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3-10-14 23:43刘静华
关键词:优抚户籍制度户籍

刘静华

素养夺标

1.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加强对中央、地方、基层社会协调运转的认识。

2. 结合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

本课必备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 战国秦汉时期

(1)战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秦朝:分类登记户籍,有一般百姓的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3)汉朝:“编户齐民”制度,以户作为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

2. 两晋至隋唐时期

(1)两晋:以黄纸登记民户,称为“黄籍”;东晋南渡侨民为“白籍”。

(2)隋朝:根據人口体貌,重新核对户籍,称“大索貌阅”。

(3)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3. 宋元时期

(1)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客户即佃户。

(2)元朝:按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4. 明清时期

(1)明朝:以里甲制为基础,造“黄册”,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2)清朝:清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5.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地域性: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内,限制其流动。

(2)等级性:政府将人口按照等级分为特权户种(官户)、民籍户种、贱民户种等。

(3)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被赋予社会管理职能: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加强对人口活动的控制和制约。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 秦汉

(1)组织: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亭长负责驿道、治安。

(2)治理: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 唐朝

(1)组织: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长官称“正”。

(2)治理: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3. 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4. 明朝

(1)组织: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治理: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十家为一牌,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5. 清朝: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设牌、保、甲长。

6. 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职能:统计户籍,征发赋役;维护社会治安与稳定;教化民众,规范行为。

7. 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特点

(1)自治性: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2)宗法性: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合于基层政权之中。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3)独立性、行政性:独立行使权力,成为独立的基层管理系统。

(4)严密性:建立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严密管理网络。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 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维护统治。

(2)措施:汉朝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重视官方储备,提倡民间积储;宋朝以后,宗族救助,设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3)特点:政府救济和优抚居主体地位,民间救助处于辅助地位。

政府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社会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等。

2. 优抚政策

(1)历史悠久: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2)具体政策: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唐朝始,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如唐的养病坊、宋的福田院、元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猜你喜欢
优抚户籍制度户籍
新形势下优抚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面面观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城镇化下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存在的隐忧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
优抚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