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畅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入了一些古典名著片段,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阅读素养具有独特意义。古典名著难教,需要教师巧妙借用“支架”,降低教学难度。《紅楼春趣》的教学支点有:通过猜读、跳读、借读,实现大致理解;借助人物关系图谱,理清人物关系;借助原著片段和时代背景,把握人物性格;借助角色表演,逐渐亲近文本。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名著;“难文”;阅读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节选了一些古典名著,被称为“难文”。“难文”,按余映潮先生的话说,就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内容艰深的短课文”“看似优美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平白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等。这些“难文”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阅读素养具有独特的意义。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红楼春趣》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是教师公认的“难文”。它的“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词句理解有困难。文本半文半白,难词、新词、陌生词比比皆是,如“籰子”“窗屉子”“高墩”“剪子股儿”,不仅读音难,意思更难。第二,人物关系难梳理。课文里出现了十几个人物,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学生很难厘清他们的关系。第三,宝玉性格难把握。主要人物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难达成共识。第四,文本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共情难度大。教学时,必须找到一些支架,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一、借助猜读、跳读、借读,实现大致理解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语言文白夹杂,如果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懂,不但浪费时间,还会加大阅读难度,加重学生的负担。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园地》提供的建议,归纳出猜读、跳读、借读等方法,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读,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红楼春趣》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强调的是“初步”二字。《红楼春趣》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学习提示明确指出“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教学时切忌拔高难度。上课伊始,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阅读要求——略读,了解课前阅读提示中“能大致读懂”“读后和同学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两个学习任务。关注到这些,学生渐渐打消了顾虑——原来只要“大致读懂”就可以了。那古典文学名著该怎么读呢?学生还是不清楚。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见图1),出示四位小伙伴分享的阅读建议。
学生逐条读,教师相机总结并板书。总结出“第一条建议告诉我们不懂的地方可以联系上下文去猜测意思”后,板书“猜”;总结出“第二条建议告诉我们遇到实在读不懂的地方,暂且跳过去,大概知道它跟什么有关就行了”后,板书“跳”;总结出“最后两条告诉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字、影片等资料去深入理解”后,板书“借”。通过联系《语文园地》,师生归纳出三个阅读古典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猜读、跳读、借读。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于是教师逐一出示课文中的难句子:
【句子1】
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什么是“窗屉子”?教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先联系上下文猜,猜出它和窗户有关;又通过课文插图去猜,猜出它是窗户上的框子,就像现在的纱窗一样。
【句子2】
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这句话中一连出现了“搬高墩”“剪子股儿”“籰子”三个陌生词。事先做了功课的学生不紧不慢地说:“‘剪子股儿’就是在竹竿上斜捆一根小木棍,做成剪刀形,以便挑线。”教师赞赏学生遇到不懂的地方能主动查资料后,随即抛出一个问题:“可是古典文学名著里这样的难词陌生词太多了,猜也猜不到,查也很困难,那怎么办呢?”学生将目光锁定在黑板上的“跳读”二字上,兴奋地说:“我们可以暂且跳过去,知道它大概和什么有关就行了。这句话中的‘剪子股儿’和‘籰子’,肯定都和风筝有关。”学生如释重负地往下读,遇到像“豁喇喇”这样的词,他们结合课文理解猜测,就知道它是个拟声词,并能带入情境中朗读体会放风筝时发出的声音。就这样,学生用猜读、跳读的方法大致读懂了课文,产生了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进而提炼出了关键信息,概括出了红楼春趣的“趣”就是指放风筝。
二、借助人物关系图谱,理清人物关系
古典名著大多是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环境和情节。其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完整的环境需要借助人物关系呈现,具体的情节也需要借助人物关系来推动。要想读懂小说,就得理清人物关系;要想读懂人物,也得理清人物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人物关系图谱,理清人物关系。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对于初次阅读的学生而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他们难免有畏难情绪。第一次试教时,教师让学生自己理清人物关系,课上请读过《红楼梦》的学生给大家做介绍。可是,问题很快显现出来了:《红楼梦》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00多个,理清人物关系困难太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也决定了他们无法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况且,人物关系梳理清楚了,就能介绍清楚吗?介绍清楚了,同伴就能听懂吗?如此这般,真是事倍功半。更何况,《红楼春趣》只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教学使命是为学生亲近古典名著搭建桥梁,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体验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因此,初读时,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出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学生一连圈出十几个人物。可是想要理清这十几个人物的关系也绝非易事,该怎么办?与其纠结在人物关系中,不如直接为学生“搭梯子”。于是,教师出示人物关系图谱(见图2),便于学生了解本课人物之间的关系。借助图2,学生很快了解了《红楼梦》里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之间的关系,晴雯、紫鹃、翠墨等又是主要人物的仆人,还有一些其他人物与故事关系不大,可以暂时不去了解。有了人物关系图谱,学生对人物群体的认识由模糊变得清晰。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课文里写了各色各样的人物,你还记得哪些人?”展开交流。学生七嘴八舌说了起来,可见记住了不少。教师及时提醒他们:“在古代,这些人物其实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主人,一类是仆人。”学生便试着自己去梳理“主人”“仆人”,由此理出了图3。
理清人物关系,便于学生走进文本品读人物。此时,教师顺势追问:“课文里作者花的笔墨最多,写得最详细的是谁?”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很快发现是贾宝玉,他不仅是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也是《红楼梦》一书的主要人物。
三、借助原著片段和时代背景,把握人物性格
借助资料,了解背景,品读人物,是初步阅读古典名著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资料为载体,能让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品读容易很多。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切入点:“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可见阅读的关注点应聚焦于宝玉。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看到宝玉急着把风筝还回去,认为他鲁莽;有学生看到他一会儿要大鱼风筝,一会儿要大螃蟹风筝,一会儿又要美人风筝,觉得他任性;有学生看到宝玉恼羞成怒地要把风筝“一顿脚跺个稀烂”,就说他暴躁……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又有责任把原著片段、时代背景等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品读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充分发挥资料拓展的优势,以浅带深。由此,教师聚焦文中“捡风筝”“取风筝”两个片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品读宝玉这个人物形象。
【片段1】 聚焦“捡风筝”片段,交流“宝玉仅仅是善良吗?”
