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研究

2017-03-14 20:14王海时杨翰飞
法制与社会 2017年5期
关键词:法学教育理工科知识产权

王海时 杨翰飞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性质和目标,对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设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应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法学教育相结合,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实务能力的同时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法学教育 知识产权 理工科 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CRF201612)“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海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研究方向:知識产权以及产权改革中的法律问题;杨翰飞, 四川大学2016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以及国企改革中的法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245

一、引论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对一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高等院校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主渠道,在其理工科专业学生中开展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有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并促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也已全面展开,但对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还基本处于普及知识产权法律常识的层面。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涉及文管经法等社会科学又涉及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既涉及法律理论又涉及实务操作;既涉及知识产权的产生、申请、审查、许可和实施又涉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所有权、效益分配等方面。现行教育体系将知识产权教育作为纯法律教育,尚未展开对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和对原创性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与转化的能力培养,不能使受众系统地了解、掌握和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因而难以有效促进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本质功能与作用。

二、国内外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知识产权专业,但就其教育目标和培养方案来看,上述院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以培养纯法律专业人才为主,对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仅是介绍性地普及知识产权常识。就全国高校各个教育阶段的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而言,大学生阶段主要通过《法律基础》普及一些知识产权法律基本常识,研究生阶段基本没有相关课程可供选修,少数几个院校可以选修法学院的知识产权法,但所修读的内容基本上全是法律规范。 总结言之,目前各高校对理工科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尚未将知识产权法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实质上就是一门知识产权普法课。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经验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注重知识产权申请、保护、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之一,具有法律化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制度。《拜杜法案》规定美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不仅包括法学院的法律人才培养,还包括在文管学院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教育,在理工学院进行知识产权创新教育,将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 在美国的诸多高等院校,出现多位集理工专业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于一身的教授,例如马萨诸塞大学洛威尔分校的Steven Crossman教授在讲授化学工程同时也讲授知识产权课程,麻省理工的Edward Coleman教授在讲授工程学同时也在讲授专利法。欧盟、英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还设立专门机构研究并落实结合专业教育的理工科学生知识产权教育。

三、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改革内容与关键问题

(一) 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活动,其目标的定位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尤为重要。高校法学院的传统知识产权教育是以培养知识产权法研究和应用人才为教育目标,而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的目标设定应基于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理工科专业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本质。 对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知识产权教育应在其专业背景基础上,将知识产权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提升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目标、引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途径、培育创新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法的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既可充分运用法律固化和维护自身的智力成果,又能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设计具体目标时,还需考虑到受众的学科门类、学历级别、专业特色等因素,使目标定位恰如其分、难易适中。

(二)优化知识产权教学内容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高校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搬法学院或知识产权专业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要疏理具体理工专业与知识产权的耦合点,在此基础上开设相应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课程内容上也需合理划分基础理论和应用实务的比例。

首先,应对所有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法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例如《法律基础》和《知识产权》,学习法理学、民法、知识产权法等基础法律知识,使得学生熟悉法制制度和基础法理,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权利固化与流程、保护方式与限制。 具体授课内容上,专利法侧重于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包括但不限制于专利创造性评价三步法),著作权法侧重于著作权的原创性和独创性、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种类和著作权种类,商标法侧重于商标注册的实质条件,商业秘密保护侧重于商业秘密定义和违法责任。

其次,不同专业与知识产权的耦合点不同,对知识产权的需求内容和深度也不相同。在开设前述知识产权必修课,普及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应结合专业特色开设相关知识产权选修课,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深入学习特定知识产权内容。对喜欢艺术创作、文化传播、摄影、图纸设计的同学推荐其选修著作权法和商标法,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推广应用感兴趣的同学推荐其选修专利法,对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或者喜欢编写程序的同学推荐选修计算机软件保护课程,对微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同学推荐选修集成电路布图保护课程。

(三)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设定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确立创新和保护创新最终激励创新。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课程、案例、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创新意识、明确创新目标、引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途径、培育创新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一是使学生理解知识产权制度所定义的原创性、创造性的要求和内涵,进而明确创新目标和发展创新思维。要重点理解著作权原创性的要求、专利创造性的要求、判断方法(例如三步法)以及判断技术方案是否具有创造性时应该考虑的因素。二是使学生掌握运用现有技术开展创造性研究和探索创新途径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检索技术文档等现有技术的方法,学会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现有工具和现有技术开展前沿查新、课题选择、前景预测等工作,从而提高创新起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法、移植法、头脑风暴等方法探索创新路径并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三是提高学生把智力成果固化为各种知识产权的能力。要重点了解专利申请文件的构成,提高技术交底书撰写能力,使智力成果受到应有的保护。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与创业能力培养。分享、介绍、传授相关成功转化和创业案例,使得学生积极转化和实施知识产权;扩大成果推广渠道和力度,组织拥有知识产权的学生与相关企业对接,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进行创业,获取一定收益或者预期收益,形成创新->转化->收益->再创新->再收益的良性循环。

(四)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知识产权教学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教学,理工科知识产权教育应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者并重,并相结合。

理论教学方面,考虑到理工科学生主要是运用知识产权法律,可以适当减少法律基本理论的课时数,将教学重点放在实务部分,例如获得知识产权的实质条件、知识产权获取流程和保护手段。其次,加强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内涵。理工科学生法理功底较差,仅采用教师讲授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难以理解深奥的理论和僵硬的法条。案例教学是一种将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法,选择一些真实事件或者案例,根据要讲述的理论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在身临其境中融会贯通法学理论。由于案例来源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真正学会、理解并并灵活应用。案例教学法尤其适用于专利法创造性部分的教学,通过典型发明案例讲解与学习,使学生切实理解什么样的“新”技术方案才能达到专利法规定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进而理解创造性的内涵。

再者,除了校内教学,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实践途径,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并锻炼实际能力。学校可以聘请高校知识产权教授、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部门主管、以及法院知识产权法官就各自领域的最新动态或相关经验开展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的眼界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实习,学习企业知识产权与创新激励管理方法,甚至与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创新或知识产权转化实施;到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门实习,学习知识产权申请文件的制作、申请流程等相关实务;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及各审查中心参观学习,学习审查流程以及原创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标准;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者法院实习,了解保护途径和相关程序;还可以参与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课题中,对某个行业例如信息产业开展专利信息检索、分析评议、专利地图制作等。

四、结论

高校理工科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应当以专业特色为背景并与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解决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申请与保护的实务能力,提高运用知识产权进行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以促進国家的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实力。

注释:

田力普.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与法律.2013(3).7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法学研究.2014(3).100.

马一德.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现代法学.2014(3).60.

吕亮.创新驱动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法制与社会.2015(25).227.

杨德桥.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方略研究.高等理科教育.2012(1). 60.

王珍愚、单消光.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法学教育.2009(4).120.

王文惠.加强高校理工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2). 110.

林红珍.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与模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28).71.

王宇红、徐品.理工科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152.

猜你喜欢
法学教育理工科知识产权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研究
《人民调解技巧》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完善我国法学教育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对策分析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案例教学法在成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