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育人教学策略漫谈

2023-10-16 07:30宋建玲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王戎精卫

宋建玲

一、在诵读感悟中育人

文言文通常文字优美、节奏和谐,充满音韵美的文字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文言文独特的魅力正是育人的重要契机。

1.感悟可听的韵律之美。很多文言文的表达具有音律美感,适合教师采用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五年级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例,本文包含大量的四字短句,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其中有好几句末尾都押ɑng韵,读起来铿锵有力,表达的情感充沛激昂,教师做好相应的诵读指导,可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魅力。

2.感悟可看的字形之美。教学文言文《精卫填海》时,笔者面对四年级学生,采用了逐步提高朗读难度的教学方式,朗读过程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学生看《精卫填海》的课文。

出示去掉标点符号的版本。

出示去掉标点符号的竖排文本。

将竖排文本的简体字变成繁体字。

出示《山海经》成书时代的篆书字体。

出示沾染墨迹而影响完整阅读的篆书版本。

通过文本版本的变化,笔者逐步提高朗读难度,在阅读比较中,学生一次次自主地学习、记忆、诵读、感悟。融入文化情境,学生徜徉在汉字审美与朗读体验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限。同时,教师也实现了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育目标。

二、在对比分析中育人

对比是文言文教学中常用的策略,它既可以是同主题不同文章的对比,也可以是同人物不同故事的对比,还可以是同一本书中不同选文的对比,更可以是同作家不同作品的对比。不同内容的对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恰当地使用对比,也可以带来育人良效。

1.在对比中进行审美。带领学生进行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对比。比如,学习《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师可以同时给学生呈现文言文版本的《开天辟地》。在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言文之美,及其想象空间之阔。这样的教学策略,既可以减少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意的枯燥,还可以让学生在快速理解文意的同时,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

2.在对比中获得哲思。在《两小儿辩日》一课中,两个孩子所表达的想法明显有差别,是适合进行对比研究的内容。教师针对此文展开对比阅读,可以让学生收获关于人生的哲理,从而实现文言文的育人价值。

师:两个孩子都在观察太阳,而且还都在早晨观察,他们得到了怎样的观察结果呢?

生:一个孩子说“日初出大如车盖”,另一个孩子说“日初出沧沧凉凉”。

师:所以,他们认为早晨的太阳——

生: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得近,另一个认为早晨太阳离得远。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生:因为他们观察太阳的角度不同,一个是从视觉的角度评价,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评价。

师:真是一语中的。当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类似的经验吗?

生:我发现热水、冷水都会出现升腾起水汽的现象,光靠视觉可能辨别不清,用手去感受一下,才知道究竟是冷是热。

生:我觉得不光是评价物品,看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师:你太厉害了!评价一个人也是要从多个角度来看,才能更加客观、完整。

教师将人物与人物进行对比,将文本与生活进行链接,让学生将遥远的文言文与亲密的生活实际悄然勾连,哲思便也顺应而生,育人效果也就顺然而成。

三、在碰撞思辨中育人

教师合理选择切入角度,构建优质的文言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思辨课堂中实现育人。

例如《精卫填海》一课,在逐句理解文意后,学生对“堙于东海”产生了不同意见:有的学生认为“西山之木石”不足以填塞东海,也有的学生认为精卫凭借一己之力,无论往返多少次都是徒劳。经过再读再议,学生对“精卫填海”这一行为值不值得,又开始了讨论。

到底是从精卫身上学习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还是反思以一鸟之力去抗衡浩渺无际的大海,做无谓的牺牲,属于自不量力?两种观点的碰撞充分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区区一只精卫鸟,想要把大海填平,这又谈何容易?我想精卫并非不知道,但精卫不想这么多,她觉得只有填海才能不让自己的悲剧再次上演。

生:其实,她根本什么都不想,在精卫的心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行动”。

师:你们认为“精卫填海”彰显的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毅力和意志。

生:对,不同意的同学我推荐你去读读《愚公移山》,自然就明白了。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精卫填海是不是“不自量力”?我认为多多少少会有这么一点味道,不要回避。

生:人到底能不能战胜自然,精卫填海到底可不可行?我认为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盲目乐观。

师:看起来同学们的观点不一致,难道真的不可调和?在大家再次讨论前,老师提醒大家再读“注释”,注意本文选自《山海经》。

(学生充分探讨交流)

生:《精卫填海》是上古神话之一,我们更应该看到精卫身上善良的品质,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現在我明白了,能不能填平东海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看到智慧而勤劳的祖先,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对未来的追求,对理想的渴望,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过度干预学生的思考,学生遇到思维瓶颈时,教师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思辨能力。学生不仅获得正确认知,也对中国神话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也逐步被激发了出来。

四、在迁移思考中育人

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囿于某一个故事、某一个文本,而应当具备“打开”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迁移和补充。

1.指向人物的迁移。笔者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就结合《世说新语》对王戎这个人物进行了拓展补充。

师:在《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这个人物还有很多故事,我们再来看一个。

师读原文: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生读译文:在宣武场,魏明帝让人和拔掉牙的老虎搏斗,百姓可以随便围观。王戎才七岁,也来观看。老虎攀着栏杆吼叫,声音惊天动地,围观的人都惊恐地趴到地上,只有王戎站立不动,毫无惧色。

师:从抽屉里取出你的学习单,上面还有一篇故事——“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王戎十分节俭,可谓吝啬,他的侄子结婚,他只送了侄儿一件单衣,过后又把衣服要回去了。)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生:随着我们长大,会慢慢发现,人往往是多面的,很难用一两个词来简单地评价,就像王戎一样。

在迁移学习中,学生对王戎的人物形象有了更加完整、全面的认识。学生明白了评价人物要打破单一性、单薄性、局限性的固有习惯,并延伸到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认知,在学习中促进思想的成长。

2.指向故事的迁移。迁移还可以突破一本书的界限。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时,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到了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明,对古人巧妙抓住关键字,运用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辩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抓住此点,教师可以创造一个迁移学习的机会,请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更多同类型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介绍。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讲述了杨修“一盒酥”的故事、纪晓岚“是狼是狗”的故事等,实现了同一类型故事的学习迁移。迁移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广泛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3.指向实践的迁移。迁移还可以指向生活实践。《揠苗助长》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比喻做事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终不能成功。教师如果适切地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迁移,让学生效仿“揠苗”的方式,在家试验种植小葱等植物,学生便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中,更加清楚地理解这篇文言文蕴含的道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王戎精卫
神童王戎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精卫的烦恼
王戎识李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撕名牌”大战
精卫填海
精卫鸣,歌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