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分析的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2023-10-13 14:03俞振宁邱纪东夏楚瑜
中国土地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元分析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摘要: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关键词:农户认知;宅基地退出;退出意愿;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23)01-0080-10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1ZGL003)。

宅基地退出机制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激活土地财产功能的关键制度安排[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2020年《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方案》强调积极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落实所有权、保障资格权基础上,探索通过多种方式鼓勵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合理放活使用权,已经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2-3]。

宅基地退出研究是宅基地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4],学界围绕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退出机制、退出模式、退出补偿、退出后农户发展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5-6]。其中,明确农户退出意愿的影响机制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7]。较多学者探讨和检验了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房产特征、环境特征、政策特征等因素对农户退出意愿的影响[8-9],成果较丰富,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主要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推拉理论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二项选择模型等进行影响因素研究[10-11],理论和方法的同质性较强;二是早期重点关注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等客观因素[12],近年来对行为态度、风险偏好等主观认知因素的研究逐渐加强[13-14],研究质量逐步提升,但仍缺乏综合性的深度研究;三是多数研究基于单一区域开展调研,样本量分布在300~700之间[10-15],不同地区之间的大样本比较研究相对缺乏;四是较多主观认知因素的结论不一致[13-16],并且较少有研究同时涉及多类认知因素,导致相关研究成果价值有限。

鉴于此,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进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亚组分析,明确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制,并揭示不同研究结论异质性来源,指引研究方向,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

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取

1.1 理论分析

农户宅基地退出主要表现为农户自主选择一定的途径,将使用权归还集体经济组织[17]。现有研究主要通过宅基地退出的意愿来代表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潜在行为[18]。一般而言,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是基于“有限理性”的决策结果,即农户在特定的外部条件约束下,结合自己的状况以及认知,对宅基地退出前后的收益—成本进行比较后寻求一个满意解的过程[19]。因此,农户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本质上来源于外部约束条件、农户特征、农户认知、收益和成本等方面。同时,较多学者也运用了其他理论来进行农户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例如,推拉理论从驱动力和拉动力两方面解释农户退出意愿[20]。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认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决定意愿[17-18]。大量研究证实了这些理论存在一定的适用性,但在宅基地退出场景下,这些理论还难以完全阐释农户的退出意愿。

综合推拉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农户行为理论等,本文将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环境特征、政策特征等客观因素,以及以农户认知为代表的主观因素[21]。如图1所示,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客观因素不仅直接对退出意愿存在影响[22],也作为促进性条件或阻碍性因素对农户认知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意愿[23]。也有地区差异等部分客观因素在认知与意愿之间起到调节作用[24]。同时,在较多研究中,环境特征、政策特征变量也是通过农户满意度评价进行测量[25],实质上,这些受数据限制进行变通处理的变量更接近农户认知因素范畴。目前,农户认知相关因素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仍缺乏系统性梳理和综合性分析,因此,本文从农户认知角度进行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1.2 变量选取

综合理论分析与现有研究成果,农户认知主要涉及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祖业观、所有权认知等方面的因素(表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选择依据直接来源于计划行为理论。政策可信度和服务评价来源于政策特征,因采用农户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测量而纳入农户认知范畴。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祖业观和所有权认知则是宅基地退出场景下学者研究频率较高的认知变量。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核心变量。有较多学者证明了计划行为理

论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中具有适用性[24-26]。

行为态度主要指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喜欢或厌恶程度。当农户感知宅基地退出后具有提升居住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村庄发展等优点,就会产生积极的行为态度[27];主观规范是指农户进行宅基地退出决策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农户主要受到两方面的社会压力:一是政府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响应政策要求产生的指令性规范;二是亲朋邻里等通过社会网络对农户产生的示范性规范[28]。农户感知到的这两方面的压力越强,越容易影响农户决策;知觉行为控制是指农户感知到的退出宅基地行为实施的难易程度,主要体现为农户实施宅基地退出的能力、时间、资金和机会[29]。知觉行为控制与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专业知识、社会资本等客观因素关系密切,较好的资源禀赋会提升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但也有可能提升农户补偿期望,强化禀赋效应,反而不利于退出。这也从侧面说明,仅依靠计划行为理论难以全面反映农户的认知情况。

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进行具体研究时需要适当的修正和拓展。较多学者引入了技术接受模型、推拉理论等,重点从政策及其执行角度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政策可信度和服务评价等认知变量[30-32]。政策可信度是对行为态度的重要补充,事实上,农户除了关注宅基地退出的优点之外,也十分关注政策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安置质量、公开性、公平性等问题[33],政策可信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农户对政策的综合性认知;服务评价主要反映农户对政府信任的程度和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与农户受到的政府的指令性规范存在差异[34]。当农户存在强烈的来自于政府的主观规范时,其对政府的信任和服务评价水平可能是较低的,但多数研究只涉及其中一种因素,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未知。

