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聪,刘 阳
(苏州大学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创新融合已成为时代特性之一,新兴交叉学科正是这种特性在学科领域创新融合的具体体现。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明确支持高校设置一批医工结合、农工结合、理工结合新专业,并鼓励高校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着重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备。而以往的学科布局有相对独特的思维范式与独立的知识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或多或少有领域专业排他性,但新兴交叉学科能突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内涵、融汇学科特长[1],因此需持续改进和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才能使新兴交叉学科长足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转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对高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成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尝试。
目前,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采用三级学位制度(学士、硕士、博士),它们相互衔接而又互不相同。简而言之,本科阶段是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提升理论境界;硕士教育是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问题,进行理论论证;博士教育是紧抓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2]。而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国外高校从开始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初期,就采取了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10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外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本硕博一体化育人方法。如在美国部分高校,学生读完本科就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课程上采用提前两年修满学分的方式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国外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贯通与开放原则,在培养过程中实现了贯通的课程体系、连续的导师指导、分流的淘汰机制、自由的学术氛围、开放的课程选择、特色的能力培养等[3]。虽然国外的教学模式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但其教育理念与成功经验为我国特色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一般是指采用统一的本硕博专业制度与系统的课程体系,通过本硕博不间断在校学习与培养,以培育专门人才。其基本学制时长一般为8~10年,通过精简重叠教学环节、汇总专业重复内容,整体设计、改进和优化教育过程,让学生在同一个时期或较短的时期内,建立更全面的认知系统,提升教育培训成效[4]。国内部分高校同样正在积极探索实施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进程。同济大学从课程体系出发,通过有机整合课程设置、系统优化课程结构,动态调整逐步精炼,实现本、硕、博3个阶段课程设置的有序衔接和逐步深入,帮助年轻学生快速成长。南京大学从培养制度出发,以“国家实验班”为载体,采用本硕博八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理工大类招生打破院系界限和专业壁垒,打造出全新的培养平台。清华大学从教学管理出发,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务管理模式,实现了从学生注册、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数据分析等全方面、全过程的管理。中国矿业大学从科研竞赛出发,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理论创新、创新大赛NPR降雨滑坡模型、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纵向深入的“三位一体”创新型工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培养技术型科研人才。
纳米科学与技术,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代表,具有国际前沿性、学科交叉性和产业贴近性的特征。其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多个基础学科领域密切相关,是浑然天成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纳米科技领域产业升级快、技术革新快,为适应和引领新兴产业变革,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尤为紧迫。为了寻求更高效的人才培养规律,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作为国家试点学院科学应变,进行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初期探索。致力于为国家培养纳米科技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以服务于与纳米科技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一代生物技术等行业。在试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过程中,愈发发现健全其培养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改革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将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比作“血肉”,那么本硕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就如同“经脉”,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试点学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试行阶段在制度安排、机制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和规律,为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在人们思维定式里,学科之间和专业之间是相对独立、各自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普遍被认为应该依托某一固定的学科和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也必须围绕该学科专业而展开,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禁锢时刻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活动。每个学科专业都有自己独立、各成体系的培养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的制定,到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安排等都无不体现了专业性和排他性[5]。虽然,近年来高校对人才培养制度也推出了很多改革,但这些改革从根本上都是对原有培养制度的修修补补,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无疑是变革性的举措。
对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从学生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开始,就要以高端人才和高层次学位的需求来统筹规划考虑一体化培养过程,这就需要在保障培养质量的大前提下,打通培养环节中的各项壁垒。目前,在学校和学院层面上,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管理都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各部门间缺少良性互动,存在资源分散、职能重叠、沟通不畅等问题,具体问题的解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无法展现出应有的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效果。因此,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上,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模式,需要增强高校内部的组织变革能力,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起顺畅的跨部门运行机制,减少不同职能部门决策传递层次以及由此带来的内耗,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各项任务的探索与创新。
