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珍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关键任务.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核心素养内涵出发,结合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从营造学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深度探究、推进因材施教、丰富生活实践内容、开展综合评价六个方面论述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前 言
数学是一门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学科,它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强调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应当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而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尝试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不同的学科而言,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的差异.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知,数学课程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的眼光是指学生能用良好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观察世界,发现自然的奥秘.数学思维是指学生会运算,能推理,可以借助自己的经验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语言是指学生能通过数学符号、模型、数据等描述生活与自然,理解事物的关系和规律.总体上来看,核心素养包含了学生各方面的数学能力,是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场所,课堂的效率决定着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更影响着他们对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数学学科本就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了解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主要平台.由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更加趋向全面化、综合化.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效课堂是自主的课堂,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由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将大大提升,他们能灵活地体验学习过程,感受数学学习乐趣,从而推动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次,高效课堂是探究的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的思维能力.探究性是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特点,它不仅具有开放性,还具有拓展性,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深入了解知识,探索问题本质,由此就能不断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能力,促进数学综合思维的发展.
最后,高效课堂是综合的课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高效课堂不是主动与被动的模式,而是自主与合作的模式,它将课堂教学转变为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活动,使师生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学生收获的就不仅是学科知识,还有合作能力、交流技能、文化视野以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初识数学的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学习态度的发展.由此,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尤其重视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尝试构建高效课堂,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以生为本,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参与者,而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课堂才能实现高效、高质的目标.由此可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生为本,正确地认识到学生课堂学习的需求,这样才能为高效教学打下基础.小学生思想活跃,好动性强,他们更趋向于有趣味、有尊重、有肯定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要从学习氛围着手,积极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主要通过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了解事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课略为抽象,学生往往不知从何着手,如果教师只是纯粹地讲解观察方向、观察结果,那么学生就无法体验到发现新角度、新形状的乐趣.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先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来讲一讲今天想要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然后鼓励他们自主思考能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事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用问题或动作来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思考,感受观察的乐趣.有的学生观察小熊玩偶时,发现正面、侧面都能看出小熊的具体形状,而在背后则无法判断小熊的形状.此时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如果只从后面看,能知道小熊是怎样的动作或表情吗?”学生由此思考,会发现观察事物不能只从局部观察,而要了解事物的全貌才能下结论.据此,学生学习时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性,新知识也在他们的自主思考中被不断地内化吸收.
(二)关注体验,创设趣味生活情境
课堂体验是推动学生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元素.学生只有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能在趣味、多样的体验中感知学习知识的乐趣,才能主动学习,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拓展.尤其是数学这类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驗感较差,那么很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效果.由此,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尝试创设趣味生活情境,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真实场景,这样学生就能从立体化、形象化的角度体验数学奥秘,从而获得学习与探索的乐趣.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测量”一课的教学为例,测量是培养学生对长度、重量认知的重要一课,在学习中学生还能了解不同的测量方法,对长度和重量单位有具体的认识,因此非常重要.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直接讲解单位之间的转换,以强化记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因此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体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乐趣.教师可以让每名学生带一个生活中的物品,然后为学生提供测量重量和长度的工具,如台秤、电子秤、卷尺、直尺等,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测量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学生测量的不同结果,引入不同的长度、不同的重量之间的联系.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测量知识和测量方法的过程就成为真实的体验过程,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产生形象化、深刻化的认知,从而加强学习效果.
(三)注重思维,开展深度合作探究
数学是注重思维培养的学科,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就能全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灵活地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与此同时,有效的思维能力还能助力学生在课堂上更快地吸收知识,提升技能.由此,注重思维培养也是高效课堂应当实现的目标.而合作探究是一种开放式、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还要引入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激发思维潜能,推动综合思维的发展.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教学为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几何图形,对学生建立几何知识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图形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他们没有完善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时常常感到困难,继而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教师要从探究方式入手,组织学生就某一个图形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领悟图形中的奥秘,从而拓展思维,开展深度学习.例如,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主题,教师给出一个探究话题:“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15cm,宽8cm,现在要从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你们能告诉我,如果不断地剪下去,可以得到多少个正方形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呢?”这样的探究主题无法直接给出确切的答案,需要学生亲自尝试,经过分析、推理、测试才能得到可能的结果.在深度合作下,学生不仅能相互交流沟通,打通思维屏障,还能更为熟练地掌握周长的基础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高效学习.
(四)重视差异,积极推进因材施教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都有着个性化的差异.只有正确地认识这些差异、关注差异的影响,教师才能合理地开展引导,实现课堂全体的有效发展.因此,尊重学生的差异也是构建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环.小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存在极强的可塑性,教师应当正视导致差异的原因,积极地因材施教,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学生暂时的差异和长远的发展,然后推进差异化教学,以此实现课堂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为例,三位数乘两位数是非常常见的运算,掌握这类运算,学生就能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但是数学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推进,很多学生在低年级时基础没有打牢,导致在计算乘法时常常出现错误,由此学生在学习该课时就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教师要重视这些差异,积极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对于计算得较快、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初步讲解后,引导其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特殊情况,寻找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而对于计算能力弱、计算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初步讲解后,引导他们进行试算,找一找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回顾计算方法、计算思路,然后引导他们及时改进与完善.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每名学生都有融入课堂、逐步提升的可能.因此,教师要重视每名学生的特点和进步,耐心指导,多多鼓励,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有效应用,丰富生活实践内容
应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真实问题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数学学科是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学科,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技能和综合品质.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社会责任,从而有效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为例,方程是生活中最实用的一种数学工具,它能化繁为简,帮助人们解决很多复杂的问题.本课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方程与其解法,让学生灵活掌握简易方程的应用.据此,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应用,让他们在生活中领悟方程的价值.例如,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表中,有身高、体重等指标,现在要根据达标情况,为每名学生设置不同的锻炼项目.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利用方程知识求解出每名学生的弱项,确定身高或者体重的匹配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从传统的解决方法中脱离出来,尝试去设置未知数,建立数量关系,然后进行求解.整个过程既与生活紧密联系,又离不开数学技能,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实践体验.由此,课堂更加活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强化引导,开展多元综合评价
正确地引导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发展的进度不一、能力不一,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注重讲授而忽视积极引导,将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而多元综合评价正是合理开展课堂引导的重要手段.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以及多个主体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等进行评价,给予学生最客观、最科学的指引,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有效地改进与完善,这也进一步促成了高效课堂的可能,教师要加以重视.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以不同的多边形为载体,引导学生活学活用面积求解方法,这对于学生的几何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问题时,学生要会看图、会拆解,还要会灵活地运用面积公式.由此,教师应尝试引导学生开展对不同组合图形面积问题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解答结果的正确性,而应从探究过程出发,开展积极引导,进行多元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探究时的合作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还要关注学生思考的方向、分析的方法及讨论过程中的逻辑推理方式.这些指标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综合性,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当开展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并结合这些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地给予学生鼓励性建议,让学生真正接纳自己的优点、认可自己的短板,由此推动他们更好地自我發展、自我改变,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深入、有效.
结束语
数学能力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能力,学生只有具有数学眼光、拥有数学思维、能用数学语言,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奥秘,感悟数学的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启蒙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阶段.由此,教师应当正视学生成长的需求,明确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趣味生活情境,开展深度合作探究,因材施教,丰富生活实践内容,让学生能真正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阿道仁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99.
[2]孙彩红.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135-136,139.
[3]庄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43-144.
[4]王小辉.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