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思考与对策

2023-10-16 19:59齐媛媛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5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高校

摘要: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概念与素质两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中国目前有关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与人才资源配置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以企业和高校有关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方面的研究结果,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全方面了解现阶段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的现实状况。从培养机制、人才资源储备、教育资源分配、创新需求与创新机会等方面出发,分析当前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并采取恰当的培养措施,让高校人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问题与对策

基金项目:2022年吉林省电子商务学会“十四五”规划研究项目“吉林省应用型高校跨境商务人才素质培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2JLDS048)。

齐媛媛(1984-),女,汉族,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始终保持稳定地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各方面关系也日益密切。同时,“互联网+”趋势的发展与普及也导致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上升,人才供需缺口逐渐扩大。因此,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工作的力度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所在。这不仅是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保证高校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与保障[1]。不过考虑到当前政治发展的大环境,复合型跨境商务人才在整个跨境电子商务行业普及过程中的缺口不断扩大。现在我国高校向社会输出的毕业生人才难以完全满足企业发展所需,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脱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促使教育行业迎来变革。因此,对如今的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人员素质培训需求状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就此问题展开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外语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在落实中,所有高校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即怎样通过人才培养为战略推进提供支持。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高校在培养外语电子商务人才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重视:

(一)培养目标不到位

课程教学偏离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虽然设定了较为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在目标阐述时做到了全面而明确,从外语、国际贸易和电商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然而,通过学生对问卷中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理顺好外语与电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和行业发展相脱节。

(二)课程设置不平衡

在理论教学方面,未能协调好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专业知识教学方面,通过学生对开放式问题的作答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语与电商等专业课教学要达成平衡。虽然学校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方面取得了成绩,但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层次不深,涉及面也不广。因此,建议学校在计算机、贸易法律、电商理论、网络信息化等方面的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以系统提升学生素养。经调查了解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80%的部分为外语课程,而其他课程共占20%。与理论课程相比,学生对实践课程教学与考核的满意度较低。部分学生指出,教学要讲究实用性,要多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实践类课程占比。

(三)师资力量不达标

高校在外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资源,但电子商务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教学资源匮乏和教师数量不足等问题。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高校在外语教学方面已经组建了强大的师资队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在电子商务教学方面,认为现有教师队伍能满足最基本的教学需求的学生为多数,也有24%的学生持否定观点。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有些学生认为学校的外语专业教师力量明显强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力量,相当一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实操水平较低,不能灵活地将外语知识融入教学中,导致理论课与实践活动相互独立。同时,学校经常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外语教师与专家为学生授课,但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活动组织较少。

(四)学生实践不充足

根据学生填写的问卷情况显示,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不够紧密,学生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近五成的学生认为学校与企业尚未展开合作,但有86%的学生表示愿意到具体的工作岗位接受锻炼。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大多数学生呼吁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希望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以便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理解与运用知识。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占80%。此外,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学校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有针对性地推荐就业机会。

三、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思考与对策

(一)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1. 完善外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全球化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沿线国家可以以该政策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并构建高效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制度,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

教育部制定的有关高校外语专业教学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应为外语专业人才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发挥各种院校培养人才资源的优势。因此,要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持续地人才支持,必须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这需要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其在政治道德与身心健康方面的成长,培训坚实的外语基础,并掌握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法律有关的理论常识,可以整合多个学科并融会贯通。

为完成上述目標,高校需要根据培养标准,调整教育资源,并全面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满足跨境电子商务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以适应实际情况。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针对传统的知识体系课程培养结构,可以进行改良和升级。目前,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与道德政治素养的人才。人才培养具体分为专业教育培养与通识教育培养两部分,专业教育培养又可以细分为国际贸易教育、电子商务教育等。通识教育则包括外语、思想政治、体育、计算机等各个分支。研究数据表明,很多参与调查的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已经尝试个性化与多元化,不过大多数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缺乏兴趣和热情。这也反映在调查中,各大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时更看重专业知识素质。

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协调多个专业课程的比重。考虑到要培养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培养高质量的外语电子商务人才时,应当将其和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进行区分。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更侧重于外语的掌握能力与教学方面。但民办高校在培养外语人才时更关注适应市场发展变化,更是为此开设了许多适应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这些民办学校以学生需求和培养计划为重,自行编撰教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3. 搭建校企联动的培养平台

