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永强:指引孩子“寻到”未来的路

2023-10-14 16:02:07纪永强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研员支教教师队伍

1994年,从中师毕业的纪永强回到母校,从一个语文教师开始,走上了自己的教育之路。在纪永强看来,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是幸运的,入职不久,恰逢区教研员筛选一批教师到全国各地进行教育改革的学习与教研,纪永强有幸被选为其中一员,借此阅读了大量专著,看到了许多名师的课堂,其教学水平也获得了飞速提升,甚至超越了自己曾经的老师。在一次期中考试,纪永强的班级不仅语文单科第一,甚至领先第二名7分之多。

2000年,纪永强作为城阳区第一批赴贵州支教教师,去往一所民族学校支教,并挂职校长助理,参与学校的行政工作,这也成为纪永强教育生涯的重要节点——从思考课怎么上到思考管理工作怎么做。支教回来后,他入职了城阳区实验中学,并在这里耕耘十六载,其中副校长两年,校长七年半。任校长期间,他从学校硬件设施、校园文化打造、教师队伍配备、课程活动建设等多方面下功夫思考,提炼出学校的教育理念“用三年教育影响孩子一生”,并带着这所学校从无到有,建设成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在疫情居家的那段时间,纪永强将城阳实中的办学理念详细记录,形成《三年耕耘,一生收获》一书,并获得了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0年,纪永强调任城阳第二高级中学校长。第一次接触高中阶段的孩子,纪永强的感受非常明显。“高中学生处在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期,面對学业与职业选择的双重压力,往往容易陷入迷茫。”基于这样的认识,纪永强提出新的理念,叫作“寻到自己”,即我是谁,我能成为谁,我通过什么来成为谁。

体验是改变认知最直接的方式,在城阳二中,纪永强尤其注重对学生的体验教育。如建设毛公山红色基地、丹山红色基地等红色文化基地,强化学生的爱国素养;带着学生去水果采摘基地,亲身体悟劳动之美;带学生去白沙湾实地研究动植物对于生态的影响,探索绿色文化。同时,纪永强会带着学生去到全国最顶尖的学校感受文化熏陶,也会带着学生去到偏远乡村学校体验求学不易。在一次次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从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未来的方向,将对于未来职业的探索融入学业中,自然地生发出对于理想的追求。

“一所学校最核心的力量是教师,只有将教师队伍培养起来了,学校的文化、理念、办学路径等才可能落地。”纪永强讲道。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纪永强不断聘请高校专家、省教科院教研员走进学校做讲座,加强老师的内功培养和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只有看到了高山,才能知道攀登的方向。”同时,纪永强积极带领教师“走出去”,去到省内外优质学校取经,强化个人修养。教师队伍成长起来了,学校的成绩自然水涨船高,纪永强说道:“20年来,我们第一次有了省级优质课一等奖,也第一次举行了省级公开课。同时,我们囊括了合唱、舞蹈、器乐、戏剧四个区长杯全区第一,这在建校历史上也是首次。”

近30年的教育经历,纪永强用自己的耕耘诠释着对“教”的理解,他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教育最基本也是最伟大的责任。

猜你喜欢
教研员支教教师队伍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华人时刊(2023年11期)2023-07-29 06:27:20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8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1:47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