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2023-10-16 23:21陈小强
党课参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

陈小强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鞏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 ”,其中第五个坚持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要想理解把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要紧紧围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心任务,深刻认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一、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旗帜鲜明的一贯主张。

(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近代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世所罕见。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实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亿万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抚今追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后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我国成为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这些都有力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就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

(三)人民当家作主是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鼎立、两院制。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从民主实践看,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比如,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02万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在网上征求意见时,广大人民群众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多条意见建议,等等。实践充分证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二、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们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相关制度和原则,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应当由各国人民自己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正确道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最关键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對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方法,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发挥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完善照顾同盟者利益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凝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要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党委会同政府、政协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制度,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等。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要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

(五)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全面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好人民当家作主。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协商民主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谁最早提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