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祖业观和所有权认知是在宅基地退出场景下学者们较为关注的农户认知因素,具有独特性[35-38]。风险预期主要指农户对宅基地退出后的不利影响的感知,与行为态度中的宅基地退出优点相对,主要包括无法继续从事农业、生活成本增加、居住不适应、补偿不到位等问题,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存在负向影响[35];从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宅基地退出农户不仅仅需要完成物理上的居住搬迁,还要积极适应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实现身份市民化、资本市民化和心理市民化[36]。当农户具有较强的市民化感知时,其退出意愿越高;祖业观反映了农户的“安土重迁”情节和对宅基地的“禀赋效应”[37]。在农户将宅基地看作“祖业”的情况下,宅基地就具备了人格化、伦理化的特性,其退出意愿就会较低;同时,祖业观也暗示了农户对宅基地可能存在私有产权观念,相关研究发现农户对宅基地所有权认知普遍存在偏差[38]。一般而言,所有权认知越接近事实时,即农户认为所有权属于集体时,退出意愿可能越高。总体而言,上述认知因素在不同研究中有所反映,但并不全面和完整,亟需综合性的梳理和检验。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本文以2010—2022年为期间进行文献检索。一是以“宅基地退出”“农户”“影响因素”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进行中文文献检索,初筛得到359篇中文文献,包括250篇期刊论文、99篇学位论文和10篇会议论文;二是以“homestead withdrawal”、“homestead exit”、“farmer”、“peasant”、“influencing factors”及其同义相近词汇在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初筛得到252篇英文文献,均为期刊论文;三是随机抽取了20篇实证类论文以及5篇综述类论文,通过论文作者的其他文献、论文参考文献的进一步梳理,进行二次检索和邮件获取,补充了9篇期刊论文。

针对初筛检索得到的620篇文献,按照以下步骤进一步筛选(图2)。一是借助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排除了重复性文献11篇和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24篇;二是通过标题和摘要对剩余的585篇文献进行评估,先剔除了案例研究、文献综述、政策评论等非定量研究191篇,后排除了不属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178篇;三是对剩下的216篇文献进行全文评估,首先剔除了78篇不包含农户认知变量的文献,然后按照文献是否报告样本量,是否汇报了自变量与农户意愿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或其他能够转换成相关系数的统计量),剔除了92篇文献,最后排除了8篇数据重复的文献。最终纳入38篇文献进行元分析,包括24篇中文论文、8篇英文论文和6篇学位论文。

2.2 數据提取与编码

本文参照LIPSEY等[39]建议的编码规范,由前两位研究者分别独立进行编码。一是文献的基本信息(表2),包括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标题、发表年份、文献来源、研究区域、样本量、研究方法等,两位研究者的编码结果一致率达100%,共计21 559个样本;二是各变量间的效应值,主要是各变量与农户意愿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未直接报告相关系数的文献,则记录F值、t值等可按照通用公式转化为相关系数的其他效应值,并直接完成换算。对于只报告了回归系数,而未报告其他效应值的少数重要文献,本文按照PETERSON等的插值方法[40]进行估计。针对效应值编码,两位研究者的首次编码结果一致率为85.22%,不一致编码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文献对个别认知因素的定义存在差异,或者同时使用了多个相近的变量。通过回顾原文信息并进行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共计115个效应值。

2.3 元分析方法

元分析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数据再分析方法,即对同一个问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定量结果进行再分析,从而得到更具综合性和普适性的结论[41]。元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效应值转换、异质性检验、主效应检验、发表偏倚检验、敏感度分析和调节效应检验等[41-42]。本文使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3.3(CMA 3.3)软件进行元分析,揭示农户认知因素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差异。

3 研究结果

3.1 异质性检验与主效应检验

针对38篇文献、21 559个农户样本,共提取了9个影响因素的115个效应值。通过CMA 3.3软件将效应值进行Fishers Z值转换,并采用Q值检验法和I2值检验法进行异质性检验[43]。如表3所示,市民化感知的Q值统计量不显著,且I2值为0,表明该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效应值估计。其他影响因素的Q值统计量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I2值基本在90%以上,表明拒绝同质性假设,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强的异质性,宜采用随机模型。

