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设计行为作为扶贫的一股力量,其出发点在于帮扶贫困群体脱贫,这一行为的价值可以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解读。在廓清了设计扶贫的内涵之后,探讨与设计扶贫最为相关的两个主体——贫困主体和设计行为主体,并分析这两个主体的责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设计扶贫的目标:借助设计的力量为贫困群众谋求和创造美好生活,并且这种美好生活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设计伦理的视角下明确设计扶贫的作用,归纳了设计扶贫的意义。
关键词:设计伦理;设计扶贫;主体;目标;意义
1971年,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他的著作《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说道:“世界上75%的人生活在贫穷、饥饿中,这些人显然需要我们的设计机构在其时间表上挪出更多的时间来给予这些人关注。”[1]68这一论述阐明了设计这一造物艺术具有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在帕帕奈克的世界中,设计不再神秘,不再为少数人专有[1]15。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日益强调“设计扶贫”的重要性。虽然设计这一行为本身并不具有扶贫的义务,但设计是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设计的宗旨是为人服务,其发展也是基于人的需要。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看,“设计扶贫”符合当代社会的共同利益与目标,所以设计理应帮助贫困群体脱贫。
一、设计扶贫的内涵
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设计的概念早就不同于以往人们所认知的范畴,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设计对于民生福祉的价值。的确,设计的本质就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2]。所以,在设计扶贫概念被提出的同时,也很快引发了人们对它极大的关注。
所谓“设计扶贫”,就是通过设计行为来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生活水平。概而言之,设计扶贫其实就是设计活动与扶贫工作的协作。具体来说,就是以设计为核心,以通过设计来帮助贫困群体为方向,为贫困群众提供服务,实践活动的对象以及理论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了与贫困群体的生活及生产密切联系的设计领域,以期通过设计这一重要的创造性活动来扶助贫困人群[3]。一方面提升贫困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改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积极向上地生活,从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扶贫的主体
在“设计扶贫”中,主要与两类主体息息相关,即贫困群众和设计行为主体,两者在社会上的地位和角色都不一样,因此其相应的活动和职责也不同。
单从“设计扶贫”的词意上来考量,设计扶贫是为贫困群众而设计。那么与设计扶贫关系最为密切的,即设计扶贫的第一个主体——贫困主体。虽然贫困这一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但是贫困最根本的内涵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必要的资源而无法达到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标准”[4]。那么与之相关的“贫困群体”主要是指经济条件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一群体往往生活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经济、文化、教育水平都很落后,甚至一些贫困个体的身体存在缺陷,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贫困群体往往“收入较少、消费能力低、恩格尔指数较高、生活质量差、个人与家庭抗经济与社会风险能力差、社会保障不足、生活环境差、个人安全感和教科文卫和艺术的投入与享有都严重不足”[5]。
贫困主体有责任去主动摆脱贫困。贫困群众有权利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也有义务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脱离贫困,而不是坐享其成。所以,他们应自觉主动地寻找摆脱贫困的方式,这其中就涉及借助设计这一艺术活动。但是设计能否帮助贫困群众脱贫,不仅仅是贫困主体单方面的意愿,设计行为主体的职责也不能忽视。
与设计扶贫最为相关的另一个主体便是设计行为主体。设计行为主体主要包括设计师、设计团体、设计院校或相关的设计机构等。在“设计扶贫”的活动中,应当担负起一些义务。他们有义务为贫困地区的人们提供有价值的设计,从而帮助贫困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义务宣传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引导人们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行更多关注和重视。对于设计行为主体来说,这是他们最基本的责任,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考察,这也是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
在具体的设计扶贫工作中,设计行为主体有责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贫困个体,而不能只专注于客观条件优越、具有开发价值区域,要以“为全体扶贫对象服务”为宗旨。设计扶贫不是一个作秀的舞台,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若以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工作,不仅不能实现扶贫的目标,还会伤害到贫困群体。这种对扶贫对象一视同仁的态度,也是设计中人文伦理的体现。
因为不同地区的贫困群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更要求设计主体在参加脱贫工作时,对各地区的民俗风情和致贫原因进行充分调研。不仅要秉持对所有贫困群体一视同仁的态度,当涉及到具体的设计活动时,还要根据个体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兼顾各方面的需求。
总之,与设计扶贫相关的两个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有不同,但是这两个主体之间在进行具体的扶贫工作时,又需要相互促进、协同合作。两者之间的合作能否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扶贫工作的成败。设计行为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设计活动来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贫困群体要拥有美好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设计主体所提供的服务,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双方都希望改善生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贫困群体生活质量。而在另一种意义上,贫困主体既是设计主体服务的对象,又是他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在扶贫工作中,应该把贫困群众放在首要位置,进而使贫困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使他们获得更大的幸福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设计活动。总之,设计扶贫工作需要在两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三、設计扶贫的目标
设计扶贫是为了改善贫困群体生活水平的设计活动,设计扶贫的目标是要求设计行为主体通过设计活动去帮助贫困群体,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其生活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质需求、提高其生活水准,是设计扶贫的第一要义,也是设计扶贫最基本的目标。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因此物质上的富足对于贫困群众而言尤为重要,毕竟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们才能去考虑更高层次的需要。就设计角度而言,无论是作为一种造物行为还是作为一个结果,它都不能和物质分开,设计的本质就是为人造物的艺术。进而言之,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由此可见,设计扶贫的最直接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实现物质上的需要。
