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稳
摘 要:产教融合视角下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对于实现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存在行业及应用背景不强、互利互惠潜能未全激发、培养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北方工业大学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多类型培养基地、多方位培养保障、多维度评价体系”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其他同类型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
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在国家层面文件中提出“产教融合”,到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又提出了“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北方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北京市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在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
1.行业及应用背景不强。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在行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原有专业特色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冶金等相关学科专业优势淡化。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初期,缺乏相关合作经验,在与地方行业(企业)单位开展实质性产教融合时遇到困难。学校与企业在涉及企业核心技术、科研成果归属等方面缺乏必要的互信基础,学校和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产教合作机制。
2.互利互惠潜能未全激发。一方面,企业承担产教融合建设往往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期望回报;另一方面,企业导师通常缺乏酬劳和荣誉方面的激励措施,工作内容与自身的发展目标无法统一。在互利互惠潜能未全部激发的情况下,研究生产教融合成效难以得到保障。
3.培养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较大数量的导师同时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致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研究生层次实践产教融合不受重视;二是研究生校内导师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固守“无法从产教融合培养中获益”的传统观念,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度低;三是“双导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脱节情形。例如:研究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时,企业导师虽经验丰富,但受限于自身岗位任务,在指导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上有限,从而影响其帮助研究生提升实践能力的作用和效果。
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构建
1.建设多类型培养基地。根据合作单位的实际条件和科学研究的合作程度,培养基地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允许研究生整个学期或更长时间驻扎在基地,接受全面职业化的锻炼。这种类型常会出现在基础条件较好、合作单位是大型企业的基地,可称之为“职场类型”。二是受限于基地条件,研究生不能长期在基地驻扎,往往白天到单位实践,晚上回学校。这种类型依托的合作单位一般是会计、律师事务所之类的基地,可称之为“走读类型”。三是合作单位校外导师携带企业横向课题到学校实验室开展工作,期间研究生到合作单位做一些验证性的实地调试。这种类型常会出现在双方已进入深度合作的基地,可称之为“驻校类型”。四是研究生到合作单位短暂停留,接受参观实习,学习基础技能。这种类型常常出现在初期合作基地,可称之为“体验类型”。北京市属高校应借助地缘优势,主动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寻求合作空间,为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2.建立多方位基础保障。一是资金保障。学校与基地双方积极争取国家、地方的各类研究生专项经费、自筹经费,在产教融合初期进行先期投入,保障基地能够运转。例如:设立基地专项基金保证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转,用于支付校外导师的酬劳和研究生往返基地的交通费及其他补助。设立研究生创新项目专项经费,与企业骨干技术人员就实际经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开展合作研究,学校选择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研究生参与企业科研攻关任务,校内外导师一同保驾护航。待到产教融合基地有初步的成果后,合作单位一般会继续增大投入,学校增派研究生参与基地实践。二是制度保障。对于研究生,通过修订研究生实践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研究生参与基地创新项目纳入学分管理,项目成果在毕业资格认定时予以承认;研究生在基地期间参与的讲座报告、学术交流、专著出版、专利申请、竞赛项目等内容也折算为实践学分。这些措施可提高研究生参与基地培养的积极性。对于教师,通过制定文件将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参与研究生创新项目的工作按课程设计类标准计算教学工作量,量值计入年度考核。同时,若被评选为市级或其他省部级以上示范基地,其依托的专业学位点在每年招生指标分配时将会有所倾斜。三是培养保障。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研究生创新项目内容,为研究生深度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搭建平台,将企业效益和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促进师生之间、校企导师之间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根据“专业学位+能力拓展”育人模式,設置特定的培养方式,制定“一对一”的个人培养计划。同时,根据综合评价体系的反馈进行微调,尽量发挥企业产教融合基地的培养作用,促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四是安全保障。对入驻基地的研究生进行安全培训和制度讲解,要求研究生遵守基地规章制度,促使其自觉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
3.建构多维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整个运行模式的重要保障,是基地运行的“指挥棒”,引导产教融合朝着最优方向前行。因此,在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上都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定期对基地进行评价,能保障基地有效运行。评价主体维度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效、基地运行情况、产学研合作效益。以工程类专业学位为例,评价体现能反映导师的教学活动以及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导师既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也是实践教学的执行者。研究生培养效果根据评价目标维度可从认知、技能、素养、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生通过在基地参与多项实践培训后,更加熟悉设备操作、生产运营方式、行业产业技术前沿动态,多项能力可从实践中得到提升。
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实践
1.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通过建立校企共建联合培养机制,构建了企业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产教融合协同体系,引企业进校园、融专业入产业,实现校企携手共建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为首都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土木工程类研究生人才培养通过实践完善产教融合,积极发挥企业提供实践基地和行业专家智库支持的载体作用,打通研究生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最后一公里”,提升研究生对行业发展动态、工程实践难点、企业人才需求、自身发展定位等的认知和了解,弥补研究生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弊端,加强行业“深认识”。通过校企合作研究项目提升科教融合水平,搭建集多方、多类优质资源的创新交流平台培养环境,集合校企优质资源,联合举办高水平学术和行业会议,增加研究生参与对外合作与交流机会。
2.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综合发展平台。将实践与教学相融合,将能力培养有机植入工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首都城市建设发展。计算机类工程人才培养主要围绕计算机系统“卡脖子”问题,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过程,激发研究生爱国热情。打造专业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暑期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服务”实践板块,重点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3.构建模拟职场、竞赛协同发展的实践创新平台。创建“模拟职场”情景教学方案、“三段渐进式”实践教学方案、“教学与竞赛深度融合”的竞赛教学方案,走出一条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搭建了“模拟职场—校外联合基地实习—校企联合毕业论文”实践教学框架,推进研究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同步发展,夯实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实现从研究生到职业工程师的顺利过渡。储能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围绕储能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知识—技能—实践”有机结合,构建“校企联合、科教融合、5+4+1考核”储能技术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储能技术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在实习实践中贯彻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等形成点面联动,促进知识技能向实际能力转化。同时,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与社会和企业共享储能领域项目和技术资源,联合共建储能技术教学实践基地,丰富研究生实践活动,提升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从事储能系统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4.构建面向前沿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基于专业知识交叉和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对不同领域基础知识的需求,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系统性分析,面向前沿技术发展及产业应用,建立从“学科门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梯次过渡的课程体系。例如:学校交通运输专业学位在人才培养中重构宽口径、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复合性、模块化、工程性和创新性的鲜明特点,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研究生个性化培养要求,强化“交通工程前沿科技”和“工程案例”等创新实践类课程教学,课程体系紧密围绕“物联网+交通运输”“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大数据+交通运输”等新工科时代背景,吸收企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研究生培养,借助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学深度合作等多渠道,深化研究生面向行业的工程实践,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行稳致远,久久为功”。经过不懈努力,學校已建成包含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与江苏盛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在内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4个。近五年,学校研究生参加省部级A及以上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数年均增长率为42.06%,如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在滴滴DI-TECH算法大赛中获30万元总冠军奖金;在国际“红点”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要求,持续加大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深挖多类型培养基地潜力,落实多方位培养保障措施,完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新动能。
(作者系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