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剪纸文化与符号感知融合创新研究

2023-10-09 09:41:45吴霞
美与时代·上 2023年8期
关键词:创新设计传承符号

摘  要:在贵州为刺激旅游业发展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双重背景下,选取水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族剪纸为切入点,结合符号感知理论,进行符号化的新解读,探究符号感知视域下三都剪纸的传承及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的新路径,搭建用户与三都水族剪纸之间的新连接,提出在符号感知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解析水族剪纸符号的造型与含义。从浅层、深层、二者联系性三个维度剖析水族剪纸文化,以案例演示方式提炼水族代表性符号,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推演和重新设计,并进行效果图展示,以促进人们对三都水族剪纸艺术的认知、传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族剪纸;符号;传承;创新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黔南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基于符号感知的水族剪纸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Qnzskl-2020-19)研究成果。

一、水族剪纸概述

“嘎耶”是水族语言中剪纸的意思,与起到装饰作用的剪纸不同,水族剪纸是水族妇女日常刺绣活动中纹样的底模,将其放置在被绣介质的背面,直接进行刺绣活动并将其覆盖,最终形成成品。水族剪纸是水族历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演变中先民们不断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物态化精神的体现。作为刺绣的底样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鞋面和鞋底绣花、围腰绣花、肩袖绣花、背扇绣花、头巾绣花等,体现出亲近自然、素雅淳朴的气息。剪纸花样尤其丰富,多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形态及生活中的场景。如翩翩飞舞的蝴蝶、伸展枝芽的藤蔓植物、翱翔高空的雄鹰及奔腾万里的骏马。优美细腻的线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所蕴含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使得水族剪纸在众多剪纸中卓尔不群。人们在惊叹水族剪纸高超技术的同时,又不自觉地被图案中展现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折服,促使人们不断地探寻剪纸艺术中更为深厚的涵义。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家文化的相互融入、旅游产业欣欣向荣、新兴媒体呈现多样化发展等因素,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对兼具多重价值,如学术参考价值、文物收藏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的水族剪纸活态化的传承及水族文化创意产品一共有价值的参考也存在严峻的考验。

(一)水族剪纸文化的研究价值

1.理论研究价值

文化遗产是先祖遗留给后辈的精神财富,是沟通现代与历史的桥梁,通过它传递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及先祖的智慧。历经时代的洗礼,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像埋藏多年的美酒,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通过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让人们在有意无意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自我价值也得到了提升。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水族剪纸具备多种学科的价值,如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民俗宗教价值等,在浅层满足艺术审美性的同时,也兼具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完善的水族剪纸艺术理论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结合对符号学定义、分类、方法的理解将两者进行串联,利用符号学的方法来挖掘水族剪纸所具备的学术价值,依托现有的剪纸文化内涵和研究成果,结合符号感知的相关理论知识来提取水族剪纸特色符号,并对符号进行识别与筛选,梳理其演变脉络,进而运用于水族剪纸文化传承与设计实践中。

2.实践研究价值

如何更高效有用地保护并传承历史遗存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承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由于剪纸取材广泛,如何提取水族剪紙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并结合符号感知理论进行从浅层次到深层次,再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构,需要以学术理论为指导来保证图案符号提取的确切性。可以从图案文字信息的分析、符号电子资料的提取、有用信息的储存、剪纸符号感知成果的展现等方面来进行。

首先对水族剪纸资料的收集,通过对文献资料集调研资料的收集、分析及汇总,对采集到的图片资料进行处理;其次是通过符号感知理论知识与方法,对水族剪纸图片进行符号化处理,进行被感知分析,解析符号形式、文化象征内涵及社会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后将解析出来的剪纸代表性符号成果应用到水族剪纸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设计中。

(二)难点与创新点分析

1.难点分析

水族剪纸表现题材丰富多样,寓意深刻,如何在众多水族剪纸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内容,结合符号感知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既要让大众可接受,又要尊重其文化传承个性、自主性和自发性,需要我们持续探寻和研究。

2.创新点分析

从前期大量资料的查阅来看,国内对于水族剪纸研究的文献较多,研究较为全面,如水族村寨的研究,针对传承人的研究,针对剪纸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研究等。将水族剪纸与符号学理论相结合来进行创新设计研究是一种新的传承和发展方式。

