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3-10-15 16:40:37李国宝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差异性两极分化学习习惯

李国宝

【摘要】两极分化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重点教育问题,由于学生存在素质差异、学习态度差异,课堂上出现了学优生与学困生两大群体.学优生学习能力出色,能够完美把握学习进度;学困生学习能力较差,无法及时掌握数学知识.忽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极易引发教学进度脱轨、学生素质差异过大等负面问题.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改善两极分化现象,笔者以一线教学经验为参考,从两极分化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出现的原因出发,提出了改善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两极分化;差异性;学习习惯;分层教学

从既有的教学经验来看,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产生了不良影响:由于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差异与学习技能差异,教学活动单纯围绕着教材内容开展,学生的内在素质得不到全面开发.学习能力较为出色的学生可以快速消化教师给出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难以及时跟上教学进度.为消除两极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以此来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两极分化问题.

一、两极分化现象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出现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素质差异是引发两极分化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较为敏捷,能够及时掌握数学知识,其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学习能力较为出色;部分学生的理性思维有待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教师引导的“灌输式”教學与任务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其无法融入教学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表现出了较大的能力差异.小学生的竞争意识较为强烈,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比较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但一旦出现学习差异,则会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影响后续学习,导致出现新的两极分化问题.错误的攀比思想及对于自身能力的错误认识导致小学生难以及时对自身的学习素质进行有效的评价,无法转变自身的学习意识,加剧了两极分化的教学矛盾.教师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理解问题,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教材当中的数学知识,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去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活动的第一平台,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重要发力点.消除两极分化的教育问题,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引入、开发,结合家长的力量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极分化问题的激化.部分家长忽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单纯要求小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以批评、苛责为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学习压力,无法以平常心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环节,学生对于数学教学更为抵触.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难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支持,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矛盾愈发明显.在家庭教育的引导下,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被无限放大,家长的“完美教育”反而激化了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矛盾.家庭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正确学习模式无法快速成型,导致教育活动中的学习差异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三)学校方面的原因

解决两极分化的教育问题,除了关注班级教育活动的改革、学生素质的发展之外,还要对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环境进行创新开发,深度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让学生主动接触数学知识,进行数学学习,从而填补自身的能力缺陷.但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并没有落到实处.第一,部分学校单纯为学生提供学习素材、设计学习任务,并没有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给出具体的教学意见,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导致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重.第二,个别学校内的学习资源与活动资源较为匮乏,对于部分渴望进步的小学生来说,学校所投放的教育素材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走弯路”,学优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差异被无限放大.部分学校对教育改革工作不重视,对教育环境的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很难在学校中提升自身的学习素质.

二、改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两极分化现象的方法

(一)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小学生的学习素质与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不难发现,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学优生能够主动进行数学学习,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并尝试应用数学知识;学困生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懈怠心理,其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希望从教师处直接获取正确答案,学习能力难以快速发展.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培养:从根源入手解决教育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优秀品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优化,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对数学问题发起挑战,才能解决两极分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营造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全新育人课堂,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可以使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课上与其他同学一同完成导学案内容的订正,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适时回顾.在课前预习阶段,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设计导学案内容,将本节知识点中比较基础的部分呈现在导学案中,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如针对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录制3~5分钟的微课视频,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的读法与写法介绍给学生,并举出“2.1,1.53”等例子让屏幕前的学生进行跟读练习,还要布置听写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录音写出正确的数,填写在导学案中.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再次带领学生一同学习小数相关的知识点并订正学生的听写练习,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强化性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节约了一定的知识讲解时间,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课堂教学的侧重点,更好地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而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导学案中的记录,将自己薄弱的部分作为学习重点,有选择地完成复习任务.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促进思考能力的发展

