趋敦厚,镜缘较宽,四叶纹钮座发展成柿蒂座即四叶蝙蝠形座。纹饰花样翻新,内向连弧被广泛采用,富有升腾气势的图案花纹和寓意祝福的吉祥韵语、条带式铭文大量出现,“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乎兮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等銘文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汉代“日光”连弧铭文带镜,直径8.6厘米,缘厚0.5厘米,重100.6克。铭文顺时针旋读:“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字之间间隔以“◇”或“の”形符号,字体较为特别,有学者认为是篆隶式变体。

透光铜镜,与寻常所见的日光镜、昭明镜并无特殊之处,然而当日光或强聚的灯光照射镜面时,在墙上可以映出镜背纹饰和铭文。多数学者认为铜镜的“透光”效应是由于镜体的厚薄不一,使镜面各部分出现了与镜背图文相对应的凹凸不平和曲率差异而造成。

两汉时期“位至三公”八连弧铭带纹镜,直径14.6厘米,缘厚0.3厘米,重342.4克。逆时针旋读为“位至三公”。其外有一周凸弦纹宽带与一周内向八连弧纹,连弧纹外一周凹面圈带,素宽平缘。

“三公”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解释,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两汉时期,人们把“位至三公”“君宜高官”等铭文常作竖写或环形于变形柿蒂纹或凤纹之间。书体多为小篆间杂汉隶,接近当时的文字书写体例。“位至三公”“君宜高官”“家常富贵”等美好的祝福,作为追求高官厚禄的最高目标,是对子女和亲朋好友的厚望,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因此,汉三国六朝时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带有铭文的铜镜中,这类用语最为常见。

汉代“君宜高官”直行双凤纹镜,直径9.2厘米,缘厚0.3厘米,重84.7克。圆形,半球形钮,圆形钮座。钮座外为主纹区,钮座上下有粗竖直线纹,直线纹两侧为弧线纹,内书“君宜、高官”四字。直线纹左右分两组,各饰一凤鸟纹。凤鸟为变形体,呈S形,凤首蜷曲而向内,凤尾支起,羽翅呈飞状。纹饰区外有一周凸弦纹与一周栉齿纹。素面凸缘。

汉代“昭明清白”重圈铭带纹镜,直径16厘米,缘厚0.5厘米,重438.2克。圆形,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连珠纹外有一周栉齿纹与凸弦纹宽带。钮座外有二周栉齿纹,其间饰以内圈铭文带。顺时针旋读铭文为:“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愿忠,然雍塞不。”其外有一周凸弦纹宽带,两周栉齿纹,其间再饰以外圈铭文带。顺时针可读为:“如皎光而耀美,挟佳都而无间,慷欢察而性宁,志存神而不迁,得并观而不弃,精昭折而伴君。”素缘。

铭文醒目,笔法锋利,篆法优雅大气,流畅华美,充分体现汉代极高的铸镜工艺与书法水平。

汉代“家常贵富”四乳铭文镜,直径15.3厘米,缘厚0.5厘米,重501.3克。圆形,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钮座外饰以一周内向十六连弧纹带。主纹区被四枚并蒂连珠纹座乳钉等分为四区,“家常贵富”四字排列于四区并蒂纹中部。铭文为篆体,笔画转角方折,端庄规整。乳钉和篆字相间,布局合理,简洁大方,给人以古朴之美。纹饰区文,以内向十六连弧纹为镜缘。

西汉汉龙虎对峙纹镜,直径13.2厘米,缘厚0.9厘米,重591.2克。西汉末期到东汉时期,经历了王莽新朝,铜镜纹饰以四神文化为中心,形象各异的禽鸟、瑞兽成为铜镜的主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玉兔、蟾蜍、瑞鸟等禽兽、人物画像大量出现。来自天上地下水里土中,代表了鸟兽鱼虫表万物生灵。又结合五行四象学说,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引申还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规矩纹最早出现在秦和西汉时的“博局”和草叶纹镜上,又有“博局”之称。规(┌)矩(T)原是木作工具,西汉壁画、铜器中常有伏羲、女娲手持规矩的形象,以示他们为规天矩地,造化万物之神。新莽时期规矩镜盛行,也称为博局镜。王莽篡取皇位后,铸镜以炫耀其政绩,曾制作一批华美精巧的作品。因纹饰以规则的T、L、V形装饰,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 L V”镜。

汉代云纹简化博局纹镜,直径7.5厘米,缘厚0.3厘米,重86克。圆形,半球形钮,圆形柿蒂纹钮座。博局,古代六博的棋格。博局镜,又名规矩镜,在汉镜的发展中流行时间最长。主要流行于汉代中期、西汉末至王莽时期。这类铜镜上,一般都用四神作图案装饰,所以也称规矩四神镜。这时期在镜缘上有着复杂的装饰,有锯齿纹、卷云纹或卷草纹等。

“大乐贵富”四叶蟠螭纹镜,直径13.8厘米,缘厚0.8厘米,重321.7克。圆形,三弦纹钮,圆形钮座,钮座内装饰两个蟠螭(双龙)纹。钮座外饰以两周双线凸弦纹带,构成一周铭文带。铭文带内以云雷纹为地纹,之上有篆体铭文,顺时针旋读内容:“大乐贵富,千秋万岁,宜酒食。”以一鱼纹结句。铭文带外伸出均匀对称的四株三叠式草叶纹(有的学者称之为火焰形图案),将纹饰分为四区。主纹区内以云雷纹为地,每区置蟠螭纹一组,隔草叶纹两两相对。蟠螭头小、圆眼、尖嘴,居中镜缘处,两爪趾向左右伸张,身躯盘旋纠结,身体大致呈“8”字形盘绕,曲线流转,细腻繁缛。主纹外有两周绳纹圈带。素缘卷边。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螭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对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螭在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以装饰。

三、结语

晋祠,承载着历史的沧桑,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历史的滋养,文化的积淀,优美的山水,人文的传播,在这里交汇迸发,谱写出精彩华章。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铜镜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浓缩,它制作精良、纹饰华丽、铭文重典,承载了古人无尽的审美情趣和无限的精神追求。这些铜镜是古代思想文化和完美工艺结合的产物,寄寓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工艺。它呈现的不仅是一个个美妙的瞬间,还引发了我们对那个时空的联想。铜镜不同的纹饰,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以及时代风尚密切相关,可以说小小铜镜及纹饰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发展的缩影,始终闪烁着民族历史的光辉。

晋水流长,使晋阳大地不老;晋祠悠远,犹如祠内的周柏隋槐,葱茏是其永远的诗意。我们与铜镜对话,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旨在凝聚文物保護意识,实现文物惠民,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管维良.中国铜镜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孔祥星,刘一曼.中国铜镜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洛阳博物馆.洛阳出土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晋祠博物馆.鉴于岁月——晋祠博物馆馆藏铜镜选[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4.

[5]常文林.晋祠文物丛谭[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丽媛(1983.1-),女,山西孝义人,旅游管理学士,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展览。

猜你喜欢
晋祠春秋两汉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鼎盛期|两汉
两汉名碑注译——鲜于璜碑(一)
晋祠周柏
高句丽与两汉关系研究
试论《秋海棠》在20世纪40年代的媒介传播
春秋礼乐文化的研究探讨
穀梁春秋哲学构建及其意义
论春秋时期的师保
两汉文化沾渐西南夷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