二、水族剪纸与符号感知理论的融合发展

(一)水族剪纸文化内涵

剪纸作为中国流传千百年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们利用剪刀、小刀等工具剪裁、雕刻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不同地区表现的题材内容及形态有所区别。在这样背景下,水族剪纸应运而生。水族剪纸题材丰富多样,与水族的农耕文化有着紧密关系,表现出对宗教的信仰和图腾的崇拜,反映了水族人们的心理活动,对审美及生活的追求。剪纸表现形式或依托于剪纸所表现的形式常存在于水族的民俗活动中,如农业生产、婚丧嫁娶、民间节日等,依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动物形、植物形、抽象形、人形等。

象征美好寓意的蝴蝶、鱼、鸟儿、马儿、蝙蝠等是水族剪纸中常见的动物类图案。从这些题材中,可以感知到水族先民的审美追求和对宗教的信仰。蝴蝶和鱼是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水族人们对蝴蝶有着特殊的崇拜,作为庇护神常出现在小孩的衣服、帽子、背扇上,人们亲切地称其为“蝴蝶妈妈”。对鱼图的崇拜来源于一段民间故事。在先祖时代天灾频发,凶猛泛滥的洪水将最后两兄妹卷入其中,幸得一只葫芦使他们相拥而坐,随着洪水孤独漂浮着,随时会被吞没,在恍恍惚惚间,葫芦朝着有陆地的地方漂去,兄妹一看,原来是鱼儿们相拥着将葫芦带往陆地,才使得他们得以存活,水族得以延续[1]。鱼不仅是作为平时食用和招待贵客的美食,还在祭祀活动中作为祭品,在丧葬活动中充当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的陪伴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水族人民心中,鱼充当着庇护者和陪伴者的角色。

常见的植物类图案主要是曲线类的如藤蔓植物、各式花朵、树叶、蔬菜瓜果等(如图1),植物类图案多见于水族女性服饰如围腰、背带、衣肩、鞋面上,水族的豆浆印染中也比较常见,这些图案来源于水族人民的日常耕作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图案不仅起到装饰作用,更多的是从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寄托的层面。

抽象形图案表现的主要是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通过对周边事物的理解运用剪纸抽象概括地表达出来。如小孩鞋面上的铜钱花纹是铜钱纹与寓意长寿的“寿”字相结合表达对小孩长寿健康的美好祝愿;水族妇女鞋子花纹中对水波纹的抽象表达(如图2)。

人形图案常用于特定场合,如苏宁喜节(每年农历十二月丑日),也称为水族的“妇幼节”。相传在很久以前,因为一次灾难很多小孩都夭折了,仙婆为了保住妇幼用剪纸方式剪了很多小人,并利用法术让妇女在农历十二月丑时生孩子,以保佑水族人丁兴旺,家族富强。为了表达感恩,人们就在这个时候摆上祭品,祭祀仙婆。水族是一个泛神民族,仙婆是水族对鬼神的总称呼,又叫“生母娘娘”。每到节日,小孩子们就提着竹篮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地讨要肉片、花糯米饭及加蛋,这些都是每一户村民对孩子给予的祝福。

水族先民通过对所处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及地理位置的认识与理解在历史的不断演化下所呈现出来的智慧,是有别于水书、刺绣及水族服饰的另一种物态化显现,是水族人民思想、信仰、情趣的体现,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和民俗性特点,是水族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族剪纸的双重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对水族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创新设计,是实现其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自醒和觉悟是对文化自觉的根本解读,也是一个民族觉醒的重要表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提升文化自信,提升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文化力量的提升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固愈加受到人民的关注。水族先民把他们的智慧、文化及生活展现在剪纸当中,为后代留下不可磨灭的,永恒的印记。

南宋以后,水族定居在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分水岭的狭长地带,今西南地区贵州独山一带,由于地势气候等原因,较少受外来文化习俗影响。加上特殊地势所形成的生活饮食习惯,水族剪纸在题材、表现媒介及文化内涵表现尤为独特,具有明显的文化个性和质朴的民俗色彩。

