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洋,谭俊华,白改玲,王 剑,彭军辉
(太原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山西 太原 030008)
在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中,国家陆续提出“中国制造+互联网”“工业4.0”“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以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1]。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响应“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需强化落实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联系与互动,这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随着科学发展观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成为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强有力保障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科教融合理念的探究,发现“科”指的是科研,“教”指的是教学,科研的外延含义包括科研平台、科研案例、科研项目、科研实践以及教师的科研方法,教学的外延含义包括理论教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显著的教学成果,二者之间呈现支撑促进的共生关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中,渗透科教融合理念,符合大学本科生的发展需要。
目前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十四五”规划中涉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迫在眉睫。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主阵地,应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强化自身使命担当,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持续推进科教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新型复合人才,以满足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需要,推动国家科技、产业改革实现“从0 到1”的科研发现以及“从1 到100”的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问题,补短板、补弱项。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教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凸显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2]。现如今,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并向高质量深度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质量创新发展生力军,这也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深入实施科教融合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教融合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要举措[3]。现如今,科教融合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适性发展趋势,根据国家战略发展以及企业生产实践需求,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成果产出;同时利用学科前沿案例,将科研成果转化结合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批判意识。在国家发展新征程中,高校应始终秉承科教融合理念,不断强化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之间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高精尖人才。
普通高校发展前期由于科研力量薄弱,形成了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发展思想,大部分教师主攻教学而忽略科研,授课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缺乏对前沿知识的探索与研究,培养的人才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创新思维能力不足。随着信息化发展和高精尖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断升高,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以扩充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这部分教师主要承担科学研究工作,投入到教书育人中的精力不足,虽具有先进的学科知识,但相对缺乏授课经验,且易受传统灌输式模式所束缚,致使教学效果不佳。同时,教师评价标准、职称评定、高校评估等政策倾斜,导致科学研究成为主要评价指标,而逐渐形成“为科研而科研”的不良风气,使教师遗忘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仅处在知道和领会的浅层学习阶段,缺乏深度学习和思考。有调查表明[4],虽然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课题,但只有部分学生觉得有用。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动力和热情,多以填鸭式的线下教学模式传授知识,缺乏案例引导、实际问题研讨、合作活动等启发式教学手段,极大限制了学生自行思考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于线上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略显不足。
首先,在理工类学科中,学生若是缺乏实践性指导,会使其理论知识与实践互不衔接,从而很难获取专业技能知识和锻炼自我批判学习的能力,最终导致缺乏对专业的认同感。其次,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加之对个体差异的不重视,会使学生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会欠缺目标感和归属感。有调查发现[6]:尽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科平台,并鼓励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但仍有近半数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且积极性较差,只习惯于传统灌输式授课,不愿意主动探究学习。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将该课程科学前沿动态以及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围绕课内知识将重难点提炼为科研及工程实践问题,通过问题驱动,运用问题探究式、案例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实现人才竞争力增强。例如,在新能源材料课程锂离子电池章节中,从当前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及容量提升等工程问题出发,设置“提高锂离子电池新性能的方法及其内在本质”讨论主题,后通过课堂汇报等形式开展学术研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批判能力;在介绍概述章节中讲述发展核能的关键材料时,进行拓展,引出压力反应容器钢的核辐射损伤防护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科研课题,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带领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其次,高校在课程建设中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理想信念之基,回答好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中“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应用型工科院校在课程讲授中,可通过引入该领域我国先驱工作者的研究事迹以及前沿成果,来启发和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研究兴趣以及爱国意识、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大国担当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思想与品德,肩负起作为一名“新工科人”的责任与使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不断加强对线上资源的利用与整合。将网络技术作为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慕课、中国知网、维普等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和学术论文平台,在网络上收集不同课程相关研究方向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动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将课下自学与课上讨论相结合,激发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加强其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和认同感。学生通过学生在科学探索中的锻炼与研判,来推动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保障“寓教于研,寓研于教”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以及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必须为科教融合理念贯彻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
学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引入科教互融理念,在课程计划中将科研实践活动贯穿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中;加强校企联合培养,设立科研项目选修课,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开拓第二课堂和众创空间建设,设置开放性实验、学术交流等。另外,制定相应科研激励政策也不可或缺。例如,对于学生参与科研论文、项目或比赛等,给予加学分或优先评奖;对于教师评价,应破除唯论文、唯经费不良导向,充分考虑教师在人才培养及科教融合方面做出的创新贡献,并可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学生综合评价等作为具体考量方向,使教师将科研和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为保证科研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应不断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各专业应结合学科自身发展,同时根据地方和区域的产业需求,加强校企产学研基地建设,形成三方合作态势,充分利用各自的平台优势,采取具有产业特点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完整深入的支持。此外,专业发展亦应加强科教融合团队建设,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培训,并深入企业进行锻炼,拓展专业“双师双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真正发挥教研室以及团队的双重作用,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学术平台;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参与相关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参与指导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相关实践教学工作,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汇。
本科生导师是高校实施科教融合的关键角色,对于帮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学业和生涯发展指导、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办好本科教育,需要完善本科生导师责任制,以提升导师指导质量,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教师所带课程及科研双向选择进入相应的教师科研团队。其间,导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根据学生背景、发展目标和兴趣爱好等特点和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指导服务。例如:学生以就业为目标,则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实训,使其在企业实践中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做针对性的科研工作;若以学历提升作为目标,则鼓励其以参加科研项目、创新实训及学科竞赛为主,强化“老带新”的导学促进作用,以团队形式让学生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制定方案、攻坚克难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生可自主申报如“大创”“挑战杯”“互联网+”等项目,在科研锻炼中接触学术前沿,回顾理论知识,大胆创新,综合所识促成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在科研锻炼中,通过与导师交流经验方法,既提升了对专业的认同感,又提升了信心与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根据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将其转化为教学创新成果向学生们进行言传身教,从而推动科教融合的顺利实施,真正实现科研应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
贯彻实施科教融合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文尝试探索科教融合实施途径以摆脱科教实践窘境,推动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深化“寓教于研,寓研于教”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实现教育教学与产业应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深度融合,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储备、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