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送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正因为如此,韩愈认为师者不仅要传道和授业,还要解惑。“惑”解则“获”得,“获”得即成长。那么,教师究竟要解何惑?我认为,教师既要解学生的“学”之惑和“思”之惑,又要解其“行”之惑和“情”之惑,还要解其“意”之惑。
一
“学”之惑
学生进入学校,是为学习而来的,当然也是为未来而来。今日之学生抵达未来的彼岸,要通过一条叫“成长”的桥梁。虽然学习是人之本能,但是要想进行专业的课程学习,学生还是需要教师“引入门”的。毕竟,无师自通者或自学成才者,可谓凤毛麟角。
当下之中国教育不仅指向人的全面發展,还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都得以成长,都能绽放出其应有的芳华。这就意味着,学生之学不能学而无效,也不能学而无用。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赋能学生,使之学以成人、学以成才、学以成事。
在学习上,学生难免出现疑惑。“学”惑生,则“学”困现;“学”惑解,则“学”困除。那么,教师如何解学生“学”之惑?
首先,知晓“学”之惑是何样。有的学生表现为不想学,甚至厌学;有的学生表现出学不会,或者不会学;有的学生表现出忘记学,即不坚持学;还有的学生表现为学不进,或学不通,或学不化,或学不牢……
其次,诊断“学”之惑的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或者内因外因都有?例如,不想学者或厌学者,大多是学习态度有问题,一般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生理想,通常还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又如,学不会者或不会学者,普遍是学习方式方法有问题,也有可能存在学习盲区,或者知识的难度对其来说偏大。再如,忘记学者或不坚持学者属于自律问题,学不进者主要是有“吃不下”的问题,学不通或学不化者主要是消化或转化问题,学不牢者则主要是记忆力问题。
再次,对症施策解“学”之惑。态度问题要从“心”破,甚至需家校联合,以明其心,以暖其心,以正其心。方法问题要从“法”解,道不远人,法亦不离人;适法为上,得法为妙。难度问题要从“术”降,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巧设支架,拾级而上。
二
“思”之惑
《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是学习但不思考,则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迷惑而茫然无所得;只是思考但不学习,则会疑惑不觉,不仅无所得,甚至还更加危险。也就是说,有所得之学习,学思同行,学思共生,学思互促。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既然有“思”之相随,那么就自然有“思”之惑生。何为“思”之惑?“思”有思考、思路、思维、思想之意,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或日常生活中有关思考、思路、思维、思想等方面的困惑、疑惑或迷惑,都属于“思”之惑。通常,在思而不通时,则困惑起;思而不明时,则疑惑生;思而不透时,则迷惑现;思有贪念时,则诱惑见。
那么,教师如何解学生“思”之惑?对于学生思想上的不良诱惑,教师需要养其正念,长其积极心理,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成长,学会做正确的事。学科教师应在学科教学中坚持“课程思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教育之沃土。
对于学生思考、思路和思维上的惑,教师则需要先分析其为何思之不通、不明、不透,如“困”在何处、“疑”从何来、为何“迷”住;然后找到恰当的策略,方能顺利帮助学生解困惑、释疑惑、破迷惑。思考和思路上的问题实质上都是思维问题,所以用教育家杜威的观点来说,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去思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明确指出,新课程要重视培育学生的课程观念和学科思维,即新课标下的师生应“为思维而教,为思维而学”。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迁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且懂美丑、知善恶和晓冷暖。
三
“行”之惑
“行”是人之生命常态,学生亦然。在成长路上,学生的“行”中既有顺水推舟又有逆水行舟,既有风和日丽又有风雨交加。所以,“行”中有惑相伴。那么,何为学生的“行”之惑?“行”有行动、行为之意,于学生来说,行动主要是指学科实践或跨学科实践。故学生的“行”之惑,主要是指学生在学科实践或跨学科实践中的惑,以及在行为上的惑。
学生在学科实践或跨学科实践中出现的“行”之惑,通常表现为做不够、做不好、做不对、做不乐,甚至做不到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学科知识不够,二是学科素养不足,三是综合实践能力不强,四是解决问题方法不多,五是跨学科实践偏少。在解此类惑时,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深度学习、实践学习和综合学习,不断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指导他们在做中学、做中思和做中创,做到尊重和理解“行”之差异,练就每个学生应有的真才实干。
作为未成年人,学生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都比较有限,所以有时可能出现无法理解、接纳自己或他人(如同学、亲戚、朋友、父母和教师等)的一些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先分析原因,在充分尊重和真心关爱的基础上,耐心地引导学生懂得“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让他们在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同时,也学会与自己和解。
教师要意识到以下两点:其一,解学生行为上的惑往往需要更多、更长的时间,没有解“学”之惑或“思”之惑那么高效。其二,在人的行为过程中,既存在“先知后行”的知行之态,又存在“先行后知”的知行之态,还存在“知行同生”的知行之态;知行不但可以互为基础,而且可以相互转化,甚至可以合二为一。
四
“情”之惑
学生既是有情感的生命,又是有情绪的生物。这里将学生情感上和情绪上的惑合称为“情”之惑。有“情”之惑的学生,通常看不清或看不全“情”的本质和真实模样,从而无法读懂“情”之真义,无法调适好“情”之表达。如有的视父母的关心为管束、监控和不信任,有的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好为异性之间的喜欢或爱,有的视教师的教育为偏心。
虽然“情”之惑是内在产生的机理,具有一定的内隐性,但是教师若能细心观察,也能捕捉到学生异常的表现。有“情”之惑的学生,有的会出现烦躁、易怒、易激动等异常情绪,有的还可能产生妒忌、仇恨、焦虑、紧张、害怕,或自我封闭、逃避等不良心理。如果“情”之惑得不到及时解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嚴重的还可能引发早恋、抑郁、离家出走等情况,甚至发生想不开而伤害他人、寻短见等极端行为。
那么,教师如何解学生“情”之惑?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这就启迪教师,学生“情”之惑的产生通常与其关系亲密的人或事有关。在解学生“情”之惑时,教师可以沿着这条线索找出真因,然后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帮助学生走出“情”之困境,使其成长为自己情感和情绪的主人。
教师要想胜任学生情感或情绪导师的角色,除了要学点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情感辅导的技巧外,还需走进学生及其日常生活,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情感上的港湾和心灵上的明灯。此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为其情感和情绪之调适造好“调节器”,并引导他们心向远方,树立远大的理想,再用理想之光指引他们向阳而长。当心有阳光,学生就能照亮自己,还能温暖他人。
五
“意”之惑
学生要想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不仅要做到知行合一、情理合调、德才兼备,还要做到“胸怀国之大者”。这就表明,有担当之人需要有坚强之意志和坚定之意念,即信仰赋予其强大的精神力、毅力和抗挫折力,使之有信心、有实力、有韧性去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新环境,从而更好地承担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诚然,不论是“学”之惑、“思”之惑,还是“行”之惑、“情”之惑,学生都是自身能感知但缺乏足够力量自行解决。但是,“意”之惑则不同,学生本人一般是不能意识到的,故需教师引导他们,以唤醒其理想之心和奋斗之志。
因此,教师解学生“意”之惑,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明德的基础上明志,并笃行之。但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让“每个士兵都要有当将军之心”(做一名普通的士兵也能保家卫国),而是相信且践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孙中山先生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这不仅是“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还是个体生命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之要。
综上所述,教师解惑不仅仅是“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了“学”之惑,教师还要解学生“思”之惑、“行”之惑、“情”之惑和“意”之惑,以传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事之道和为世之道,以授学业之方法、职业之能力、志业之理想、事业之品格和命业之信仰。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