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建辉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如白驹过隙一般,我已历经了三十余年的杏坛春秋。回望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有荆棘和坎坷,也有鲜花和掌声。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有一个“蚕、蛹、蛾”为学三态的比喻,我认为教师的成长亦“若蚕、若蛹、若蛾”。为学若蚕,如蚕之食桑,贪婪地摄取学术营养;成长若蛹,如蛹之修道,裹丝静修,参道悟学,内化专业素养;质变若蛾,如蛾之蜕变,待得时日,破茧而出,外显专业技能,成就自我。
回顾三十余年的从教生涯,做老师、做好老师、做教育家型的好老师成了我对教育理想的生命持守,激励着我实现了三个十年的跨越:第一个十年,栉风沐雨、心慕力追,从一个初登讲台惴惴不安的懵懂青年变成了自如驾驭课堂的骨干教师;第二个十年,踔厉前行、砥砺奋进,从区域骨干教师变成了精研细专的全国名教师;第三个十年,赓续过往、笃行不怠,从名教师变成了致力于“研究、指导、服务”的学科教研员。三十余年的喜怒哀乐、三十余年的逐梦前行,有初心不改的教育情怀,有铢积寸累的教育智慧,也有追求卓越的人生期许,这一切都是岁月为我积攒的一大笔人生财富。
第一个十年:
敏而好学,涵养自身的专业素养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说,天资聪颖而又好学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问题当作羞耻的事。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引申为要放低身段,不断向一切可以帮助自己提升的人虚心学习。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青年教师在入职初期的一种状态,那就是如蚕嚼桑般地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记得自己初登讲台时,我没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的只是惶恐。虽然我为自己的第一堂课准备得足够充分,但还是紧张得要命,生怕教室里那群10多岁的无畏少年不买账。可能是年纪相仿的缘故,也可能是我快节奏的“故弄玄虚”镇住了他们,没想到,45分钟的时间里竟然“鸦雀无声”!当我庆幸课没有上砸,满身大汗地回到办公室后,一位老师为我倒了一杯水,满脸微笑地对我说:“累了吧!多喝点水。下午有时间吗?请你听我一节课。”下午,我神采飞扬地走进这位老师的课堂,坐定后不到10分钟,顿时整个人都“崩溃”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原来课是这样上的——教学内容要这样引入、知识重点要这样落实、教学难点可以这样突破、主板书与副板书是有分配原则的、课堂上还要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当堂落实也不是简单做题……
我如坐针毡般地挨到下课,红着脸对这位老师说:“谢谢您,我知道什么是上课了,我能经常听您的课吗?”他非常爽快地答应道:“非常欢迎!你们年轻人学历高,理论功底深厚,思想活躍又比较超前,今后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天津师范大学的第一批本科生,我们这片地区的学科带头人。我上第一节课的那天,学校安排他听我的课,但他看我紧张就没进教室,而是在教室外面站着听了一节课。从那以后,我除了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听各学段的课、听各学科的课、听前辈老师的课、听同龄青年老师的课。听课前,我会准备自己的思考;听课时,对比分析,得出认识的不同,汇总经验;听课后,与授课老师真诚交流,借鉴他们的智慧。这一听就没停下来。通过听课学习,我摆脱了一开始的盲目自大,快速驶入了教学能力提升的快车道。
目前,中小学校教师准入的学历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些地区,中学教师招聘的学历条件已经达到了要求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程度。不可否认,对教师入职学历要求的提高,确实起到了提升教师队伍层次的作用,但一线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很多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来加持。所以,不管是何种学历出身,都应“敏而好学”,潜下心来,认真研究,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以此不断提高与自身学科业务相关的专业技能。《中庸》里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青年教师要给自己定一个中、短期的专业提升计划,谋定而后动。比如,何时能系统理解学科课程标准、何时能把控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甚至还要定下何时能够参加校、区、市、省等各个级别的公开课、优质课比赛并获得奖项。
回首自己第一个十年,我都在不停地学习和深造。那时,我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看书、听课、教研和准备比赛中度过的,大多数周日(那时还没有双休日、每周只能休一天)都要去前辈家中请教,足迹遍布了天津市10余个区县和部分其他地区。现在想来,当时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幸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每一份付出都会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所帮助。很快,这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做法就显现出了喜人的效果。我入职仅一年就参加了区级公开课的竞赛,并获一等奖;入职两年进行全市毕业班的教学展示,三年成为学科组长,五年成为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并从此担当市中考阅卷组长近20年;入职六年内拿下区内学科竞赛活动的一等奖近10项,参与课题研究5项,20余篇论文获奖……这些专业技能的提升让我在青年教师中崭露头角的同时,也让我获得了对教育的一份自信和对教育更加深入的理性思考,为后面的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位老师的微笑!每当单位来了新老师,我也会像他一样,待年轻人上完第一节课,为他倒上了一杯水,微笑着对他说:“累了吧!多喝点水。有时间吗?陪我去听一节课。”
第二个十年:
见贤思齐,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成语“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要以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为鉴,提升自己;见到“不贤”的人要自省,以别人的过失为鉴,避免自己犯错。以他人为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有了见贤思齐的思想,就会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择善而从,从善如流,从而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进而自身的进步与提高也会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自然。
第二个十年是我工作最为繁杂、多元的十年。除了到处听课、评课、参加学习培训和学校的学科组建设外,我还不断地尝试涉猎其他方面的教育工作,如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管理,甚至还做过学生德育工作……
就拿教育科研来讲,很多老师说:每天课都上不完,哪有时间搞科研、做课题呀?甚至有个别老师认为,做课题都是表面文章。其实,这种看法多数是老师自身站位不高造成的。我们知道,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学科知识之外的又一项教师必备技能。有人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喻成“过日子”,提出“不搞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搞教研过不了好日子,不搞科研好日子过不长”。虽然是未经实证的观点,但从逻辑关系的角度看,这多少也能说明教育科研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中小学一线教师已经把教育科研作为改变自身教育教学现状的一种手段。《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就是发现问题的冲动,再经过思考提炼,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带题运作,就可转化为教育科研的行动。这里的“带题运作”,是指教师应当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教学现状的改善。虽然中小学一线教师做教育科研与学者、专家的教育科研有所不同,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把教育科研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从自身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课题,在研究中感悟、在实践中反思,可以大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二个十年,我是幸运的。教育改革给中国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助推了我的成长,让我重新理解了教育,定义了自己的教育。新课程理念、多元智能、三维目标、微课、翻转课堂……大量新名词的不断涌现,冲破了我对教育的狭隘认知,让我感受到了做教育的快乐。我如饥似渴地向教育专家请教,向各地名教师学习,专业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自身发展也实现了弯道超车。