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9个农户认知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均存在显著影响(表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退出意愿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表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态度越积极、受到的社会压力越大、实施退出的难度越低,其退出意愿就越高。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高,达0.542,主观规范影响程度相对较低,为0.377。此外,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所有权认知和市民化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也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表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越信赖、对政策执行服务评价越高、对所有权认知越准确、对市民化越向往,其退出意愿就越高。并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政策可信度最高,达0.541,市民化感知最低,仅为0.167。风险预期和祖业观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存在显著的负效应,综合效应值分别为-0.330和-0.363,表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等风险感知越强烈,对宅基地的感情越深,其退出意愿就越低。

3.2 稳健性检验

发表偏倚检验是元分析结果稳健性检验的核心内容。发表偏倚指的是研究结果显著的文献相比于不显著的文献更容易发表,容易造成元分析样本的选择偏误。失安全系数(fail-safe N,Nfs)和Egger回归法是发表偏倚检验的常用方法[44]。Nfs是指将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得不显著需要的不显著的文献数量。9个农户认知变量的Nfs都较大(表4),均大于5K+10(K为原始研究的数量)的标准,表明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Egger回归法是基于漏斗图进行回归方程转换,并利用其中的截距项是否接近0且不显著来判断发表偏倚。结果显示,9个农户认知变量的Egger回归方程截距的95%置信区间均包含0且在5%水平下不显著,表明发表偏倚风险较低。综合而言,本元分析结果较稳定,结论被推翻的可能性较小。

敏感性分析是为排除某篇文献中极端值影响的稳健性检验方法。逐篇移除文献方法(one study removed meta-analysis)是敏感性分析的常用方法。通过对9个农户认知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移除任何一篇文献对9个变量的综合效应值及其置信区间影响均不大,且综合效应值始终显著,表明本元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

3.3 调节效应检验

现有研究还未能综合性地揭示不同地区的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差异。纳入元分析的38篇文献,其中34篇文献都是针对单一区域展开研究,其他文献虽然涉及了多个不同省份,但缺乏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因此,根据所在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将38篇文献中的研究地区分为发达和欠发达两类进行亚组分析(表5)。

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亚组分析表明地区差异是知觉行为控制、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所有权认知等农户认知变量的异质性来源。在知觉行为控制上,欠发达地区的综合效应值高达0.701,远高于发达地区的0.332,表明实施宅基地退出的能力、资金等禀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的退出意愿影响相对更大,对发达地区农户的影响并不突出;在政策可信度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综合效应值分别为0.457和0.627,表明政策补偿等政策认知评价对欠发达地区农户意愿影响相对较大,这与服务评价变量正好相反;发达地区的服务评价变量综合效应值为0.340,高于欠发达地区的0.264,表明发达地区农户更关心政策执行及其配套服务;在所有权认知方面,地区因素对欠发达地区的异质性有明显改善,可能的原因是欠发达地区存在的所有权认知偏差相对更普遍。

4 讨论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行为对退出意愿存在显著正效应(图3),表明農户对宅基地退出优点、社会压力、资源禀赋等认知水平越高,其退出意愿就越高,符合计划行为理论观点。其中,与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相比,主观规范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可能的原因是宅基地退出对农户而言“事关重大”[45],农户以直接的收益—成本为主进行决策,社会压力等影响有限。因此,宅基地退出政策宣传需要建立在以农户利益为根本的政策内容上。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程度远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可能的原因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程度较高,资源禀赋较差[24,27,46]。因此,针对欠发达地区政府更需要注重通过非农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式提升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认知水平。

在宅基地退出的具体情境下,计划行为理论还难以全面反映农户认知对意愿的影响情况。跟宅基地退出政策密切相关的政策可信度和服务评价对退出意愿也存在显著影响。除了退出的优点,农户也关注着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其他政策内容,以及政策执行和政府信誉,研究结果符合推拉理论等。其中,政策可信度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影响更大,而服务评价对发达地区农户影响更大,可能的原因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宅基地退出工作难度大,信息传递差,农户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政策内容,对政策执行等还未重视。而经济发达地区农户权益保障意识较高,不仅关注政策内容,还关注政策执行过程。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需重视政策执行完善,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应不同地区特征的分类治理体系[47]。

此外,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祖业观和所有权认知是宅基地退出特有的变量,均对退出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市民化感知不仅是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有利因素,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但是市民化感知影响程度最小,可能的原因是公共服务、就业机会等软硬件配套仍存在较大欠缺[19-20],农户的市民化感知水平普遍较低。风险预期、祖业观、所有权认知偏差对退出意愿的负向作用反映了农户传统观念以及认知偏差对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制约,需要寻求宅基地改革与传统观念的契合点,加强宅基地退出优势宣传、产权认知教育,合理引导农户通过多元化途径退出[9]。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所有权认知偏差更为普遍,推行宅基地退出时需要着重宣传宅基地所有权相关知识。

