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贾探春的人物形象

2023-10-12 00:25张文芬
参花·青春文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赵姨娘探春才情

贾探春是荣国府贾政与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府众人口中的“三姑娘”。她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位,判词中一句“才自清明志自高”道尽了她的才情与志向。贾探春生性要强且敏感,又胸怀抱负,虽是庶出女儿,却志存高远,深受贾府上下喜爱,曹公也不吝以一个“敏”字来表示对她的偏爱。基于此,笔者从“敏”字入手,分析其人物形象。

一、出身低微

身世敏感是贾探春这一人物形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也是影响她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身为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她精明能干,在贾母的孙女中,其是除元春外的佼佼者,但是庶出的身份却让她犯难,久而久之,她对于自己的身份也变得异常敏感起来,一旦有人触及此,她就会露出身上的“刺”,以保护自己。[1]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芒种节当天,大家聚在花园里,贾探春找到贾宝玉,把自己攒的十来吊钱交给他,让他到外面去买一些小玩意,并许诺“我还像上回的鞋作一双你穿,比那一双还加工夫。”贾宝玉从这个鞋联想到了自己听来的话,说是赵姨娘听说探春给宝玉做鞋就抱怨:“正经兄弟(贾环),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见,且作这些东西!”宝玉本是无心之语,但在探春听来却十分刺耳。她登时沉下脸,怒斥赵姨娘糊涂,并说明自己并不是该做鞋的仆妇、丫鬟,给宝玉做鞋“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宝玉为避免尴尬,打圆场说,“他心里自然又有个想头了”,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說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贾环作为她一母同胞的兄弟,自然应该得到探春的偏爱和照顾。哪承想,“探春听说,益发动了气,将头一扭”,连宝玉一起痛斥起来,并说道:“连你也糊涂了!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他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这里探春因为宝玉的无心之语而怒火中烧,将本应兄妹友爱的画面变得十分难堪。宝玉和探春虽为兄妹,但是嫡庶之别让两人无法共情,宝玉无法理解探春对出身的过度敏感,所以当宝玉想要安慰妹妹的时候屡不得法,反而让探春更加愤怒。

在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一节,探春与赵姨娘有了一次最严重的正面冲突,探春再一次对自己庶出的身份进行了全面否认。这一节中探春的亲舅舅赵国基去世,探春作为临时管事,只赏了二十两银子。但是赵姨娘却贪心不足,希望探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为达到这一目的,赵姨娘不惜到探春理家的地点大闹,开口便说:“这屋里的人都踩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一边言语讽刺,一边涕泪横流,丝毫不顾体面。在争执中,赵姨娘说道:“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这一句让探春庶出的身份再次被翻出来,探春听后,“已气的脸白气噎”,反驳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在这场母女争执中,赵姨娘并没有给探春这个女儿任何体面,言语十分尖刻,不断讽刺探春是“只拣高枝儿飞去了”,将探春对嫡母乃至贾家管理规则的维护贬低为阿谀奉承,不免让人心寒。同时,作为女儿的探春面对赵姨娘的侮辱,选择了反抗,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像男人一样出去干一番事业,以此摆脱身份带来的制约和束缚。

全书关于探春敏感身份的描写还有很多,例如凤姐和平儿在谈论贾府各女子的时候,肯定了探春的才华,同时也对她的庶出身份表示遗憾;王善保家的在查抄大观园时,拿探春取笑,被探春打了一巴掌,并怒斥这个仆妇不该轻视自己……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探春对于身份的差别十分敏感,对赵姨娘的狭隘昏聩感到既无奈又气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模糊身份之别,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好,不因为出身被轻视。这样的心态让她常常在面对赵姨娘的问题、面对庶出的问题时显得冷酷无情,这些因素也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和悲剧性。

