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言娜
一 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奴婢为善而主欲免者,许之”,被免之奴名为私属、婢为庶人,其身份介于奴婢与自由民之间,国家免除其算赋和徭役,但他们仍需像从前为奴婢时一样,服侍自己的主人。这一规定,从长远看利于()
A. 促进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B. 消除国家与主家间的矛盾
C. 扩大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
D. 强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2. 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实行“土断”,除南徐、南兖、南青三州皆在晋陵(今江苏镇江、常州一带)界内,不在土断之列外,其余“诸流寓郡县,多被并省”。在户籍上,不再分土著和侨人。刘裕实行“土断”的直接目的是()
A. 调整基层行政机构
B. 抑制士族势力膨胀
C.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D. 增加赋役征收对象
3. 《隋书》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高祖又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记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反映出当时()
A. 全国人口大幅增长
B. 土地兼并情况严重
C. 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D. 三教并行局面稳定
4. 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 有利于社会管理
D. 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5. 秦汉时期,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来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不享有正式官吏应有的薪俸和升迁途径,这就是里吏。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律文称“以其里公卒、士五(伍)年长而毋(无)害者为典、老”。据此可知()
A. 基层官员的产生具有早期民主色彩
B.选官加强了各阶层的流动
C. 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D. 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6. 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 基层不受中央管控
B. 注重基层自我管理
C. 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 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7. 西汉成帝下诏:“民避水它郡国,在所冗食之,谨遇以文理,无令失职。”东汉和帝下诏:“三月庚寅,诏流民所过郡国皆实禀之,其有贩卖者勿出租税。”这体现了汉代()
A. 严厉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B. 户籍管理制度较为严密
C. 政府允许人口自由迁移
D. 重视对流民问题的治理
8. 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在位的23年间竟然发布了28次养老诏。不仅如此,《唐律疏议》记载,百姓一旦到了六十岁,就可以享受“养老福利”。年满六十岁的百姓就会被列入“老人”的行列,这时朝廷会免除他所有的赋税,再赐予40亩的田地。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B. 淡化四书五经的影响
C. 儒家思想开始法律化
D. 开明开放的统治政策
进阶训练
9. 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由此可见()
A. 宋朝中央集权遭到不断削弱
B.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社会流動性加强
C. 宋朝户籍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 宋朝户籍管理和社会流动的开放性
10.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前期,赋税的征发主要是依照人丁和家户进行的。唐朝中期以后,实行以地税、户税为基础,以资产多寡为课税标准的税制。明朝“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清朝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赋税和户口之间的关系被土地所取代。这说明()
A. 国家财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
B.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 户籍服务赋税的功能被削弱
D. 封建人身束缚逐渐加强
11.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这说明清朝的保甲制()
A. 承担户籍管理和社会治安职能
B. 具有政府救济和宗族救助功能
C. 提高赋役征发和社会保障效益
D. 强化自我管理和重农抑商机制
12. 宋代救助的对象十分广泛,有救济“孤老贫病”的居养院(民办、官办或官民合办)、助葬机构漏泽园、婴儿局、救助幼儿的慈幼局等机构,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保障涵盖了婴幼儿和老人、游民和贫民、城市的乞丐、鳏寡孤独以及军人等。这些举措()
A. 源于社会服务观念的转变
B.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 是政府加强社会控制产物
D.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基层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随着家族公社和农村公社解体,家户作为社区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开始突出。与此同时,个体小农对公共工程建设和保护的需求也要求有基层行政组织来承担,而且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的激烈变动也使得基层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如邻里纠纷、家庭内部矛盾等等。因此,乡里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国家深化社会管理、建设中央集权国家秩序的需要,也是乡里社会自身发展变化的需要。
——摘编自卜宪群《春秋战国乡里社会的变化与国家基层权力的建立》
材料二 上至秦汉,下迄唐宋之间,广大基层全是非宗族化的乡村。这期间的乡村无自治可言,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户失则国危。乡村社会的实质是个极端的“非宗族化”的“吏民”社会。
——摘编自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材料三 在明清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着“官”和“民”的二元组织系统,其中“民”的组织系统中包含了家族、乡族、乡约、会社、会馆等形式。由于这些“民”的基层社会管理组织建立了相对严格且便于实施的规章制度,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化方式,借助血缘的、地缘的、业缘的纽带,故能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的功能。封建政府能容纳这些基层自设社会管理组织的存在,意味着封建社会根据社会形势变化已经做出适应。
——摘编自王日根《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与汉唐时期相比的突出变化,并谈一谈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对当代的启示。
(参考答案见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