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2023-10-16 18:29王文芬
今天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减劳动技能

王文芬

(白银市会宁县回民小学 甘肃 白银 730799)

引言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是指通过让生活融入劳动教育、复合式地开设劳动课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全面的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教育界当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小学劳动教育问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度却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在小学阶段尤为明显,学生往往更倾向于学习文化科目而忽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也成为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的诸多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成了广泛关注的问题。

2.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资源不平衡

在中国,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劳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在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不同的地域和教育机构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资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原因,各区域之间对劳动教育资源有很大差别。在一些城市和发达地区,学校的实施条件和设备可能更加优越,而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校可能会面临资源匮乏的挑战,从而无法提供充足的劳动教育机会。即便在同一地域内,不同教育机构所拥有的劳动教育资源也呈现出多样性。有些学校可能拥有规模较大的校园和实验室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劳动教育环境,这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那些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而言,其提供的劳动教育条件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小学劳动教育的资源投入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许多小学由于经济困难或无法获得足够的经费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在某些地区和学校,政府对其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投资,而在其他地区和学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困境。另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也有差别。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

2.2 教师培训不足

目前,小学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模式上,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都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和探索,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在实际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学校、地区的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难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一些学校在实施小学劳动教育时,缺乏必要的劳动设备和空间,影响了教育质量;劳动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也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经验不够等问题,不利于教育实施和质量提升。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与劳动教育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在小学劳动教育方面缺乏专业、熟练的教师,对于合适的教师招聘、培训和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存在困难。

2.3 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中,对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由于考试成绩的压力和其他学科的竞争,劳动教育往往被边缘化,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资源支持。许多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方面不够科学、系统和全面。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缺乏必要的设备,例如实验室、工具和设备等,而且劳动教育场所不足。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缺少专业的教师,劳动技能不够,在教学实践中的个人经验较少,对学生的技能教育不够系统。小学生的家长很少参与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格局。不仅如此,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劳动技能等价值的评价不够全面和科学。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小学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充分发展等。有些学校在劳动教育中只注重简单的体力劳动,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技能,涵盖更广泛的劳动内容。部分学校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中仍在使用老旧的课程及教材,内容体验性和包容性不强,难以满足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而影响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主要针对一些传统的劳动技能和知识,缺乏新的劳动内容和创新思维,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和多元化需求。劳动教育在单纯地为学生提供短暂的体验性学习,缺乏系统教育和针对性知识的输入,导致小学生在劳动技巧操作的实操能力并不够强。

2.4 安全隐患存在

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学生在实施劳动活动时可能面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学校和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可能导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在劳动教育场所的选址和规划上不够注重安全性,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通风不良、设备老化、火灾风险等。部分小学在器材工具的选用和使用方面不够谨慎,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工具磨损、操作不当等,容易对学生带来伤害。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技能和知识,导致意外事故发生,比如砍伐树木、使用电线、操作火灶等,可能会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和损失。在劳动教育的督导和管理上不够严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够强烈,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和预防措施。这些安全隐患问题会影响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小学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和管理,确保安全问题得到有效预防和解决。

3.“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模式

3.1 让生活融入劳动教育

小学劳动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学生需要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收获劳动的快乐和成果,加深学生对留学和劳动的认识,为培养校园文化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在“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应当更加注重融入生活,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小学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创新和创意,设计适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能力的劳动教育项目,尽可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教育不应只是单纯的技能传授,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因此,在设计劳动教育项目时,应该着重强调创新和创意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劳动教育项目的主题应该选取各种形式的主题,例如科技、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探索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解决方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探究和创新。小学劳动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劳动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技能和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亲手动手做事,例如种植、手工制作、家政管理等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技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小学劳动教育应该着重于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借助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收获及其价值,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劳动教育不应该只是理论上的传授和讲解,更应该通过实践让学生得到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应该选取有意义的劳动任务或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必要的时候,小学劳动教育可借助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合作,设置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实习等项目,使学生能够从社会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以生活融入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责任感。

3.2 复合式地开设劳动课

小学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应该采用复合式的开设劳动课,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学生开设多样化的劳动课程,包括实践性、技能性、知识性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学校菜园的管理和种植、动物饲养、手工制作、维修修缮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增长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如针织、木工、烹饪、音乐等技能性课程,让学生在这些领域积累技能和经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诸如社区服务、劳动模范推荐、劳动作品展示、公开日等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践和劳动活动的意义和价值。除常规的劳动课程外,可以拓宽劳动教育的范围,将其与其他学科融合,例如将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体会和感悟劳动的乐趣。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比如利用科学知识设计、制作科学实验仪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创造力,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中的劳动和创造乐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在小学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活动和实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单纯的”劳动课中注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小学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组织活动和实践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学习,互相交流、协作,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开设家政服务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服务,如料理、清洁、洗衣等,增强学生的家政服务技能,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设各种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实验探究,理解科学原理和掌握实验技能,例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等。在户外自然景观或社区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例如开展社区环保类、志愿类活动等,让学生在积极的社会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更全面、生动地感受并学习到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注入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出更灵活和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方式,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技术、互联网等科技手段,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更加丰富、生动的场景中感受并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劳动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之人。例如通过3D 打印技术和计算机编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外活动方面,社区环保类、志愿类活动等是非常有益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劳动技能、培养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信任。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教学实验内容设计也至关重要。通过参加家政服务课程实操或校内农业种植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劳动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总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强调不同手段结合的灵活性和互补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全面、丰富和实用的劳动教育。

3.4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教师能力

通过联系社会实践来拓展劳动教育的范围和实效性,例如“劳动体验式”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进入社会,了解真实的生产和工作场景,并获得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小学劳动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劳动操作,在认知的同时真实体验劳动,增强对劳动的感知度。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性服务项目,如小区环境卫生、义务植树等,在实践中体验社会服务的过程和成果,并获得实践经验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上述办法,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劳动乐趣感,并将劳动教育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相融合,培养多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此外,由于小学劳动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教师在教育现场往往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针对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不足及存在的教师培训不足问题,政府和教育机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培训和评估体系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全力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结束语

随着政策的调整,小学的劳动教育实施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复合式的开设劳动课,可以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实施小学劳动教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技能,同时也能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