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美玲
人物档案
童光东: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国家区域(华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主任
国家中医肝病华东南区域联盟理事长
深圳市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所长
深圳市中医肝病重点实验室(组建)主任
中华中医药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与深圳市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广东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30余篇,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共9项省市科技奖;
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委编委,中医杂志,WJG等多家SCI杂志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记者:HBV感染对肝脏免疫系统的影响是什么?中医如何解释HBV感染的免疫机制?
童光东教授:HBV感染容易慢性化,这一现象与年龄有关。成人感染HBV后,慢性化的情况相对较少,仅约占5%左右。主要慢性化的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其中围产期的慢性化率达到约90%,婴幼儿期的慢性化率约为20%至30%。这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但目前对于免疫机制如何形成仍不完全清楚。
从HBV的自然史来看,过去将其免疫过程分为免疫耐受和免疫清除阶段。然而,现在也有人提出了非活动状态和免疫控制的概念,以及免疫负荷等过程。因此,HBV感染长期存在于人体中。事实上,在人类历史上,只有HBV这种病毒能够与人类长期共存,并对人体产生终身影响。随着人体年龄的变化,HBV的长期慢性感染必然会发挥作用。它会导致肝脏损伤和炎症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癌,这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史过程。
在HBV早期感染中,其免疫靶点是表面抗原。一旦表面抗原形成耐受状态,HBV的核心蛋白就成为重要免疫靶点。然而,核心蛋白通常位于人体细胞核膜中,不表达在细胞膜上,这导致特异性T淋巴细胞无法识别它。这样就形成了慢性化的状态。这实际上是病毒在长期演变过程中,与人体相互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此外,HBV与其他病毒最大的不同之一是,它可以整合到人体的肝细胞核中,而不仅仅是片段整合,甚至全基因整合,这增加了其复杂性。
对于早期免疫阶段,学术界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例如,过去认为耐受期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不足,但新的研究发现在这一阶段,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实际上比清除期更多。为什么在这一阶段有更多的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却没有出现肝脏损伤呢?事实上,这些特异性T淋巴细胞也参与了对感染的肝细胞的杀伤作用,这可以在观察中得到证实。然而,在儿童期,它们并不招募炎症细胞,因此肝脏炎症反应较轻。这是一个新的理念,因此现在包括最新的指南和国际上的指南将HBV感染分为阳性和阴性的慢性感染,这种分类更加准确。
记者:从中医的角度怎么形容或者理解就是HBV引起的炎症的反应?
童光东教授:病毒与人体相互作用后发生免疫清除,并不仅仅取决于病毒的数量,而是否引发炎症,往往与致病株相关。优势株并不一定是致病株,只有当优势株演变成为致病株,即指病毒株才具有致病性。即当病毒株的核心抗原发生变异或漂移至细胞膜上表达时,特异性T淋巴细胞会识别并可能杀灭在细胞膜上表达的核心抗原的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的溶解,并招募炎症细胞与细胞因子而发生炎症反应。因此,一般来说,转氨酶升高可能与炎症有关。炎症修复过程,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一般认为,肝炎是整个肝脏疾病的核心,是肝损伤与纤维化启动因素。中医对HBV感染与炎症过程有一定的理解,早期HBV感染,属疫毒多为湿热之邪,而湿热邪素长期存在于肝血中是由于肾虚导致,当机体发生变化时,邪毒与外邪相互作用,导致发病。若此时脾胃之气旺,可以逐邪外出,HBV可被清除,但大部分患者此时脾气虽强,但不足可逐邪,正邪交争反复发作,慢性炎症始终伴随疾病的发展。因而早期以补肾透邪为主,至慢性炎症期需更要补肾健脾。然而,病程日久,中医认为“久病必瘀”,会导致血瘀,因此肾虚、邪毒和血瘀相互作用,这是疾病演变的自然过程。
记者:补肾法在中医治疗HBV感染中有何重要作用?
童光东教授:我们的主要治法是通过补肾透邪与补肾健脾来干预。由于该疾病的本质是肾虚,因此我们需要同时补益肾阴和肾阳。此外,疾病的发生与血瘀有关,所以在中医中使用清除毒邪之时往往佐以化瘀。在炎症期和清除期时,无法完全清除病毒说明后天之本也不足,因此我们常常需要强调健脾功能。在早期阶段,我们会采用补肾法,同时也会加入一些透、清、活的药物。当清除期时,脾气不足逐邪之时,我们还会强调补气健脾。在治疗方法中,我们要注意免疫损伤的情况,因为致病株的增加在清除病毒时会导致肝脏损伤。我们希望在清除病毒的同时减少炎症反应,以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至“十三五”重大专项中,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有限的ALT轻度升高有利HBV的清除与免疫控制。我们对补肾法机理研究中发现,中药可能抑制了IDO-1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了CD4+CD25+Treg细胞活化,减轻了免疫抑制,有利于HBV的清除。同时增强包括CD86和CD80细胞的表达能力,修复了受损伤树突状DC细胞的功能,从而增强杀伤力。在提高机体抗HBV免疫能力的同时,中药还可降低炎症因子,如IL4、IL10、TGF-β水 平 明显下降,因此,中药在治疗中具有更多的优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恢复机体的免疫杀伤功能,又能抑制炎症过度反应,减少肝脏的损伤。
记者:中医在预防HBV感染复发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何建议和指导?
童光东教授:现在的国家新版指南旨在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因此扩大了抗病毒治疗的范围。根据专家的共识,年龄在30岁以上的患者可以接受抗病毒治疗。然而,长期使用核苷类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和副作用。因此,接受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需要注意不要随意停药。
如果选择使用干扰素治疗,不需要终身治疗,而是可以使患者转变为小三阳或非活动状态,但仍需要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对于我们处理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非常重要,不仅包括肝功能和病毒标志物的检查,还包括B超和甲胎蛋白等其他检查。这些检查应该每3到6个月进行一次,如果患者病情非常稳定,可以间隔不超过一年进行一次。
此外,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和免疫器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和大量饮酒,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预防传染。最好的情况是患者具有抗体,大部分患者一旦产生抗体就会拥有终身免疫力。定期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具有免疫力也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不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不适合长期治疗的患者,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中医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主要通过补肾、健脾、清毒或化瘀等方法来治疗。一些患者通过上述治疗也可以转变为非活动携带状态,体现中医在缓解炎症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因而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中,即使核苷类抗病毒广泛运用的时代,中药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