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权
摘 要:清华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党的主题教育相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大放异彩。针对不同年级特点推行符合其需求的实践学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法学专业问题。实践基地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学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基地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视。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明确指出,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在“健全法学教学体系”部分明确指出,强化法学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推动法学院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深度衔接。建立法治工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制度,探索法学专业学生担任实习法官检察官助理,积极拓宽法学专业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渠道,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
清华大学法学院始建于192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而又不断开拓创新的法学院系。我们坚持实行通识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善于用世界眼光思考中国问题,重视融入清华,凸显清华法学的特色,曾先后培养了曾炳钧、邵循恪、张企泰、邹文海、王戆愚、王铁崖、龚祥瑞、楼邦彦、俞国华、戴克光等众多著名法学大师和优秀人才。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法学院被并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和新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1995年清华大学复建法律学系,1999年复建清华大学法学院。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清华法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法学教育的清华风格,赢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称赞。在2017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评定中,清华大学法学院通过评审验收成功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成为国内顶尖法学院之一。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清华大学法学院排在第31位,位列法学学科前茅,充分反映了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清华大学法学院注重将课堂上传授基本法学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在法理知识传授环节,坚持由资深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为每名本科生精选个人导师,每年邀请具有国际声誉的海外专家学者访问讲学。此外,清华大学法学院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在国内率先开展“法律诊所教育”。与此同时,以培养应用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为己任,清华大学法学院与司法机关等合作开展的实践教学更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历史悠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清华大学法学院复建不久就开始在全国多地司法机关布局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清华大学法学院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实践基地”于2003年暑期正式挂牌,也是法学院最早一批实践基地之一。2016年以来,法学院突破在公检法等相关政法机关设立实践基地的局限,根据学生们去地方政府就业这一趋向,陆续与贵州省息烽县人民政府、江苏省沛县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里民村等单位设立基层工作实践基地,让学生们更早接触基层工作,为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凝心聚力。2023年6月,法学院与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合作,在珠海市建立“大湾区立法”实践基地,定期派博士生去该基地研究大湾区跨法域的立法如何具体开展。此外,法学院还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合作。目前,法学院已设立各类综合实践基地36个(包括海外实践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河北省固安县人民法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等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其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检察院这些机关单位联系最多,学生去这些单位实习、实践的人数也最多。
清华大学法学院在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摸索,有一些独特体会,也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
一、法學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党的主题教育相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大放异彩
实践中,各基地的情况差别很大,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指导下,法学院同学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红色主题实践、主题宣讲、志愿公益等;活动内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伟大变革、如何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等。例如,博士生张镭作为广东佛山顺德支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及宣传委员,通过组建题为“沐浴党的光辉,党史照耀前行”清晖园游学、水藤红色基地参访、党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红色活动,培养支队成员爱党爱国的热情。博士生王肃羽在深入调研了北京市石景山区司法局“接诉即办”情况后,先后参与处理行政复议案件15起,并积极参加党建活动,其撰写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法治价值》被《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和转载。通过社会实践,学生的阅读范围虽然发生了转变,但其底色仍然是“读书人”,能够去读实践单位的各种文献、资料,读社会这本“大书”,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二、针对不同年级特点推行符合其需求的实践学习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法学专业问题
具体而言,针对一、二年级本科生,推行自主命题调研实践,鼓励本科生关注社会热点与法律问题,到祖国各地去调研;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法学院设立专业实践基地,为同学们提供更多进行法学专业实践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法学院本科生团委于2020年12月创设了“明理致知”实践品牌项目,强调法学专业特色,重视实践中的学术底色,以法学专业认知为核心,融合服务建设、普法宣传等,在过去的两年中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笔墨求索法治前沿,用真心服务基层一线,产出了丰富的实践成果。2022年暑期,在习近平
法治思想的指导下,“明理致知”实践品牌项目以法学专业调研为底色,与乡村振兴工作站、学生书脊支教团合作,围绕普法支教、法治调研、学术探究等主题展开社会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了青年力量。