研究数据表明,80%的企业愿意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与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校企联动培养模式的理念最早源于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商议最优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制定的培养方案范围广泛,包括实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就业订单协议等。这打破了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隔阂和断层。一旦学校和企业在达成合作关系,共同助力人才培养,学生便能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与职业品德。

(二)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1.定期开展师资进修培训与交流

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培训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出发:

第一,校内培训和交流。针对外语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实践中的矛盾和断层,可以组织外语专业教师与其他专业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活动,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融合。例如,外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参加其他学院或学校组织的热门专业学习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领域。

第二,社会交流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展开实地考察,并参加社会上各方分享会议,以便初步掌握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相关知识,缩小外语专业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差距。青年教师回到課堂上将所学电子商务实操知识传授给学生。

第三,国际交流和培训。教育部制定颁发的有关“一带一路”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可为高校的发展与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高校之间也需要定期举办关于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交流合作活动,从中互相借鉴经验。同时,选取各方面都符合标准的青年教师参加与教育改革有关的国际会议,构建紧密的高校交流合作网络,为青年教师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提供更多机会。

2.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任教

学科建设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在于高校师资力量的配置。外语电子商务专业本身适用范围较广,与其他学科融合并发挥作用概率较高,在实践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因此必须建设与该学科相匹配的师资力量。数据表明,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邀请企业内部的教授专家在高校内部开设讲堂的企业,在参加调查的企业中占比为44%。高校应根据时代变化与课程教育进程的需要,选择与我国以及西方国家有关外语电子商务的专业人员达成合作,组织有关外语电子商务的讲座。同时,各高校也会根据需求和部分企业达成合作,选取专业水平较为突出的专家担任名誉讲师,配合学校相关专业开展教学工作,指导开展有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各方面内容。

(三)推进外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实践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外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创新实践,坚定地坚持民间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校企和其他社会力量应通过各种措施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价值,紧密联系社会企业和学校教育,创造更多新奇的条件,最大化发挥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教育合作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3]。

1.拓展学生创新实践与岗位能力

第一,优化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两者的占比关系,为理论知识贯彻落实到实践中提供教学保障。高校需要立足于实践,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顺应市场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整合校企双方掌握的各项资源,配备专业的师资力量,融合企业实践实操与基础知识教学两方面的优势,保障学生可以在掌握理论知识之后有合适的场所进行实习和操作,优化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两者的占比关系,最大化发挥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

第二,与社会多方主体构建合作关系,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平台进行实践。高校在培养外语电子商务专业高素质人才时不但要从实践与课堂教学两方面出发,也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全面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素养。学生能够借助各种机会和平台参加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志愿服务活动、夏令营、校企对接活动等,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三,充当中介与纽带,为外语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实习推荐。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见面会、内部举荐或学校举荐等形式吸纳外语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也有部分企业在招聘外语电子商务人才时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限制,无法高效率聘请综合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外语电子商务人才。现阶段互联网已经在全社会各个行业普及开来,企业怎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招聘达到行业标准的高素质人才依旧是个问题[4]。高校必须在企业和专业人才之间充当纽带,通过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人才内推到实习单位,为学校内部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合适的平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推动外语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依托企业孵化推动学生创新创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创业成为时代发展进步的主要代名词。人才孵化指的是通过各种形式构建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训、师资力量配备、教学咨询等。该机制的贯彻落实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确保企业始终具有强大的人才资源储备。

四、结束语

我国政府制定颁发的关于人才发展规划的文件中强调必须重视人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优化以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当前“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也给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培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风险与机遇。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与扩大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它的进步能够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不同区域彼此之间贸易的效率,并为企业与个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空间。与以往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在成本、风险与回报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所以,从国家角度培养大量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单位:齐媛媛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参  考  文  献

[1]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挡不住的跨境电商时代[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5.

[2]安春生.加快推进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J].宏观经济管理,2015(12):50-52.

[3]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6-6) [2023-2-1].http://www.gov.cn:8080/jrzg/2010-06/06/content_1621777.htm.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问题与对策高校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