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概念能充分反映学科的本质特征以及学科的思维方法,与教育改革背景下倡导的单元教学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基于大概念组织单元教学活动,能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效途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文章在总结基于大概念实施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意义的基础上,从立足教材内容、细化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巧用评价总结等角度出发,总结教学策略,意在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历史;单元;教学
大概念又称为核心概念,具有包容性,能够帮助师生整合学科知识,使孤立、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大概念教学的内涵与单元教学所强调的整体化、科学化构建教学活动,突出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关联性理念不谋而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大概念的重要价值,基于学情合理设计单元教学活动,推动历史课堂的转型,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概念综述
(一)大概念
威金斯、麦克泰等专家认为,大概念是一种学科内容的核心概念,它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具有促进知识内容迁移的作用。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概念教学具有层次性、持久性以及可迁移性的特征,强调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教学具有整合性,教师汇总学科内容开展整体化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改进零散化学习知识的方式,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大概念可以统领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达成既定目标[1]。
(二)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是指教师把一个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在明确的教学目标统领下,对一个单元的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进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单元教学强调整体性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关注课堂的系统性、组织性。
钟启泉教授认为,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和学习主题开展的探究性活动,能有效推动课堂转型。
不难看出,大概念与单元教学都强调整合性,意在突破单元课程内容碎片化、单元教学目标笼统化、单元学习过程浅表化等阻碍,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基于大概念实施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设计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总结基于大概念实施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意义。
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组织教学活动,并未深度关注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教学内容比较杂乱,学生走马观花,难以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如果教师可以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就可以有机整合教材内各单元的内容,并根据核心概念补充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要素、资料等,这样可以改善传统课时之间的割裂式关系,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
第二,教师基于大概念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可以将知识进行分层,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细化各部分知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帮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深刻理解知识,从而获得能力的发展[2]。
由此可见,教师基于大概念组织高中历史单元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为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知识。
三、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单元教学设计并非盲目地根据教材内容汇总单元知识,教师需要基于大概念,整合单元内各知识点,再对各知识点进行分层。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路径,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立足教材内容,提炼大概念
为了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从大概念出发,整合教材内容,分析并提炼大概念[3]。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与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两个单元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细化单元内各知识点,进而提炼大概念。这两个单元向学生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笔者以“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这两条线索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并认识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付出的努力。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旧民主主義时期的救亡图存”为大概念,连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等小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上,为保障单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基于学情、新课标的要求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大概念,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指引方向。
(二)细化教学目标,把握大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统领,在提炼大概念后,教师需要以大概念为核心,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构建单元内容学习框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基于大概念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教学为例。此单元向学生介绍了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清朝的鼎盛与危机、明清经济与文化等内容,意在帮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并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等知识。笔者以“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专制的发展”为大概念,细化教学目标。
目标一:引导学生观察“郑和航海路线图”以及“明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发展学生读图、审图的能力。
目标二:引导学生掌握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内容,让学生了解清朝时期国家疆域奠定的重要历史
意义。
目标三: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目标四:引导学生聚焦明朝后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以上目标围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专制的发展”的大概念展开,能够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指明方向,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任务驱动,构建大概念
1.问题驱动
问题是发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达成单元學习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思维体验,导致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足。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历史思维,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问题为引导,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驱动力[4]。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教学为例。此单元承接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十月革命后国际秩序的演变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学生通过学习,需要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冷战及其基本特征、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知识。通过对此单元内容的梳理,笔者将此单元的大概念提炼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在讲解冷战与两级格局时,笔者为学生补充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上的演说等史料,并设计主问题“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根据此问题,笔者延伸“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美苏关系是如何走向缓和的”等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内化所学
知识。
如上,教师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化对大概念的理解,达成既定单元目标,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2.任务驱动
学生在高中历史的学习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抵触、厌学等消极心理,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探究任务。值得关注的是,教师需要基于大概念创设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探究任务[5],同时教师设计的探究任务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教学为例。此单元包含全球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以及世界格局的演变等内容,是外国历史纲要的重要部分。15至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笔者提炼“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大概念,并基于此设计核心问题:新航路的开辟有哪些影响?此外,笔者根据此问题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完成任务。
任务一:自主搜集资料,与小组成员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和动因。
任务二:阅读教师提供的《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的材料,与小组成员解读材料,从中获取信息,了解麦哲伦的航海过程。
任务三:分析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任务四:探究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上述四个探究任务围绕核心问题层层递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对大概念的理解。此外,笔者考虑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合作动向,及时进行介入调控,保障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四)巧用评价总结,深化大概念
评价是单元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推动教学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完成基础教学的任务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深化对大概念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大概念设计随堂练习,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从而有效提高单元教学的质量。
以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特征,并认识秦汉时期大一统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在教学任务结束后,笔者围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大概念设计评价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列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史事、设计思维导图归纳单元的重点知识。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任务完成度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此外,为保障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和自主评价。
如上,教师利用有效的评价回顾教学过程,并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改正、调整;同时有助于及时调整单元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基于大概念实施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广大历史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关注大概念以及单元教学的内在联系,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创设开放、和谐的学习情境。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能够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双.高中历史学科大概念与单元主题教学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1):66-68.
[2]何军国.学科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2(26):1-3.
[3]陈雅静.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22(6):61-63.
[4]陈建玲.探析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J].高考,2022(9):48-50.
[5]杨巍.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历史大概念单元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9):27-30.
作者简介:刘长影(1985—),女,广东广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