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10-16 23:21郝栋
党课参考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文明

郝栋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作为“十四个坚持”之一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推进理论创新、生产创新、发展创新、技术创新,为美丽中国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一、深刻把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依据,是追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道路。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路径。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的主线,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如何科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的进程呈现为在工业发达国家设定的传统现代化发展的范式中不断被裹挟前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和世界化的资本主义市场建立起来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是建立在自然界资源无限供给和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影响能无限承担和消解的逻辑之上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和“生态危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其缓和人与自然之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现代化的迷思,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同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观点不断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人是自然的主人”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变。工业文明片面彰显人的主体性,将大自然视为人类需要不断去征服和索取的对象,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冲突状态,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将生态环境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去考虑,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实现了从传统现代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转向。这是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全新设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激活了中国自然资本增值模式,突破了工业化增长零空间障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贡献给世界解决人类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目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怎么样建设现代化的规律的认识和实践探索经过了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我们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从原有的“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上升到新时代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之中,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过程中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要求。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谈到具体要求时,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将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准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中,包含“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规律性的认识和科学性的判断基础上的战略目标谋划。中国式现代化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为抓手,明确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要激活自然资本,不断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例如,国家公园的建立,既保护了当地生态系统,又充分利用了良好生态带来的旅游、文化、康养、休闲等经济价值,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之路”,实现了从传统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的模式转型。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生态治理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发展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这“两大和解”命题,为认识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有效路径和方法,而且得出了人类必将通过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实现“两大和解”的结论,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理论准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造一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關系民族未来和人民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行动。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紧紧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围绕提升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构建了最为严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了愈加完善的生态文明监管机构,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优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更加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来重塑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统一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中国首要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很多举措和制度,比如,推行河湖长制、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彰显了我们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优势。

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

(一)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转型是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绿色管理为保障,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中重要的一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绿色转型,需要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方位贯彻绿色发展要求。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企业,要坚决关闭淘汰。”环境保护与预防治理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举措。通过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切实找到环境与自然污染的源头问题,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追根溯源,方能从根本上杜绝污染问题的再发生。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巩固拓展已取得的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最严格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管,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是构建一个具有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生态系统。具有生态多样性的系统才能够带来生态稳定性,进而实现生态发展的持续性,三者是不断提升的生态建设目标、相互递进的生态建设要求。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方面重点发力。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要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和未来长远规划,把绿色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重点工作。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