生宝玉很善良,捡到东西就想要还给人家。
生他很聪明,一下子就认出是嫣红姑娘的风筝。
师荣国府里有几百个丫头、几百个风筝,他真的能认出来吗?
生就像紫鹃说的,难道天下就没有一样的风筝吗?他就非说是嫣红的。
师是呀,难道风筝上写了嫣红姑娘的名字了吗?可是宝玉想都没想,就说是嫣红的。
生他还说“我认得这风筝……”,讲得头头是道。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宝玉?
生他脱口而出,非常直率。
师也只有这样直率的人、善良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一起读。
在“捡风筝”片段,教师借助资料补充“荣国府里有几百个丫头”,让学生体会在真实的情况下,宝玉很难一下子就认出风筝的主人,但是他还是脱口而出,可见他的“直率”。
【片段2】 聚焦“取风筝”片段,交流“宝玉仅仅是任性吗?”
生宝玉很宽容,晴雯和袭姑娘都是他的仆人。自己要放的大鱼风筝和螃蟹风筝,不是被她们放了,就是被她们送人了,他也没生气。
师而且经过他同意了吗?
生并没有。
师如果换成别的公子哥儿,会是什么反应?
生发火。
生打一顿。
生赶出家门。
师宝玉发火了吗?打她们了吗?把她们赶出家门了吗?
生沒有。
师宝玉的表现是——
生见到林大娘才送来的美人风筝,心中欢喜。
师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主仆分明,那些做下人的丫头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可以随便打随便骂,甚至是直接卖掉。宝玉的风筝被她们随便送人了,他却不恼不怒。这说明他——
生豁达宽容。
生可是我还是觉得宝玉很任性,他一会儿要大鱼风筝,一会儿又要大螃蟹风筝,一会儿又看上了美人风筝。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师你们知道宝玉在贾府里地位如何?(出示图4)我们一起来看原著第二回中的一段文字。你们可以用猜读、跳读的方法大致理解。
“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了,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
雨村笑道:“果然奇异,只怕这人的来历不小。”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
——摘自《红楼梦(第二回)》
图4中的原著片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贾宝玉。学生由此逐渐明白,宝玉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衔着玉出生,是十几年才得一个的公子,却如此豁达宽容。这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宝玉仅仅是善良、直率、宽容吗?”对宝玉这一人物做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了降低理解的难度,教师相机出示《红楼梦》里人物的评价:父亲骂他“不肖孽障”,母亲说他是“混世魔王”,嫂子王熙凤说他“中看不中用”,宝钗赠他雅号“富贵闲人”……宝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切都要到《红楼梦》里探寻答案。此时,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充分调动。
给予方法,激发兴趣,这不正是让学生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的桥梁吗?在“捡风筝”片段,让学生联系荣国府里人数之多,意识到宝玉不仅是善良的,更是直率的;在“取风筝”片段,让学生联系古代社会主仆之间森严的等级关系和原著中对宝玉身世的介绍,感受宝玉不仅是任性的,更是豁达宽容的;在第三次品读中让学生联系《红楼梦》中众人对他的评价,意识到他们看到的宝玉或许也不是完整的宝玉。宝玉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待在名著整本书阅读中去体会去发现。教学中,教师不直接否定学生的体会,而是建议学生借助资料,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走进原著去体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还使学生形成了对人物形象的丰满认识。
四、借助角色表演,逐渐亲近文本
古典名著的文本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具身理论指出,身体在认知中具有重要作用。表演,能让表演者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全身心投入,多感官参与;能让观看者置身场景,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浸染。教学中的表演,能将陌生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融为一体,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情感体验,拉近和文本的距离,在情境中升华对文本和角色的认识。
《红楼春趣》所在单元的《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要求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篇合作排演课本剧。教师便指导学生表演《红楼春趣》,从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解读,并加上合适的表情、动作。比如,在学生体会了宝玉偏爱美人风筝的性格特点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关注宝玉的语言,想象宝玉在说话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和动作。下面是师生对话片段——
师试着抓住片段中宝玉的神态、动作、语气,和老师一起演好片段。
生宝玉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师带上表情就更好了。
(学生再读再品,再现了气愤宝玉摔风筝的场景。)
师瞧呀,好一个真性情的宝玉。加上动作,谁再来表演?
(另一名学生表演,边跺脚边抱怨,演出了宝玉眼见着别人的风筝都飞上了天、自己的风筝却飞不上去的着急、愤懑。)
师真生气了。加上语气词,再读再演。
生(眼睛盯着被自己摔在地上的风筝,生气的样子)哼!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师加上动作、神态、语气词,你们的演绎活灵活现。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课本剧表演的学习活动,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表演还原了人物,学生置身情境,走近了人物,加深了对古典名著的理解,增添了阅读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便深入文本了。
古典名著之难,难在文本,更难在如何教。但只要教师充分了解学情,聚焦单元要素,准确定位目标,统整琐碎问题,明任务,教方法,删繁就简,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教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课堂核心关切的支点式学习研究”(编号:XCc/202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