受限于元分析纳入文献的研究区划分较单一,本文只能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划分。实际上,在每类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城乡结合部、中远郊等区位差异,并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不同影响。一方面,城乡结合部和中远郊地区农户因经济水平差异也可能在知觉行为控制、政策可信度等方面呈现与本文亚组分析类似的特征;另一方面,农户对宅基地的依赖性与农地存在较大差异,城乡结合部农户通过宅基地物业出租等可能获得更多收益,反而更不愿意退出宅基地[22],从而呈现与本文亚组分析相悖的特征。此外,对不同类型农户等进行亚组分析也具有重要意义[22],但现有研究及其数据还无法支撑元分析需求。综合而言,通过元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在内容、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同质性,亟需突破。一方面,基于多学科理论与视角,在本文归纳的9大认知因素之外,从更多角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索;另一方面,注重综合交叉研究,继续深化地区差异、农户差异等研究,并从更多维度探索宅基地退出影响机制的异质性来源。

5 研究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本文通过元分析方法,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综合检验了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的影响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影响较弱。此外,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相对较弱。鉴于现有研究同质性较强,更多视角的影响因子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通过元分析,得到以下政策启示:一是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也是其退出能力的体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政府需注重通过非农就业培训、社会保障以及多种渠道的优惠扶持政策等提升农户知觉行为控制水平、市民化感知水平,降低其风险预期;二是政策执行和政策内容同样重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策执行过程也越来越受到农户关注,需逐步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三是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祖业观、乡村文化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应寻求宅基地改革与传统观念的契合点,通过正面宣传、能人示范、优惠政策等方式合理引导宅基地退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傅熠华.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决策逻辑——基于全国2 328户农民工家庭的实证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18(6): 70 - 75.

[2] 张佰林,张凤荣,曲衍波,等.宅基地退出與再利用研究热点与展望[J] .资源科学,2021,43(7): 1277 - 1292.

[3] 胡银根,杨春梅,董文静,等.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决策行为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典型试点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20,42(4): 685 - 695.

[4] 徐忠国,卓跃飞,吴次芳,等.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问题,2019(4): 28 - 39.

[5] FAN W, ZHANG L F. Does cognition matter Applying the push-pull-mooring model to Chinese farmers willingness to withdraw from rural homesteads[J] .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9, 98(6): 2355 - 2369.

[6] 张文斌,王景梅,苏孜.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甘肃省654户调查数据的实证[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1,34(4): 63 - 70.

[7] 胡珍珍.传统农区“一户多宅”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南昌: 东华理工大学,2020: 21 - 46.

[8] 彭长生,范子英.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 154 - 162.

[9] 晋洪涛,郭秋实,史清华.村庄里的“家”与“面子”:农户为何不愿退出宅基地——基于非正式制度嵌入性的一个解释[J] .中国农村观察,2022(4): 42 - 57.

[10] 曾忠平,杨哲.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房地产,2016(18): 3 - 12.

[11] GAO J, SONG G, LIU S H.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choices to withdraw from rural homesteads in China[J] . Growth and Change, 2022, 53(1): 112 - 131.

[12] 赵蛟.农民地方感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2019: 34 - 87.

[13] 范辉,李晓珍,余向洋,等.基于交互决定论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2): 22 - 28.

[14] 张慧利,夏显力.风险感知、制度信任与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 145 - 154.

[15] 董文静.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19: 44 -67.

[16] 邹秀清,李致远,谢美辉.农民产权认知冲突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2): 228 - 239.

[17] LIU R, YU C, JIANG J, et al. Farmer differentiation,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farmers behaviors to withdraw from rural homesteads: evidence from Chengdu, China[J]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0, 103.doi: 10.1016/ j.habitatint.2020.102231.

[18] 刘宏杰.市民化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研究[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1: 10 - 66.

[19] 许恒周,吴冠岑,郭玉燕,等.宅基地确权对不同代际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分析——基于天津248份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2013,35(7): 1423 -1429.

[20] 郭贯成,陈盈蒙.家庭生命周期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4): 23 - 33.

[21] 何军,刘贤石.社区认同、村庄公共服务与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行为研究——基于江西省玉山地区的实证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24(2): 31 - 42.

[22] 诸培新,叶琦.农户分化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性研究——基于江苏省886个样本数据[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3): 279 - 288.

[23] 万亚胜,程久苗,吴九兴,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J] .资源科学,2017,39(7): 1281 - 1290.

