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讷
一 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巴黎商人行会的会长拥有广泛的权力,他的司法审判权不但及于商会成员,而且及于全体巴黎市民。他负责城防建设、监督道路桥梁的修筑、主持城市警务及粮食供应,并征收赋税,可见他的政治作用之大。”下列对于“商人行会会长”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同时履行城市治理的职责
B. 与中古西欧城市兴起有关
C. 成为西欧的地方割据势力
D. 体现西欧国家的基层治理
2. 在欧洲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基督教会是救助穷人的主要力量。教会建立一些慈善机构,专门救助穷人。教会神职人员会成为演说人士,感化和劝说很多有能力的人,让他们照顾穷人。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 欧洲民族国家处于形成过程中
B. 基督教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C. 救济穷人是基督教的核心任务
D. 欧洲社会贫困长期困扰君主
3. 1835年,英国颁布法律,规定城市的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由城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美国建国后,乡镇承担着除了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革命后,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城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由此看出()
A. 近代西方地方实行基层自治
B. 近代西方城镇实现民主化
C.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D. 近代西方地方政府职能明确
4. 在近代美国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下列关于近代美国地方自治,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央政府对地方完全放任,导致了国家分裂
B. 市长和市议会由普选产生,对中央和选民负责
C. 地方征税所得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受选民监督
D. 乡镇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基层治理方面更强调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做法旨在()
A. 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B.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C. 减轻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
D. 提升基层治理的效率
6. 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疾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对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 实现社会平等,消除社会矛盾
B. 保护劳工权利,化解劳资矛盾
C. 建立社保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D.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计划经济
7. 1838年,普鲁士制定的《雇主责任制法案》强化了雇主在工伤事故中的责任;1845年,《工业法典》规定对疾病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基金;1861年,《商业保险法》明确规定店员一年内连续生病三个月期间的工资要照发。这些措施的实施()
A. 完善了国家福利体系
B. 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C.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D. 保障了工人应有权益
8. 二战后,瑞典政府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20世纪70年代起巨额公共开支引起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失业率上升,这些问题被称作“瑞典病”,久治难愈。这表明()
A.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
B. 社会效率与公平难以平衡
C. 国家干预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D. 福利国家必然出现“滞胀”
进阶训练
9. 中世纪时期,庄园法庭之于领主,是其对农民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工具,他们通过在庄园法庭上享有的司法审判权来实现维护自己利益并达到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人身限制的目的;农民则通过在庄园法庭上的合法斗争,限定了劳役量,以防止领主任意增加负担。这反映出西欧()
A. 庄园实现了自给自足
B. 庄园法庭拥有独立司法权
C. 庄园法庭具有二重性
D. 庄园法庭维护了农民利益
10. 论及19世纪中期英国自治市制度,有学者指出:“一切纯属地方的事务,应归地方当局负责”,但“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以及个人之间的公平审判,是社会的头等需要,也是政府的首要目的。如果这些事情能交给不是最高的负责机关,那么除战争和条约外,就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一个全国性的政府了。”对该学者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中央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 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C. 地方政府拥有适度权力
D. 地方政府权力集中专断
11.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区治理往往引入企业管理方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这些私营企业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商业和工业空间,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区的房产价值和品质也得以提升。这体现出美国()
A. 市场对社区治理具有主导作用
B. 社区治理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
C. 多元合作的治理体系已经形成
D. 三权分立模式向基层社会渗透
12. 社会学者薛涌认为:“当一个社会支持你放弃不喜欢的工作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时,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提高。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而不是扛着“懒人”的恶名时,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已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新的职业。”材料说明()
A. 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B. 福利国家使人失去竞争意识
C. 高福利制度会降低工作效率
D. 社会保障会导致贫富悬殊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2年英国政府制订了“吉尔伯特法”,规定准许教区救济壮健的贫民而不强迫其进入济贫院,还要求济贫院管理人员为贫民在农场里找工作,如工资不够维持生活,就应该从济贫税里抽取补贴。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从1835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管理员不再是无薪俸的义务工作者,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领取工资。
材料二 德国的俾斯麦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规定围绕着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等方面的风险设置保险项目,并用以保障劳动者在遭遇这些事件时的基本生活;劳动者享有的劳动保险待遇水平与缴纳劳动保险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雇主与劳动者个人缴纳的劳动保险费形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劳动保险基金,当劳动者遭遇保险事件时,享受相应的劳动保险待遇,劳动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
——摘编自《俾斯麦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济贫法案针对济贫对象出现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这一制度实施的意义。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