二、才情出众

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探春的印象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可见,《红楼梦》中,曹公在极力为人们展示薛林二人才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这朵“玫瑰花”,因此,才情敏锐出众也成了贾探春人物形象的另一个特点。在贾元春的推动下,贾宝玉和众姐妹都进入了大观园居住。大观园是青年男女的世外桃源,也是诗情萌发的温床。于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一节中,探春给贾宝玉写信,提议创建诗社,并得到众人赞同,组成海棠诗社。为结成诗社,探春为宝玉送上一封花笺,这封花笺第一次展现了探春的才情和志向。她在花笺中阐述自己想要结诗社的原因:“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由此可见,她倡导诗社,不仅是为无味的闺阁生活增添了一些意趣,同时也是因仰慕古人之雅兴,有流芳百世之抱负,展现出一派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在诗社中,探春的诗才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在以白海棠为意象的创作中,探春最先完成,她的诗词高洁大气,一句“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让人不由联想到她这位敏感的闺阁女子内心所积蓄的绝世才情和远大志向。在以菊花为意象的诗词创作中,其一首《簪菊》展现了“蕉下客”的风采。诗中“短鬓”“葛巾”等字样都以男人自况,暗示她虽为女子,却素有男儿志。但在日渐衰败的环境下,只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一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这种嫉视丑恶、不随流俗的清高态度。此外,在芦雪庵的即景联诗中,探春也一展才情,表现了自己在诗词创作上的才能。

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一节,刘姥姥在大观园四处参观之时,众人来到探春房间,这里曹公细写了房间布置来展示探春的才情与审美。文中写道:“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垒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短短百来字的段落,用了六个“大”字。曹公善文字,却在这里高度重复一个字,可见秋爽斋的室内阔朗通透,而这正契合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格特点。从房间的布置足可以看出探春的大气与开阔,她对于审美的追求是高雅而开阔的,全无半点小儿女情态。作为一个年轻的闺阁女子,她在书法上的造诣也让人赞叹。正是在诗书画的熏陶下,才让探春这个有着男子一般入世志向的女子没有流俗,变得端庄雅致,让人不禁生出尊敬之心。

三、做事干脆利落

结诗社是《红楼梦》故事走向高潮的标志性事件,这个事件的发起者正是精明能干的探春。曹公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诗社事小,却关乎格局。在闺阁中起诗社,难免有“不守规矩”的嫌疑。此事,寡嫂李纨想到却没做,因为带头起诗社不在她带领弟妹学习、言传身教的范围;贾宝玉无事忙,虽然乐于同姐妹们玩乐,却胸无大志,没有组织意识;薛宝钗内敛守拙,自然不会在别人家的园子里做这样的事;林黛玉喜静不喜闹,孤高自赏,纵有诗才却不愿意做这样劳心费神的事;此外,迎春懦弱平庸,惜春年纪太小,自然也想不到……这样一看,唯有贾探春想得到,也做得到。在这个如世外桃源般的大观园,探春的才情被激发出来,同时,她敏锐地洞察到了其他姐妹的才华和需求,再加上她敢想敢做的性格,由一封花笺便做下了创新之举,而这也将她出众的能力和果决的魄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建立诗社的过程中,众人虽然推举李纨为“社长”,但是在管理层面,探春却没有放手。她心思机敏、思虑周全,让这个一时兴起的诗社逐渐走向兴旺。例如在众人起了雅号后,依然有人以兄妹哥嫂相称,探春则提出要立个罚约,在宝玉违约时,探春也回毫不留情地出言警告。在大观园中又来了众多姐妹后,贾宝玉表现的只是开心,探春却已经开始盘算将这些人引入诗社,并根据众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完整且长远的计划,使得宝玉都不禁称赞:“倒是你明白,我终究是个糊涂心肠,空喜欢一会子,却想不到这上头来。”