[24] 张秀智,丁锐.经济欠发达与偏远农村地区宅基地退出机制分析:案例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09(6): 23 -30,94 - 95.

[25] 孙涛,欧名豪.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8 - 126,168.

[26] 张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安徽省宁国市的实证[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 86 - 93,134.

[27] 高原,孙鹏飞,赵凯.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J] .资源科学,2021,43(7): 1403 - 1418.

[28] 王子坤,鄒伟,王雪琪.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8,32(7): 29 - 35.

[29] 王兆林,王敏.基于TAM-PR的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影响因素——以重庆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21,43(7):1335 - 1347.

[30] 牛星,周惠敏,俞振宁,等.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环境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涉农郊区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2): 141 - 149.

[31] 魏纬地.基于MOA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研究[D] .成都: 四川大学,2021: 8 - 45.

[32] 龚宏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基于宅基地不同持有情况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11):89 - 99,112.

[33] TANG P, CHEN J, GAO J L, et al. What role (s) do village committees play in the withdrawal from rural homesteads Evidence from Sichuan Province in Western China[J] . Land, 2020, 9(12).doi: 10.3390/land9120477.

[34] LIANG F C, WANG Z H, LIN S H. Can Land policy promote farmers subjective well - being A study on withdrawal from rural homesteads in Jinjiang, China[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12). doi: 10.3390/ijerph19127414.

[35] 孙鹏飞,赵凯,周升强,等.风险预期、社会网络与农户宅基地退出——基于安徽省金寨县626户农户样本[J] .中国土地科学,2019,33(4): 42 - 50.

[36] 时鹏,余劲.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及农户认知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21,43(7): 1387 - 1402.

[37] 艾文琦.祖业观视野中的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基于江西省余江县(试点县)的调查[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1): 24 - 30.

[38] 韩文龙,刘璐.权属意识、资源禀赋与宅基地退出意愿[J] .农业经济问题,2020(3): 31 - 39.

[39] LIPSEY M W, WILSON D B. Practical Meta-analysis[M] .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1:85 - 117.

[40] PETERSON R A, BROWN S P. On the use of beta coefficients in meta-analysis[J] .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1): 175 - 181.

[41] GLASSl G V. Primary, secondary,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J] .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76, 5(10): 3 - 8.

[42] COHEN J.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 . London: Routledge, 2013: 108 - 210.

[43] NELSON J P, KENNEDY P E. The use (and abuse) of meta-analysis i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an assessment[J] .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9, 42(3): 345 - 377.

[44] EGGER M, SMITH G D, SCHNEIDER M, et al. Bias in meta-analysis detected by a simple, graphical test[J] .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7, 315(7109): 629 - 634.

[45] 刘守英,熊雪锋.经济结构变革、村庄转型与宅基地制度变迁——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案例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18(6): 2 - 20.

[46] 许恒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临清市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 75 - 81.

[47] 杜焱强,王亚星,陈利根.中国宅基地制度变迁:历史演变、多重逻辑与变迁特征[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5): 90 - 99.

The Effects of Farmers Cognition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Intention Based on Meta-analysis

YU Zhenning1, QIU Jidong1, XIA Chuyu2,3

(1.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Ocean Space Resource Management Techonlogy, MNR, Hangzhou 310012,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and to comprehensively examine the effect of farmers cognition on the inten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meta-analysis is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intention is mainly positively affected by behavioral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control behavior, policy credibility, service evaluation, perception of citizenization and ownership cognition, and negatively affected by risk expectation and view of ancestry based on 38 literatures, 115 effect values and 21 559 samples. In terms of the degrees of influence, behavioral attitude, perceived control behavior and policy credibility are relatively strong, while the perception of citizenization is weak. And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control behavior, policy credibility and ownership perception in developing areas are stronger than those in developed areas, while the effect of service evaluation is weaker. In conclusion, the classified management system of policy design,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publicity and supporting guarante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the method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reform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 Developing region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resource endowment of farmers and knowledge level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and developed region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Future studies ne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heterogeneity from more perspectives.

Key words: farmers cogniti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withdrawal intention; meta-analysis

(本文責编:郎海鸥)

猜你喜欢
元分析
基于元分析的管理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产教融合研究的元分析
乐观—悲观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
工作记忆容量与第二语言水平关系的元分析
护理实践教学中在线学习效果的元分析
信任性别差异的元分析
制度环境与跨区域并购效应关系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变迁的元分析研究
信任关键变化量元分析及其对中国信任文化释义
语音记忆和视觉记忆在儿童汉语识字能力中同样重要吗?一个元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