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迁,骆明军
(南部战区空军医院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602)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或肌腱发生炎症病变的慢性损伤性疾病[1-2],常规康复治疗对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但患者容易复发。体外冲击波可通过突然产生和释放的高强度压力波对骨关节的疼痛感受器进行强烈刺激,抑制疼痛感觉的传导,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冲击波还可以透过足底皮肤,通过对足底刺激造成轻微损伤,诱导骨组织重建,改善足底血液循环,进一步改善病情[3]。基于体外冲击波对骨的修复作用,本院考虑将其应用于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中。本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22 年5 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60 例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为对象,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1 月—2022 年5 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 例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6.32±7.48)岁;男10 例,女20 例;平均病程(12.34±3.23)月。观察组患者年龄53~80 岁,平均年龄(67.57±8.03)岁;男12 例,女18 例;平均病程(13.01±2.88)月。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的诊断标准[4];(2)年龄50~80 岁;(3)病程6~18 个月;(4)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晓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1 个月接受过足部康复治疗者;(2)接受过足部手术者;(3)患有其他足部功能障碍性疾病者;(4)安装心脏起搏器者。
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主动牵拉锻炼。①嘱患者坐在椅子上,全身放松,用手抓住脚掌向后上方牵拉,直到足底感觉到明显牵拉感时保持动作20~30 s 后松开,5 次/组,3 组/d,5 d/周;②嘱患者面向墙面站立,双臂伸直支撑墙面,患侧腿向后伸直,前腿微微屈膝,身体保持前倾拉伸患侧腿,保持足跟紧贴地面,患侧小腿感到明显牵拉时保持动作20~30 s,5 次/组,3 组/d,5 d/周;③嘱患者面向墙面站立,双臂水平于肩支撑墙面,双膝屈曲呈下蹲位,身体前倾,重心保持在前腿上,患侧腿向后拉伸,足跟紧贴地面,感到明显牵拉时保持20~30 s,5 次/组,3 组/d,5 d/周。连续锻炼2 周。(2)中频治疗。选用中频治疗仪[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YK-2000B 型,粤食药监械(准)字2010 第2260301 号],设置频率为50 Hz,功率为50 W,充分暴露患者足跟疼痛部位,连接电极板与皮肤直接接触,持续治疗20 min,强度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1 d/次,5 d/周。连续治疗1 个月。嘱患者于治疗结束3、6 个月后接受回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选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瑞士Storz Medical AG,国械注进20172095148),设定冲击频率为8~10 Hz,冲击强度为1.0~4.0 bar,冲击次数为2 000 次。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患侧足部及小腿,通过按压寻找压痛点,标记跟骨下筋膜附着部位的压痛点位置,涂抹耦合剂,将冲击波治疗头紧贴标记点皮肤,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1 次/周,连续治疗1 个月。嘱患者于治疗结束3、6 个月后接受回访。
(1)治疗效果:于治疗结束6 个月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评估疗效。显效:足底压痛感消失,步态正常,步行基本无影响;有效:足底压痛感不明显,轻微跛行步态,行走时轻微疼痛感,可以忍耐;无效:足底压痛明显,呈跛行步态,行走时疼痛明显,步行困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疼痛情况:于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6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评估,为其提供一把带有0~10 刻度的尺子,嘱患者将自身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在尺子上标示出来,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
(3)筋膜厚度:于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6 个月,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足底筋膜跟骨止点的厚度,足底筋膜正常厚度<4 mm。
(4)骨刺长度:于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6 个月,通过计算机辅助线性测量技术,测量患者跟骨侧位X 线片的骨刺长度。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VA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截止末次回访,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失访患者。
对照组中有显效9 例,有效15 例,无效6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观察组中有显效14例,有效16 例,无效0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0/3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P=0.031)。
治疗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6 个月的V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时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的筋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 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6 个月的筋膜厚度均变薄,且观察组各时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筋膜厚度比较[(),mm]
表2 两组筋膜厚度比较[(),mm]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治疗前及治疗1 个月后,两组的骨刺长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6 个月,观察组的骨刺长度短于治疗前及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刺长度比较[(),mm]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5
相关研究表明,长期的炎症反应及足底筋膜的磨损撕裂会导致跟骨骨粗隆处骨质增生,引起足底筋膜炎合并跟骨骨刺[5]。体外冲击波通过物理介质传导脉冲声波,能量产生和传递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力,因不断拉扯变形,在不同密度组织间产生不同的机械压力效应或空化效应,不同的生物学效应直接作用于不同组织结构,即可达到治疗效果[6-7]。体外冲击波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疾病中,易于为患者接受。
本研究将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于足底筋膜炎并发跟骨骨刺患者中,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更为理想,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的VAS 评分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体外冲击波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疼痛。冲击波在人体组织中传导时产生的空化效应,可使人体内的小气泡快速膨胀及破裂,出现高速液体微喷射,产生撞击效应,有助于扩张并疏通堵塞的微小血管,促进血液流动,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和吸收,减轻患者因炎性反应引发的疼痛。体外冲击波还可通过激活骨关节疼痛感受器中的门控系统,使无髓鞘的C 纤维将信号传导至脊髓后角,再作为抑制信号从中脑传回脊髓后角,抑制疼痛的产生[8]。疼痛症状缓解会使患者的运动形式趋于正常,而正常的运动方式会进一步促进病情恢复。随着病情好转,炎性症状消失,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筋膜厚度会变薄,相关不适反应随之减少。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筋膜厚度均变薄,且观察组各时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情况,减轻其痛苦。对于尚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的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其骨刺会继续增长,加大患者病情复发的可能,传统的牵拉训练、中频电疗等康复治疗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缓解患者症状,但预后情况较差[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6 个月,观察组的骨刺长度短于治疗前及同时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因体外冲击波的成骨效应,促进了新骨形成,故其跟骨骨刺长度无明显变化,骨刺形态未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于足底筋膜炎伴跟骨骨刺患者中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总量较小且来源于同一中心,研究结果可能缺乏普遍性,建议后期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