现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遴选和退出机制对学生约束较多、比较固化。以国家试点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现行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为例,学生于第3年秋季学期可提出申请进入培育阶段,于第4年秋季学期通过学院统一组织的考核后正式入选,在第5~8年间需完成博士生各个培养环节。固定的遴选时间点,会导致部分尚未考虑好发展路径但真正有潜力的学生错失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可选择的退出机会有限:第1次是正式入选前可自由申请退出;第2次是在第6年的秋季学期末,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可退出。著名教育改革家、原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说过:“教育是发现、唤醒和成全,首先是发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初衷是挖掘并培育拔尖学生,难免有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无法适应,而又不能第一时间选择退出回归到常规培养模式,从而对学生的学业和心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从2015年就开始尝试本硕博贯通课程改革,建设至今已成功打通20多门课程,其中亦有如“纳米催化”(2021年荣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光化学与光物理”(自编双语教材于2021年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等为代表的精品课程。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存在课程设置不连贯、教学内容重叠和针对性不强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没有管理制度的约束,教学质量也难以统一监控。另一方面,现行的学分互认流程较为烦琐,要经过多个部门的人工审批和操作,严重影响认定效率。长此以往,可能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挫,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专门成立服务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新型职能管理架构——“职能管理共同体”,使得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过程各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均有专人负责对接,管理流程更为顺畅。学院将与学校进一步沟通,在学校层面将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教务处处长和研究生院院长以及相关科室科长组成,负责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上层部署和协调支持。学院层面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分管研究生的副院长、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教师代表、教务秘书、研究所秘书等组成,负责对具体事务性工作进行及时处理和日常管理。最终形成学校和学院各部门主体共同参与、协同作业、互融互通的“职能管理共同体”,充分发挥现有教学管理资源的最大效用。
通过建立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动态遴选和退出机制,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常规培养跑道与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培养跑道并行,坚持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并举。打破原本固定的遴选和退出时间节点,计划在每一学期都开通遴选和退出通道,使得拔尖创新人才在“冒尖”的过程中无后顾之忧,释放制度约束,为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更为灵活和宽松的环境。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本硕博一体化项目在不同阶段发掘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也使不适应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尽快回到常规培养环境。
通过审视本硕博贯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健全贯通课程的管理制度,促进贯通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致力于形成更高层次的“课程共建”和“好课共享”课程建设机制。具体包括:(1)规范贯通课程的申请审核制度。课程新增要严格遵循已有的课程体系框架,并需经过专任教师申请-教研室研讨-学院工作小组审议-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决定。(2)落实贯通课程教学运行的管理规定。规定任课教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培养有差异性,求同存异地对授课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环节进行量身定制。(3)建立贯通课程多维反馈的评价体系。针对本硕博贯通课程设计专门的评价问卷,将学生评价实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加强督导听课、同行听课的监督,以评促教、以评促改,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4)精简学分互认的申请流程。打通本科生-研究生选课系统,所有贯通课程重新统一编码。让参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学生无须重复选课,按照一体化的培养方案有序修读,无须经过各级审批,而是在系统中直接实现识别和互认,从而简化申请贯通课程成绩及学分认定的流程。
高水平大学需要打破传统,不限定于在学院内部聘选导师,挖掘可利用的校内/校外跨学科学术组织,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自由、开放、合作的学术科研平台,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建立学术科研梯队,改革形成“多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学生配备2~3名联合培养导师,结合不同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科背景综合指导学生。导师可利用自身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能力。在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过程中,注重产教融合、科教结合,让导师引导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承接战略性、前沿性科技攻关项目,有效开展跨地域、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的协同科研,帮助行业企业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难题时同向深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充分将科研优势、生产优势转换成教学资源,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可以继续在该领域深耕,推动交叉学科的改革与发展,形成良性内循环。
纳米科学与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由于设置时间短、学科高度交叉、可塑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改革道路上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剖析和总结试点学院试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并凝练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制机制方面几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意义的解决办法。通过对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制机制的系统优化,打破了原本的制度约束,使管理效率发生质的提升;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通盘考虑,动态调整逐步精炼,最终通过课程体系设置让学生尽早了解纳米专业领域更深入的知识结构;全方位监督教学管理,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打造本硕博贯通课程“示范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机制体制的全面优化,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各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定位和特色优势,结合对未来前沿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判,以为未来经济社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主要任务,科学制定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内涵和质量标准,注重实践导向,将领域内最优质资源和最前沿科学技术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动交叉学科课程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教学资源的强化建设,探索形成全方位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新模式和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