两极分化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这也暴露出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而数学教师若想改变这一状况,使全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就要采取更具活力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课堂当中,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教师经常会“抓不住”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即便听不懂教师所讲授的问题,也不敢举手示意,让数学教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问题随着课堂一次次累积,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更无法在生活或是做题中运用数学知识.针对这一状况,数学教师应尝试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更多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听从教师的讲解,机械地照搬教师讲述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增强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以“面积”这一课为例,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对其进行回答.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设计互动任务,如制作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这一环节的教学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可以使用手头的素材进行实践操作.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将面积及面积单位的概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平面几何的基本研究领域,学生在掌握本课知识后,能够改变以往的认知习惯,在比较平面图形大小时,学会使用几何思维去测量计算,而不是简单地用肉眼观察.因此数学教师在讲解具体的计算方法时,应为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搭建桥梁.在组织探究式活动时,数学教师可将彩色卡纸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使用教材上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完成拼接图形的制作,并测量与计算出图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际测量出了平面几何图形的边长,并使用计算公式算出图形的具体面积,其对本节知识点的印象得到加深,应用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程中也有着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的时候很容易跟不上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内容知识比较枯燥,小学生会很容易因为这样的内容,而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趣味性的图像和视频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以“图形的运动(二)”这一课为例,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教师若是单单教授学生这节课当中图形运动的概念,课堂也会比较枯燥.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现实中对称的图形展现出来,比如中国的赵州桥,英国的塔桥,等等,使学生明白轴对称图形一般都会有对称轴.而在学习利用平移求不规则图形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平移的过程和平移后的形状,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内化相关数学知识.学生在观察多媒体演示的过程中,能够形象地了解到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将原本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在随后的随堂练习环节,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比较复杂的图形,并要求学生在演算纸上将图形移动后的位置绘制出来,与多媒体演示内容进行对比,观察自己在哪一步中出现纰漏.通过这种方式,课堂教学能够顺利推进下去,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从这类学习中得到良好的体验.

(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学生一旦在一堂课中错过了小学数学教师讲解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会很容易对后期将要学习的很多知识点产生疑惑.在教师没有给出针对性指导方案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在摸索中逐步学习,学习效率低下.一旦出现新的问题,学生将无法连接旧知识与新知识,从而无法快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部分学生甚至会因为数学知识难度提高,而出现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会因为基础知识较差,理解不了新知识的具体内容.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因为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靠且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比较强,快速理解小学数学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还会自主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内容.

基于这样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面对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对教材当中的数学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举例,并引导学生结合公式和概念,练习教材上的习题,为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面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运用游戏类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數学知识.

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分情况讲清楚分数的加减法,比如同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的时候,就要记住分母是不变的,分子进行加减法就能够得出结果,异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的时候,就要先通分,再对分子上的数字进行加减,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练习教材当中的题型.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就要让其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对错”的游戏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进一步深化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

(五)落实家校互动,全面育人,消除差异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消除两极分化的负面问题,除了对教学活动的改革之外,还要关注家校互动体系的应用、开发,借由家长的力量投放教育资源,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及时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创新.面对两极分化的负面问题,家庭教育活动也需要积极发力,以教师的引导、家长的配合创新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不断成长.

以“圆”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活动任务:与家长共同进行学习,搜集生活中与圆有关的数学知识,将其记录在作业本上.教师为学生下发“家庭教育活动簿”,要求学生在活动簿上记录生活中的圆,以帮助学生掌握圆的数学知识,实现有效教学.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通过线上群组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教学工作.在家校互动过程中,教学任务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搜集生活中的圆,如车轮、足球、瓶盖等,感受圆的独特魅力,进行数学学习;第二环节,讲述有关于圆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要让其在课堂上共同分享数学经验,通过讲述数学故事、分析数学知识的全新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相关数学知识,交流学习成果.以足够的数学资源支撑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开展,可以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改善数学课堂上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原因去分析改善两极分化现象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按照教育改革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方式及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中,增强学习兴趣,强化思考探究意识,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数学素养,从而改善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伍裕强.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13):14-15.

[2]刘海琴.小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知识文库,2020(07):40.

[3]杨贵英.用“生活化”来激活小学数学学习兴趣[J].新课程,2020(12):183.

猜你喜欢
差异性两极分化学习习惯
农村八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 13:09:13
影响口语测试评分的因素分析
农村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6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17:46
英汉谚语差异性的研究与探索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27:20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09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9:34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