记得在参加首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的准备过程中,一位老教研员听了我的第一次试讲后,曾毫不客气地指出:“你虽然是全市几千名物理教师中海选出来的,但这是全国的比赛,每个省(市)只有一名选手,要代表我们市的最高水平!这节课这样上不行,高度不够,物理教学的味道不足,没有名师的特点!”忠言逆耳利于行,过后我开始认真思考改进方案。经过不断打磨,我在教学中熟练驾驭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唤起学生新意识,精心设问、激活动力、激发学生新思维,策划活动、合作生成、培养学生新能力等教学策略。后来一段时间,我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认真梳理,渐渐地形成了“兴趣导入,师生共研,精准施策”的教学模式和“多元融合”的物理课堂教学理念。这里解释一下“多元融合”。所谓“多元融合”,是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内容与诗歌、故事等文学形式,绘画、舞蹈、电影等艺术作品,田径、器械等体育活动,烹饪、改装等动手项目,设计、制作等智育活动,以及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与物理课堂教学融合起来,借助学生身边的、易于理解的一些“物理原始情境或问题”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进而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变化的载体上“见物说理、解物释理”,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上锻炼他们的层次思维,把“解题”变成“解决问题”,把“知道为什么”变成学后能用、学以致用。
第二個十年,我先后斩获了首届全国物理“名师赛”课堂教学一等奖,全国物理教师自制教具一等奖,全国物理教师教学设计一等奖,以及省市级双优课、成才杯、希望杯、创优课、整合课、基本功等专业竞赛的一等奖十余项,获评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省市级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市级教改积极分子以及市区各级的多个学会先进个人等几十项荣誉,实现了从教师到名师的蝶变。
第三个十年:
慎独笃行,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
在从教的第三个十年,我有幸成了区学科教研员,实现了从一线教学到学科教学研究的岗位转变,也光荣地成为一名正高级教师。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切实履行好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责,我重新开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根据新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我将自己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与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以情境教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融合策略为抓手,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指导,并将成功的经验写成论文发表,与教育同人广泛交流互鉴,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近五年来,我参与编写、出版的教辅书籍有10余种,共50余册;有50余篇文章发表在《教师博览》《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等教育期刊上,有20余篇文章获奖。
《中庸》里有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说,要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分辨,笃诚地践行。唯如此,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这与一个教育工作者实现自身职业理想的行为操守是高度契合的。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所谓“为学”,就是在“术业专攻”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确保自身的学术水平与教学方法能够与时俱进,走在前列;所谓“为事”,不仅要包括学习,还要包括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像张桂梅校长那样“为事”;所谓“为人”,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此,做一名教师,要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为事”,兢兢业业“为学”,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初心不改,要始终把岗位当作舞台、把职责当作使命、把敬业当作信条,求真务实、默默耕耘,争当岗位上的一面旗帜、行动上的一支标杆,全身心地投身于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浪潮,努力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为此,我把自己的教育情怀落实在行动上,把爱岗敬业的精神践行在工作中。自2017年起,我五次入甘,有两次到达高原藏区的碌曲县,参加教育帮扶工作,成为支教队伍中年龄最大、次数最多的教师。在我看来,支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面对艰苦的条件,我以“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把东部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到甘南藏区,让藏区教师领略天津名师的风采,努力把“输血式”帮扶推动演绎成“造血式”的助力成长,用心、用情、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教育人的承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东西部教育帮扶工作的一大亮点。脱贫攻坚看教育。我的工作成效很快被碌曲县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学习强国、中国社会扶贫网、《天津教育报》和《天津工人报》等十余家机关和媒体宣传。
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教育帮扶就像等待点燃的火炬,能够点亮希望是教育人最大的幸福与荣耀。面对各种困难,我用智慧之笔,饱蘸情感之墨,写出了援甘工作的动人诗篇,用行动托举着对口帮扶地区教育的希望!我认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面对国家战略,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之中一定有我”的担当。
回望,留不住岁月,但岁月承载的梦想却不曾被遗忘;凝眸,牵不住时光,但时光记录的故事却成了难忘的回忆。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流失的是岁月,流不走的是我的教育情怀、教学智慧和人生追求。杏坛三十年栉风沐雨,立身伟大的时代,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我心依然是少年!
天津市红桥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红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员、物理教研员,天津市首批学科骨干教师。曾获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等多项荣誉称号,获得全国中学物理教学“名师赛”等竞赛活动的一等奖10余节次。在《教师博览》《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等教育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为各省市青年教师进行培训1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