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燕飞
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亲子阅读能让他们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读懂阅读材料。笔者从亲子阅读的优势出发,深入分析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如何让学生乐于辨别图像、色彩,分析文字材料中的语言、符号、文字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开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他们的体验感。为了让亲子阅读更加有效,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筛选亲子阅读材料。其一是选择生动有趣,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亲子阅读材料。其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自主挑选阅读文本。
以统编版《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并利用微信群发送有关《乌鸦喝水》的绘本视频。学生观看绘本视频,思考两个问题:“小乌鸦为了喝到水作出了哪些努力?从小乌鸦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道理?”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再次播放视频《乌鸦喝水》。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小乌鸦一开始想把瓶子撞倒,但瓶子太重了,导致它没有喝到水;接下来,小乌鸦利用石子一点点地把水位垫高,它终于喝到了水。也有的学生认为,小乌鸦是很聪明的,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有效地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阅读材料不仅逻辑简单且往往包含丰沛的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被动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由于低年级学生习惯于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学习故事中的道理,所以,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阅读、理解文字材料。
以统编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比如,有的家长将该绘本作为睡前故事,与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她和小蝌蚪长得像吗?通过合理、有序的互动,孩子不仅明白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还从中学到了生活常识。比如,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走丢了,你怎样才能找到妈妈”,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联系现实生活,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亲子阅读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掌握阅读材料中的知识,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阅读欲及想象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还要让家长认识亲子阅读的目的。
以统编版《听故事,讲故事》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周,教师便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为期一周的阅读计划,具体包含阅读数量、阅读难度及适当的写作任务。一般来说,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家长可以按照每个星期阅读一本至两本的进度拟定阅读计划。在后续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依照具体的阅读任务开展阅读活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方面给学生推荐适当的绘本作为书单;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利用微信与家长沟通,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阅读能力,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凭借科学、合理的书单,学生将在一周的时间内阅读相应的绘本或书籍。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阅读情况,比如,自己阅读的绘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里有哪些主人公,这些主人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阅读这个故事后自己有哪些收获,与家人分享阅读感受,然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在阅读笔记中。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家长经常将阅读材料原封不动地读给学生听。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好奇心比较旺盛的时期,所以,被动的阅读并不能取得很好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所以,家长仅靠念是无法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拓展阅读方式,利用微信群向家长推荐游戏阅读法,具体来说就是家长加入孩子的游戏,一边阅读,一边学习。
以统编版《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拟定亲子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其中包含哪些原理?在实际的亲子阅读活动中,当孩子阅读基本的文字、图片说明后,家长及时提问:曹冲是如何称象的?学生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家长可以拿出称象的小道具:一个盛有水的木盆、一艘小纸船、一块代表大象的积木、若干小块鹅卵石,与孩子一起动手做实验,搞清楚曹沖是如何称象的。接下来,孩子每说出一个步骤,家长便模拟曹冲称象“动起来”。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文本的内容,增加知识积累。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重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制定多元的亲子阅读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引导家长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