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接患者断指运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3-10-11 09:46杨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血运断指组间

杨宇

(阳谷县人民医院手足血管外科,山东聊城 252000)

手指离断伤为临床常见的手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近年来,因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该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1-2]。现阶段,临床针对手指离断伤患者多采用断指再接术治疗,该术式是在光学放大镜下,把整个或一部分离断的指体重新接回原处,促使断指成活,在恢复正常血流供应的同时,可恢复一定的肢体功能[3-4]。然而,以往常规的血管断端吻合法虽可将断指相互连接,但难以有效改善断指功能。随着生活水平与审美理念的提升,人们对断指再植术的期望值已从单纯追求再接成活转变为追求断指再接后手指功能的恢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外科得以创新多种吻合血管新技术,改良血管套接法即为其中之一。该法是采用一定的角度把被套入端的血管壁缝合,使得吻合口无明显狭窄和流血,最终达到血管吻合的技术。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6月—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的92 例断指再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改良血管套接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92 例断指再接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伤后到入院时间<2 h;生命体征平稳;认知清晰,可正常交流;能耐受手术;具有较为优良的依从性。排除标准:术前合并感染者;粉碎性骨折者;存在恶性肿瘤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凝血、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器官受损者。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 例(断指46 根)。对照组男27 例,女19 例;年龄24~58 岁,平均年龄(40.31±2.59)岁;断指原因:切割伤29 例,撕脱伤13 例,爆炸伤4 例;体质量指数(BMI)18.5~26.9 kg/m2,平均BMI (24.72±0.65)kg/m2。观察组男30 例,女16 例;年龄25~61 岁,平均年龄(40.48±2.32)岁;断指原因:切割伤30 例,撕脱伤11 例,爆炸伤5 例;BMI 18.6~27.0 kg/m2,平均BMI(24.80±0.53)kg/m2。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行臂丛神经麻醉,麻醉起效后先清洗创面,然后用专用溶液(2%过氧化氢溶液、氯己定溶液)浸泡5 min,再以生理盐水冲净;术前静滴右旋糖酐40 葡萄糖注射液(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245)500 mL,于指屈曲肌腱两边纵行切开皮肤,清除吻合口周围的脂肪组织,以减轻术后周围组织肿胀对吻合口的压迫,去除吻合口周围的血管外膜,按照骨骼-肌腱-指背静脉-背侧皮肤-指动脉-指神经-掌侧皮肤的顺序行断指再植术,指尖再植不用缝合肌腱,之后两组患者以不同方法进行吻合血管。

1.2.1 对照组

采用血管断端吻合法。手术医师以持针器对血管6、12 点行缝合,打结,之后从12 点朝6 点处行连续锁边缝合,再从对侧6 点朝12 点缝合,并于12 点处牵引线打结完成缝合,术毕。

1.2.2 观察组

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充分显现吻合口血管,套端血管(动脉为近端,静脉为远端)可以显微镊扩张,套入端血管需修剪套入端外膜,剪开套端血管上侧,与血管外径长度相同;运用4 针法行血管缝合,第1针将套端剪口顶部与对应端全层缝合;第2 针在第1针对侧套入端与套端重叠处,套入端仅缝合外膜及中层,进针方向需与管腔方向垂直,套端全层缝合打结;第3、4 针分别将套端剪开的相应游离血管壁张开一定角度后与套入端血管壁缝合,缝合时套入端血管仅缝外膜与中层,套端全层缝合,进出针方向以术中操作便利为优,术毕。

1.3 观察指标

(1)断指血运情况:术后3 d,测定患者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微循环值、经皮氧分压。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核定压力(压强刚好移出指端甲床血液,使其变为白色)按压手指甲床3~5 s,之后解除按压,记录甲床恢复红润的时间,连续检测3 次,取平均值。患指微循环值: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取患者健侧手指同样位置行微循环检测,以此为基础值,检测患侧手指的微循环值,计算与健侧的血流差异,结果以%表达,数值越大,差别越明显,微循环越差。经皮氧分压:使用经皮监测仪(Radiomete,国械注进20172070094,型号:TCM4)测定。(2)断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 个月,以手指总主动屈曲度量表(TAFS)[5]判定,优:总主动屈曲度>220°;良:180°≤主动屈曲度≤220°;差:主动屈曲度<180°。优良率=优率+良率。(3)生活质量:术前及术后3 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6]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总共4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管危象、肌腱粘连。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断指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断指血运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指微循环值低于对照组,经皮氧分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断指血运情况对比()

表1 两组断指血运情况对比()

2.2 两组断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断指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断指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术前,两组的GQOLI-74 内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观察组的GQOLI-74 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手指是机体完成精细动作的重要部分,在各项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断指为临床常见的手部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7-8]。针对断指患者,现阶段临床多采用断指再接术治疗,该手术在清创时,可重新吻合离断的血管,能够有效修复神经、骨、肌腱及皮肤。离断的指体由于缺乏血液与神经的滋养,会丧失基本功能,而血液是流动在人体血管和心脏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黏稠液体,可提供氧气与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断指与指体离断创面吻合衔接最为关键的环节即是血管吻合,故术中选择合适的血管吻合措施,以尽快恢复患指微循环,促进手指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既往的断指再接术中,临床常采用血管断端吻合法对血管行缝合处理,但因缝合针数多,易损伤对侧血管壁的内膜。因此,探寻更为安全有效的血管吻合措施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更短,患指微循环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经皮氧分压、断指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GQOLI-74 内各维度评分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改良血管套接法可调节断指再接患者的断指血运,加速断指运动功能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分析原因,改良血管套接法将被套入端的血管壁缝合,能按照血管壁的大小及时调节,以保证套入端血管壁内膜的完整度,促进术后断指血运恢复[9]。同时,该吻合措施在手术期间的缝合针数较少,能有效减轻血管损伤,进一步促进术后断指的血液循环恢复,加速肌腱、骨骼与神经愈合,保证患者术后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断指运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10]。另外,改良血管套接法的缝合难度较低,可避免对侧血管壁误缝等情况的发生,对指体损伤较轻,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改良血管套接法在断指再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断指血流供应,加速断指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血运断指组间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