针对博士生课题研究需求,法学院每年会向全国数个校级实践基地输出博士,进行长期的学术调研合作实践,在让博士更多地融入社会建设的同时,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一些法律法规科普研究的问题。在既有的法学博士培养中,清华大学法学院也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1)社会实践。按照“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执行。(2)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做两次公开学术报告,计考核成绩;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30次一级或二级学科举办的学术活动,完成学术活动记录和每次500字的学术活动总结,计学位课考核成绩。(3)学术与职业素养课。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学术与职业素养课程”必修学分,此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8次校级学术活动和10次法学一级学科内举办的讲座或学术活动,完成学术活动记录和学术活动总结,计学位课考核成绩。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实践环节在博士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我们充分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始终保持思考的状态,使他们的大脑像一台“永动机”,而不会原地踏步,从而将善于做题、善于分析案例,转变为善于思考。通过实践,学生们深知自己对案件的思考、解答、处理如果不妥当,对当事人而言就是“灭顶之灾”,案件的处理背后就无法做到“案结事了”,更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
三、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清华大学法学院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始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传承早期清华法政教育心怀天下的精神,注重价值塑造,强调为国家服务、为人民奉献,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法学院已经陆续与数家境外司法机关和国际知名律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香港国际仲裁委员会(中心)、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等。2021年设立涉外律师法律硕士项目后,法学院与北京仲裁委员会、金杜律师事务所及海问律师事务所等签署协议,三家合作单位全过程参与涉外人才培养,并在学生实习实践方面为法学院学生提供机会与专业指导。此外,清华大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开发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国妇女署等国际组织均签有派遣实习生的相关协议,学生可以通过实习获得参与国际实务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参与国际法律实务奠定基础。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法学院有近200名学生赴印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埃及与欧美各国进行海外实践与文化交流,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宣讲中国法治故事。2022年4月,法学院入选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确定的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名单。学院将以基地为平台,进一步整合现有学科优势、凝聚研究团队,推动在国际争端解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卫生法与环境法等方向的研究,力争把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融入法学各个学科,形成涉外法治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科模式”,形成学科全面、重点突出的研究和培养体系,把海外法治实践基地建设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统筹起来进行谋划。
事实证明,实践基地建设虽不易但意义深远。首先,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让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并使学生具有运用其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清华法律人应当迎难而上,善于探寻人间正义。社会对法律人充满期待,法律人必须默默观察社会发展状况、随时出现的各种法律难题,将天下大势尽收眼底之后探究法理与事理,从无数种选择中选出良方。此外,还要懂得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对他人予以充分尊重,基于健全的社会常识与良好的平衡感做出各种法律判断。其次,推动学生对国情社情形成全面的认识。我国传统法学教育重思辨轻实证,法学学生思考能力强、表达能力好,但是往往缺乏科学系统的社会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训练。通过基地建设、全面科学的实证研究训练,突破了传统经院式法学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局限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社会、对国情的正确全面认识。再次,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素养。由于学生有了亲身的实际生活体验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的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在撰写调研报告或者毕业论文时,较之于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其创新能力大大加强,学术素养大为提升。最后,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前,法学院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在参加社会实践后,除了法学院派遣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外,实践基地还将指定优秀法官、律师和法律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指导,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优良的品格,这将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培养他们的道德良心和综合素质,有利于他们的未来成长。
清华大学法学院长期以来坚持推进高质量法学学科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强调研究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清华特色”的法治人才。學生们大量参与实践教学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模拟法庭赛事,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2020年以来,法学院学生代表队先后取得了首届国际模拟投资仲裁深圳杯二等奖、第十八届理律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竞赛冠军、第二届贸仲杯国际投资仲裁赛全国总冠军、第六十二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全球第十名、第十三届法兰克福投资仲裁模拟法庭比赛全球第六名、第十九届Vis 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全球八强等多个国内外大型模拟法庭赛事的佳绩。
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实践性人才培养上具有的坚实基础和支撑条件,离不开各级司法机关的大力支持。早在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就与清华大学法学院签署策略配合协定,在研究生项目中设立“公诉人班”。清华大学的招录对象必须是全国或省级十佳公诉人、优良公诉人,并在公诉岗位工作满5年,培养专业公诉团队。通过举办主诉检察官研修班、优秀公诉人高等研修班等,增强对高端公诉人培养力度,已经造就了一批专家型人才以及善于办理网络信息犯罪、证券犯罪、知识产权犯罪等各种新型案件的专门型人才。
清华大学法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切实解决国家法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以宏观视野和务实精神投身国家法治建设,二十多年来有三百多名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和西部等高水平法治人才匮乏的地区工作。法学院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在全国建立30个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含7个校级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学生社会实践足迹遍及全国,多人多次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最美基层干部”“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等荣誉称号。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已经迅速在各条战线成长起来,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业界认可。
我们深知,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现代化,在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上,法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责任在肩、使命光荣。清华大学法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交叉型法治人才,把法学实践性教学工作做得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