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声良
首先,請允许我代表敦煌研究院的全体员工,向我们敬爱的樊锦诗先生致敬!
樊锦诗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耐心的老师。60年来,她孜孜不倦,排除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干扰,带领我们运用考古学方法,对敦煌石窟进行考古分期排年,使莫高窟大部分洞窟的年代逐渐明确;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完成了第一部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 266—275窟考古报告》,这些开创性的成果对今天的石窟考古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樊锦诗先生是一位卓越的领导者,她担当起时代的使命,率领敦煌研究院的同仁们努力寻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原则和科学规律,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管理和开放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在她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依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联合国内外专业机构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2006-2025年)》,将敦煌石窟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敦煌学研究、旅游开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都置于有计划、有步骤的长远科学规划之中。
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由甘肃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为国内文化遗产地的法律保护树立了典范。她率先推动利用数字化科技保存石窟信息,为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樊锦诗先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她率领研究团队进行了长期游客承载量调查,并坚持按承载量接待游客。与此同时,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樊锦诗先生联合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正式建成,这一服务设施的开放,极大地缓解了因游客大增给保护壁画带来的压力,同时,形成了莫高窟新的参观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矛盾。
为了让敦煌石窟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樊锦诗先生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思路,并在20年前就提出了敦煌研究院的远景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一流的遗产收藏、一流的遗产保护、一流的遗产研究、一流的展示服务功能等,对今天的敦煌文物事业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樊锦诗先生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她一直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努力创造条件使青年人能够深造和提高,可以发挥能力和特长,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怀抱理想来到了大漠中的敦煌。作为晚辈,我和很多同事在先生的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在我们的身后,又有一批一批的青年学子来到了敦煌。
樊锦诗先生是一面旗帜,她择一事,终一生,她的事迹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的体现。
让我们衷心祝愿樊锦诗先生健康、长寿!
我们将继续跟随着樊锦诗先生的旗帜,秉承莫高精神,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砥砺前行,为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而努力奋斗。
(摘编自作者7月10日在“‘樊锦诗星命名 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狐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