当然,目前我们所说的贫困造就的不只是经济上的贫困,设计扶贫的目标也不只是局限于物质层面,还有其他层面的标准和维度。克里斯·拉兹洛认为贫困包括“有形贫困”和“无形贫困”两个方面。有形贫困指缺少物质方面的要素,例如金钱、居住环境、福利保障;无形贫困指人们在人际交往、生活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贫穷。从设计伦理的角度去统筹思考这两种类型的贫困,那么设计扶贫的目标不能只关注浮于表面的“有形贫困”,还需要关注“无形贫困”,除了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质需求,还需要把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作为重要目标。
满足贫困群体的精神需求,就是要满足贫困群体在社交、尊重、审美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最高级的需求便是自我实现需求。也就是说,设计扶贫不是让贫困群体简单地坐享其成,而是让他们参与到实际的设计扶贫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基础的设计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认知与审美能力,获得存在感,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设计主体帮扶贫困群体只是设计扶贫的手段之一,让贫困群体掌握脱贫的方式,才是脱贫不返贫的关键。
四、设计扶贫的意义
首先,对于贫困群体而言,设计扶贫最直接的意义便是消除贫困。设计直接作用于贫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其生活面貌。通过设计扶贫工作,贫困群体可以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收入等方面获得相当于基本水平的满足。
其次,设计扶贫一方面为贫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更重要的是能让贫困群众受到艺术的熏陶,进而传播和传承优秀的艺术文化。设计扶贫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贫困人民带去时尚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培养他们脱离贫困的能力,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脱贫目标。当设计艺术进入贫困群体的生活时,现代设计时尚新奇的美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渗入到贫困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激发贫困群体的美学需求。此外,当贫困群体参与设计活动时,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新的理念,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这一角度来考量,设计扶贫也推动了当地的文化教育的发展。
此外,设计扶贫可以让穷人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人的基本权利“来自于人的尊严和固有价值”[6],设计应当成为保证那些穷困潦倒的人民获得基本生存权利的途径。并且在这一工作中,对设计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能使设计实践更加深入、全面,从而为设计学科带来新的思考,为设计实践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设计学科更加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
更为重要的是,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看,设计扶贫工作能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公正是一个社会维持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一个社会要想保持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一便是公正。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地贫富差距依旧很大,贫困群体在经济收入和生存能力方面都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所以,必须通过扶贫工作才能保证贫困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修斯说过:“穷人没有设计”,这一观点尖锐地指出了现实的伦理问题。虽然当下人类世界诸多的创造发明确实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如果我们着眼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困人群,就会发现他们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都无法得到满足,更不用说那些新兴设计所带来的服务了。虽然设计界早就提出了设计要为所有人服务,而不是只为少数精英服务,但实际上很多设计师、设计企业还是未能彻底摆脱以往那种精英式设计的传统思维。现在有很多造型新颖、功能繁多的产品,甚至很多产品存在着过度设计的问题,更像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设计早就违背了设计要为人造物的本质属性;而那些贫困地区,医疗设备、教育设备、农业生产设备等却十分紧缺。因此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看,设计如果不能为贫困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就是对社会伦理的践踏,人类社会将长期处于一个不公正的环境中,其发展也将陷入停滞状态。所以设计扶贫是一项能够体现公平原则的正确事业。
五、结语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一些设计先驱才开始从伦理的角度来审视设计行为,对设计的责任进行探究,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了具有社会价值的设计服务,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来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使设计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但总体上来说,这些设计先驱的关注对于贫困群体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纵观设计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近现代以来,在许多思想的熏陶下,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追求也愈演愈烈。对于设计,人们不再局限于“美”这一要素,而是更加注重实用价值。设计师们也不再囿于以往精英式设计的传统思维,对设计伦理的探索也成为一股推动的力量,这种思想的发展一方面为设计本身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设计成为了一个有利于全人类的善举。
设计介入扶贫工作,对贫困主体的关怀不可忽视,设计行为主体的责任也同样至关重要。对于贫困主体来说,他们应自觉主动地配合设计行为主体,共同寻求脱贫的方法。而设计行为主体则肩负着帮扶贫困群体脱贫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行为主体需要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贫困区域;同时还要关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地制宜,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设计扶贫不是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只有贫困群体和设计行为主体相互协作,相辅相成,才能使设计扶贫工作发挥效能。
设计参与扶貧工作,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贫困,满足贫困群体的物质需求,解决其生活需求。同时也要使贫困群体能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帮助他们学习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脱贫的渠道,正所谓“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帮扶贫困群体脱贫是一方面,让他们学会脱贫的方法和技术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脱贫不返贫”。
设计赋能扶贫工作,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消除贫困,还能富足贫困群体的精神世界,培养其创新能力与审美意识,弘扬设计文化,对这些贫困区域的教育也大有裨益。若从设计艺术本身来看,设计扶贫的提出也能使设计学科本身获得发展,从伦理角度来考量,设计立足于贫困群体,有助于维持社会公正,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周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70.
[3]韩超.为贫困民众而设计——当代中国“设计扶贫”初探[J].艺术评论,2015(12):89-93.
[4]楚永生.公共物品视野下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4.
[5]柳芳.针对贫困群体的可持续型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6]孙平华.《世界人权宣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作者简介:王淼,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