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东 倪壁珊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522000)
病毒性肺炎是指因病毒感染呼吸道及肺部引起的炎症,儿童病毒性肺炎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占重要地位,是造成儿童重症肺炎的主要病因[1]。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NF)、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等。与ADV 性肺炎比较,RSV 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更高[2]。病毒性肺炎的相关研究在整体肺炎研究中仅占5.34%[3]。病毒性肺炎混合感染的常见细菌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不典型的病原体,如支原体、衣原体。此与儿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某些病毒感染易感有关,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占有一定比例[4]。与单一感染相比,多重病毒感染患儿发热比例更高、发热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更长,提示多病毒混合感染可能影响患儿临床进程,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应重视混合感染[5]。不同地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混合感染发病率及病原体的构成差异较大,主要有病毒-病毒,病毒-细菌。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 年3 月-2022 年3 月揭阳市病毒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中有关病毒性肺炎诊断标准[6];②年龄≤12 岁;③有做呼吸道七项病毒抗原检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PCR-DNA 检测等检查。(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异常;②病历记录不清楚;③标本不合格。选取2017 年3 月-2022 年3 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736 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收集患儿临床资料。鼻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七项检测结果,检测方法为直接免疫荧光法。七项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A 病毒、流感B 病毒、副流感1 型病毒、副流感2 型病毒和副流感3 型病毒。呼吸道分泌物如痰液等细菌培养的结果。咽拭子或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PCR-DNA 检测的结果。根据相关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判断是否感染。将研究对象分为单一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用卡方检验比较,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P值修正方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病毒性肺炎的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2736 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的呼吸道七项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其中RSV 感染2138 例(78.14%)、PIV-3 感染346 例(12.65%)、INF-A 感染79 例(2.88%)、PIV-1 感染68 例(2.49%)、ADV 感染58 例(2.12%)、INF-B 感染46 例(1.68%)、PIV-2 感染26 例(0.95%);病毒-病毒混合感染25 例,其中ADV+PIV-3 感染、ADV+INF-B、RSV+PIV-1 感染各1 例,RSV+INF-B、RSV+INF-A、RSV+ADV 感染各4例,RSV+PIV-3 感 染10 例。2017 年3 月-2022 年3月揭阳市儿童病毒性肺炎主要是由RSV 和PIV-3感染引起。
2.2 单一感染组和混合组流行病学比较 本组2736 例病毒性肺炎中单一感染1813 例,占66.5%;混合感染923 例,占33.5%。两组发病季节、性别、年龄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发病季节比较(%)
表2 两组发病性别、年龄比较(%)
2.3 病毒性肺炎的混合感染情况 两类病原体混合感染有899 例,其中病毒-病毒25 例、病毒-肺炎支原体有42 例、病毒-肺炎衣原体有6 例、病毒-细菌有826 例。两类以上病原体感染有24 例。临床上主要是两类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的双重感染。病毒和细菌的双重感染以病毒合并1 种细菌感染最常见,占85.11%,病毒合并2 种细菌感染占14.65%,病毒合并3 种细菌感染占0.24%。本地区细菌培养结果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为主。在病毒合并1种细菌感染中,RSV 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占26.77%、RSV 合并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占21.73%。
揭阳市地处粤东地区中心,是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人员流动性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 年3 月-2022 年3 月揭阳市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中RSV 检出率最高,达78.14%,其次是PIV-3,阳性检出率为12.65%,再次是INF-A 和AD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8%和2.12%,而INF-B 和PIV-2 较少见,分别占1.68%和0.95%,提示RSV 和PIV-3 是揭阳地区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有文献报道RSV 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7],另有报道,RSV 是婴幼儿重症肺炎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占检出病毒的41.2%[8]。RSV 作为揭阳地区高流行性呼吸道病毒,可能与本地区的地理位置有关,需引起广大儿科医师的高度关注。
揭阳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以潮湿闷热为主,多雨、多风、多湿气的环境更利于病毒生存。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一病毒感染组在四季中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分别为44.01%、19.53%、18.81%、17.65%;混合感染组一年四季中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分别为30.77%、26.00%、25.46%、17.77%;四季总体由高至低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分别为39.55%、21.53%、20.47%、18.46%。提示揭阳地区病毒性肺炎及混合感染肺炎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与气候因素有关。有研究报道周围环境温度与流感病毒的流行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通过影响病毒的传播和病毒的稳定性而起作用[9,10]。因此,对揭阳地区的肺炎病原体流行规律与气候相关性的研究对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发现<4 岁的婴幼儿病毒性肺炎无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所占比例均极高,分别为95.86%、95.99%,总的检测阳性率高达95.91%。4-8 岁和>8 岁的病毒性肺炎总的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仅为3.62%和0.46%,提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呼吸道病毒检出率逐渐降低。有文献报道,RSV 在感染年龄在1 岁以下婴儿的比例高于1 岁以上,并且年龄在6 个月以内婴儿感染会更严重[11]。其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婴幼儿免疫发育不成熟,病毒易感性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发育逐渐成熟,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12]。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患儿混合感染无差别,提示混合感染与性别无关。因此,必须重视低年龄儿童肺炎的病原体监测和针对性应用经验性的抗病毒或抗细菌感染治疗。
本研究时段包括了新冠(2017 年3 月-2019 年12 月)和新冠疫情期间(2020 年1 月-2022 年3月),疫情前平均每月纳入53 例,高于疫情期间的每月38 例;疫情前混合感染率35.15%较疫情期间的31.25%稍高。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新冠疫情爆发后,疫情防控措施如佩戴口罩、减少人员流动、减少了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重视手卫生等,减少了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导致需住院的病毒性肺炎儿童减少,发生混合感染的肺炎也有所降低。
本研究的局限性:(1)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灵敏度较低;②未报道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等;③研究对象局限于近5 年的住院病例,未纳入门诊就诊的病毒性肺炎患儿,存在偏倚。
综上所述,RSV 和PIV-3 是揭阳地区儿童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混合感染约占三分之一,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