在旅游促进和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在黔南州旅游走向全世界,茶文化享誉全国,第四届绿博会在都匀举办的背景下,黔南州少数民族文化渐渐显示出独特优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发展已成为社会改革的新方向,将黔南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物态化显现充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对黔南州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艺术审美价值

在生活中主要充当底模,题材丰富的水族剪纸,体现的不仅是水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鬼神”的祭拜,还表现在艺术审美方面。水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的审美意愿是不可忽视的。

(三)水族剪纸和符号感知融合方法

符号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搭建了人们对世界、对社會认知的桥梁。符号学的定义产生于19世纪,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从语言学角度对符号学进行二元关系的定义,不同于索绪尔,哲学家皮尔士从三元关系对符号学进行了定义。简单来说,符号学是研究符号体系的科学,符号学的方法是指以符号为媒介来阐述人与周围事物存在的关系。作为文化创作和传承的载体,符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人类文化的表现是通过符号化的活动产生的。符号的基本特征是被感知性,符号被人们认识时就体现出其基本特征。

通过符号感知理论和方法研究水族剪纸的浅层表现、文化内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性,提炼出代表性符号的同时,解析水族剪纸形象系统化,并运用到后期的新三维效果制作及展示活动中,本文研究方法如下。

1.前期研究分三个步骤:

(1)文献研究法。运用网络搜索和图书馆调研,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更多更深层次的水族剪纸所表达的含义及艺术特征。

(2)案列分析法。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其他地区的剪纸案例,对它的研究特点、思路、方法及内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结合三都水族剪纸特点进行研究。

(3)田野调查法。到有着“剪纸艺术之乡”之称的归兰水族之乡及三都其他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对传承人进行访谈,从当地民居、刺绣等地方收集水族剪纸的相关实物、图片及文献资料,对水族刺绣的调研的成果进行整理解析、提炼和总结,找到其中的关联性,从第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性研究。

2.查阅符号定义、分类、符号感知功能等符号学相关理论的资料,对水族剪纸进行感知分析,运用符号感知方法分析符号表达形式、文化表现内涵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从水族剪纸作品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制作成三维立体效果,制作效果运用到水族剪纸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中。

(四)水族剪纸的被感知性层次分析

1.浅层感知下的水族剪纸符号

水族剪纸作品的呈现,可以是单一元素的图案,也可以是组合元素的图案,或是动植物的结合、植物与抽象图案的结合等,在剪纸艺术家的手里可以进行任意编排。我们知道,龙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雨神,象征着风调雨顺、耕种丰收,龙的形象威严、神圣、不可冒犯,但水族剪纸传承人韦帮粉老师对龙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她丰富有趣的创造力下,龙身上长了小翅膀,龙角演变成牛角,龙身内部变成各种装饰图案,龙尾巴变成了锦鸡的尾羽,龙由威严形象变成了浪漫可爱的形象。水族剪纸的历史演变经过不断的积累,已成为贵州剪纸文化的象征符号,文化内涵层次丰富。为了更加直观地对水族剪纸进行多层次感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帮粉老师的背扇花剪纸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解析。

通过表1我们得知,作品整体为中轴对称构图,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外圈、内圈和中心,外圈四个角为不同姿态飞舞的凤鸟,连接四只鸟的是蝴蝶与花朵;内圈下部为两只飞舞的凤鸟,上部为石榴;画面中心为昆虫——金龟子。作品以昆虫为中心,中轴对称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3对凤鸟线条流畅,造型各异、变化丰富、活灵活现,有展翅高飞的、有俯瞰人间的、有摇曳花丛的;蝴蝶被水族人们亲切地称为“蝴蝶妈妈”,轮廓曲线优美,整体造型优雅,内部花纹被简化了,表现出强烈的平面装饰意味;画面中石榴叶子被藤蔓植物包裹,石榴果实变成排列的花朵但又不完全是花朵,石榴寓意被进一步强化;画面中心的昆虫——金龟子造型栩栩如生,细节处我们还能看见昆虫脚上的毛刺。画面中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元素无不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水族人们积极向上、质朴的心态和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之情。

