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3-10-17 06:35
今天 2023年1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立德德育

陈 磊

(曲阜市王庄镇中学 山东 曲阜 273100)

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使命就是“立德”,而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遵守法律,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一个学科教师都应该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农村教师有着更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和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向着正面的方向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出一些适合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措施,让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位农村教师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

1.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内容及本质内涵

1.1 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变得更加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目前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帮助。在核心素质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训练学生数字的敏感性,加强对某些符号的认识,增强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能力,从物体中获取正确的几何知识,分析并汇总这些数据,培养精确的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数学推理,建立模式的思维方式等。

1.2 本质内涵

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简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德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品行,同时营造民族自豪感和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应具备实事求是、创新、探究的数学精神,以及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同时,教育者还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注重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具自信、积极向上,并树立良好的个性特征。

2.小学数学德育的必要性

2.1 积极响应立德树人

近几年来,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已成了一线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的单调的教学气氛完全转变过来,将德育知识与数学教育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去领悟并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道德理念和思想,从而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有效地回应德育教育的需求。

2.2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数学既抽象又难懂,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数学时,学生必须保持冷静,要有发散思维,要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才可以真正地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目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低,在数学教学中很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意志和专注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畏惧挑战,敢于探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的原则

3.1 现实性原则

在小数课教学中,要从数学史和数学家的亲身经历两个角度出发,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真实感。在讲授时,要保证讲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避免在讲授时出现知识点错误。同时,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其心理认识程度、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道德教育的渗透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感到满意。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必须与社会联系紧密结合。在成长阶段,学生的思想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教学中结合社会因素来加强道德教育。所以,教师要明确目前的时代背景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体验和思考,了解了数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拓展他们的思维。

3.2 相融性原则

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坚持融合原则,将数学学科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道德教育理念与数学课程有效地融合,突出数学课堂的特点,从而深化道德教育的渗透。如果把数学教学内容比作一碗汤,而把德育渗透比作一种盐,那么,把道德教育内容与数学课堂最好的结合状态就是,道德教育渗透就像是一种融入了汤中的盐,充满在汤的每一个角落,却又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融为一体原则要注重将道德教育与数学教学内容之间的完美融合,让所教授的知识内容可以被有效地渗透,而当不能渗透的时候,就不应该将其强行运用,而是要将其与现实分开,进行泛泛的讨论。

3.3 主体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是数学教学中的引导者,又是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助力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数学课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自主地探索知识,从而促进他们良好的人格发展。所以,教师和学生都是数学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这两个角色一定要发挥出来,如果没有这两个角色中的任何一个,都会让数学课堂的气氛显得枯燥、死板。在德育活动中,教师是实施德育活动的主体,它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营造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而学生则是体会和学习德育思想的主体,所以,教师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来代替学生的体会,也就是说,教师对德育渗透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3.4 持久性原则

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也是一个艰巨而又艰巨的任务。小学生正是发育的时期,他们的思维模式的形成、道德价值观的增强、自我心理的发育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所以这个工作必须要稳扎稳打。持久性原则要求,数学教师在实施德育渗透的时候,要不怕困难,可以长时间、持续地进行德育渗透工作,逐渐将德育渗透的思想加深,进而将德育渗透转化为一种在数学教学中的习惯行为。而在长期的道德教育渗透中,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小学老师们必须做好长期的计划。

3.5 适时性和适度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德育中,适时适度的德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时性原则指的是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或者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展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它要求小学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准确地掌握合适的时机,才能让道德教育渗透取得更好的效果。适度性原则意味着,小学老师在对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渗透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不能把数学教学与道德教育的主次关系颠倒过来,把数学课堂的重心放在道德教育的渗透上,也不能忽视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对他们进行更高的要求,更高的问题。

4.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现状

4.1 应试教育占先机

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工作者没有能够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及时地贯彻下去。他们也采用了考试的教学方法,把成绩,所学的知识,所学到的东西,都当作是一个人的成长的尺度。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机械性,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多样化的学习观念的培养。目前的教学状况并不是唯一的例子,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成绩,将会直接影响到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强化学生的数学专业知识,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家长们都在喊着“赢在起跑线上”,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却不能将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贯彻到底,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这将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长期发展。

4.2 缺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践中却有一些滞后,要想及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融入到道德教育中,就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要求教师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既注重教学知识理论,又注重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两个极端,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就必须掌握好教学的质量,及时地抓住道德教育的时机,一些数学老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是机械呆板,缺乏灵活度,而另外一些注重道德教育的老师,由于教育观念的严重偏差,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背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树立教师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把数学理论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建立高效、高质量、高水平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出一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3 教学以教师为主体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教”为主,学生“听”为辅,老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的缺陷,也是新课标没有将素质教育与课堂有机结合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被动接受”方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立德树人理念,而这正是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此,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并将其与立德树人理念相结合,以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策略

5.1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知识点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首先,必须将教材吃透,善于发现教材中那些与德育相关的知识点,并从中提炼出一些隐含的道理,以实现德育育人的目标。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实践机会,将数学应用题带到自然中,例如关于植树、节水、用电等问题,从中挖掘出环保、节能方面的素材,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环境意识。

针对数学应用题,教师可以以环保和节能为主题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通过课前布置问题、课堂探究、现场实践、学生讲评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题目中蕴藏的环保、节能素材,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同时融入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和价值观培养。此外,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以数学知识点为依托,刻意注重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中融入义务劳动、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懂得奉献、互助等道德观念。

5.2 创设德育教育环境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应将其带入一种疲倦与麻木的境界,而应将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地区,老师们要自觉地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沉浸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求知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将道德教育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把握住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兴趣,寻找可以使学生感到幸福的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与具体的数学知识内容相结合进行教育,只有弄清楚了这一关键的关系,才能产生一种推进教学活动的动力,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讲授“混合四则”的时候,老师可以介绍陈景润的事迹,让学生们知道陈景润是怎么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也是怎么赢得国内学术界的尊敬。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时候,老师会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并引导同学们从这本书里挑选出一些与稀有动物有关的章节,将数学知识与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同学们既能对濒危动物有一定的认识,又能对它们的数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能对它们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

5.3 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以农村小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联系德育工作中,老师们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学情和年龄特点,确保实施符合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在数学知识点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更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和道德教育知识,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科联系德育才有可能为未来服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在教学比例尺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联系到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房子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从课堂中学到知识,而且还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科联系德育的效果。

5.4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进行学习意识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方式正在经历多种改变。其中,多媒体技术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方式,并被赋予了更多的应用空间和智慧。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而又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例如,通过动画、影音等形式展示数学知识点,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来展示数学家的传记等,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知识的魅力。在德育教育方面,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使学习过程更加全面、立体。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老师们需要注重将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观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介绍数学家的背景和成就的时候,老师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人物的刻苦钻研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于身处地理位置偏远、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小学而言,小学数学作为一切理科性知识的基础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运用数量关系和推理习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促进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旨在实现德育、智育的双重提升。同时,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拓思维,探索更有效地实现德育目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立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