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加强阅读训练和习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作的起步阶段。对他们来说,写作方法与技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养习作兴趣。大多学生对习作多少有点畏难情绪,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情绪,有效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呢?
研读该单元的《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到文本很有意思,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研读该单元的习作要求,主要是通过观察、描写一种事物,或者一处景物。具体怎么写,教师可以借助讲读课文,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继而帮助学生搭建习作框架,为其写出好的习作打基础。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讲读课文进行比较,找到不足之处,然后认真地进行修改。
习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习作中大多是描写生活中的场景,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感想。阅读教学,尤其是在随文练笔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还要创造条件,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思考。如有可能,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文本中寻找相应的写作方法,迁移到习作训练之中。
比如,《落花生》《珍珠鸟》等课文中描写的事物,都与学生的生活有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写作思路,即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阐述一个道理。其中,《落花生》告诉学生,做人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内涵;《珍珠鸟》着重突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一道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鼓励他们写一写自己身边的小动物,比如小狗、小猫,或者仓鼠,等等;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玩具,并将文本中习得的构思技巧加以运用。比如,有个学生写了不倒翁这一玩具,先描写其形状,再着重描写“不倒”的具体表现,最后点出文本的主题,意在提醒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勇敢反弹,重新站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借助具体的任务情境,不仅帮助学生构建了习作与生活的联系,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学以致用,著重思考讲读课文与习作之间的联系,在帮助他们掌握文本思想、落实单元要素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个性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文本场景,借助多媒体等形式,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更深层次与文本进行对话。
比如,《跳水》一课的场景描写非常精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小视频展示跳水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从中感知跳水的场面。如有可能,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元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还原当时的场景,凸显船长的冷静,还有水手等人的性格特征,让学生认识到场景描写可以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迁移,进行想象习作训练,锻炼写作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毕竟课堂学习的所有效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来体现。在写话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引导学生紧扣主人公的动作、心理等进行重点描述,挖掘其中的语文要素。
比如,教学《牛和鹅》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分步进行批注。第一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找出文本形式的变化,进行批注;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批注进行分类,梳理归纳批注的方法与技巧;第三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批注。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的课后阅读链接,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批注训练;也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批注。针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这一单元要素,教师可以结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进行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形式理解文本的内容,掌握文本的构段技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单元语文要素,而且还能引导他们走进文本,深入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
学生会写习作是基本的要求,将习作写精彩才是习作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习作条件,引导他们借助插图,通过合理想象,让抽象画面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迁移其中的表达技巧,提升习作水平。
比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教师可以借助插图组织学生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文本中的插图,准确把握插图中的内容,说一说小男孩抓蝴蝶的样子,甚至还可以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此时,对于学生来说,与其是说编故事,不如说是将古诗散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内心对插图的形象进行描述,也是自己对古诗意境的深刻理解。如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设具体的情境,想象小男孩追不到蝴蝶时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小男孩最终捉住了蝴蝶,他的表现又会怎样。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在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文本中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统编教材中的文本是学生学习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最好范本,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