如果说“结诗社”是探春的一次牛刀小试,那么在贾府“兴利除宿弊”就是她的一次大动作。在第五十五、五十六回,贾母、王夫人参加老太妃祭祀有月余光景,王熙凤小产身亏,暂时不能理家,于是王夫人任命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共同理家。这三个人中,李纨是众人口中的“佛爷”,心慈面软,并无理家之才,宝钗身为外人,只是按规矩办事,不愿意崭露锋芒。探春同这二人不同,她有能力、有魄力,也看到了贾府的颓势,有意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挽救,于是便有了“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十分精彩的一节。当时的贾家亏空严重,奴仆已不顺从,矛盾日益尖锐,呈现大厦将倾之态。不久后,藕官园内烧纸、围攻赵姨娘、司棋闹厨、玫瑰露风波,接二连三的事件,表明贾府的约束力已大大减弱。探春面对如此局面,决心要扭转颓势,于是她坚决按照贾府的老规矩办事,对于亲舅舅赵国基的丧葬费用,按旧例只给了二十两,惹得生母赵姨娘大闹一场。她算计周密,不避权势,有意驳二件凤姐的事,来压众人口声。蠲免了公子们,包括宝玉上学时外加的八两银子,又免了买办为姑娘们置买脂粉的重复支出。为了开源节流,将园内的花草树木、田畦菜地包给婆子们管理,用利益促使承包者精心管理,不仅为府里节约下四百多两银子,也维护了大观园的整洁和规矩。她精明果断又注意分寸,刚一上任就将欺她年幼的吴新登家的制得“满面通红”、服服帖帖,使众媳妇们再也不敢小看她。她威重令行,又有自知之明,在自己管辖范围内说一不二,管辖范围外又从不多加干涉。探春實行的种种措施,稳定了贾府原本管理上的混乱趋势,让这个大家族短暂运行了起来。就连素来有治家之才的王熙凤都对她赞不绝口:“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曹公对探春这一段理家之举的描写不亚于对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段的描写。在这里,探春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困境,可谓是杀伐决断、有礼有法。在赵姨娘大闹议事厅时,探春用祖宗定下的旧规矩进行对抗,说明了自己只是规矩的执行者,并未犯法违理,这样既说明了自己做事的依据,也打消了一些人妄图利用赵姨娘让自己难堪的险恶用心。面对管事者的试探,探春给出了正面回击,阐明了事情办不好是下人的执行力有问题,而不是作为管理者的自己没有主意。接下来,面对平儿的安慰,探春对平儿全没有平日里的温柔态度,而是拿出了主子的架子,让平儿服侍自己洗漱梳妆,吩咐平儿去传话,斥责平儿及其主子王熙凤平日里管教不严,让这些奴仆骄纵难管。一众管家奶奶看到赵姨娘被驳、平儿被训,自然领略到了这朵“玫瑰花”不仅又红又香,还有其扎手的个性。[2]然而,探春虽如此耗费心力、兴利除弊,但对于挥霍无度的贾府而言,仅仅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在大厦将倾的颓势下,贾探春的精明才志也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

四、结语

细读《红楼梦》,这个“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的贾探春,让人又爱又敬,正如文中兴儿所言,“三姑娘的诨名是‘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从这个评价中可以一窥贾探春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特征,能够感受到曹公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的用心。同时,从贾探春身上的矛盾之处看,也可以预见其未来命运的坎坷,正如曹公在判词中所言,“千里东风一梦遥”,这也紧扣了故事中“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思想主题。

参考文献:

[1]赵晓梅.《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形象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7(08):48-49.

[2]田晓萌.瑶池仙品 末世巾帼——《红楼梦》中探春人物形象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05):40-42.

(作者简介:张文芬,女,湖北省天门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研)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赵姨娘探春才情
班婕妤,世间最具才情却孤独的女子
赵姨娘为什么总是气急败坏?
探春:可惜不是男儿身
最美探春是吐蕊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探春理事
才情不让须眉——尤春梅山水画印象
赵姨娘与“我”
别轻易向人诉苦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