剪纸画面中各元素造型多样,线条流畅细腻,细节表现丰富,整体构图中运用波浪造型与椭圆形的粗线条将画面分割出来,使画面内容丰富,形态各异,整体又层次分明有序,体现出剪纸艺术家在整体布局、画面安排及细节处理上的扎实功底,同时也体现出水族剪纸传承人韦帮粉老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细致的观察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形、色、质及元素的感知不仅从浅层传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也初步展现出水族特有的地域文化与人文特征。

2.深层感知下的水族剪纸符号

在水族剪纸中,不管是单一元素还是组合元素的图案必定有其特殊的含义,运用文学中明喻、隐喻、借喻等手法将剪纸符号与文化内涵连接起来,而且整体上都是表达对幸福向往、对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祝愿等美好寓意。根据图例背扇花作品,我们来解析其形态以及被赋予的含义(如图3)。

从图3中我们得知,水族剪纸的深层感知是通过呈现的形式与符号的构成来表达的。如表2中案例1-1中的凤鸟元素,用符号学模拟符号我们可以将水族剪纸中的凤解读为公鸡与凤凰的结合,凤凰源自中国神话传说,为百鸟之王,是瑞鸟,寓意祥瑞,出现凤凰齐飞时又是吉祥和谐的象征;鸡属于家禽,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在以农耕为主的水族乡寨,鸡作为水族人们生活中食用及娱乐(指斗鸡)的主要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呈现出朴素的生活面貌和对富足生活的期盼。将凤凰和鸡结合所呈现出来的凤鸟形象,充分展现出水族人民在朴实生活状态下,对幸福、吉祥等美好愿望的追求。

3.感知关联下的水族剪纸符号

水族历史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剪纸造型的演变不断影响着水族剪纸符号浅层和深层的联系,以下从技法的表现和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关联性。

在技法表现方面,南宋以后,水族主要聚居在西南贵州三都一带,受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影响,几乎处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地”,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正如图3所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神话故事的理解,创造出凤凰与鸡形象结合的凤鸟形象,从而表达作者内心深处对吉祥、安康和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背扇花中的蝴蝶、石榴、金龟子等元素源于水族人们对生活,对周边环境的观察,抛开写实的风格,在遵循实物原生性的同时通过大胆想象将造型进行美化、丰富化,将美好愿望注入其中,在合理布局整体画面的同时又考虑到细节部分的处理,体现不仅要顺应自然,还要利用自然来丰富人类日常生活的法则。

社会文化背景方面,制作者根据自身文化程度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祝愿,将剪纸符号和寓意进行重新分解、重组、创造、融合等方式,将剪纸符号与地方民俗、美好愿景、文化传承相连接,受众通过新符号对水族文化、生活态度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从侧面对本民族或整个区域起到宣传作用。

(五)水族剪纸创新设计实践

通过水族剪纸符号被感知性的系统解析,对浅层、深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感知,由表及里地分析,总结出水族剪纸创新实践方法如下:

1.浅层层面。除了功能的要求,产品是否具有审美功能也是受众考虑的重要因素。选取水族剪纸符号,在尊重造型、颜色和材质的基础上对选取出来的符号进行打散、提炼、重组,在提炼后的符号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组,进行创新并保留水族剪纸的特征。

2.深层层面。从水族剪纸文化象征内涵中可以看出,构成剪纸图案中各元素的出现必定有其特定含义,整体上都是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以此为出发点,产品需要兼顾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寓意需求,其中文化寓意主要体现在产品形式和使用上是否契合象征内涵。

3.关联性层面。在进行产品的造型、符号以及寓意设计时需要将水族文化内涵相联系,将呈现出来的剪纸符号与非遗保护、地方民俗、文化内涵相联系,让受众透过剪纸符号感知水族文化魅力。

从以上三个层面出发,制定设计方案,通过软件制作与效果展示的方法,对列举水族剪纸符号进行分析和提炼,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表3,选择背带花剪纸中的石榴符号,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其进行重新设计,使其更加贴近人们的审美,与现代室内环境相适应。对于水族剪纸符号中质朴的文化风格,运用木材质最能体现,也更加绿色环保。图5中演变后的水族剪纸符号可广泛运用到产品、现代家具设计、室内小品、公共环境小品元素、成列以及现代环境中,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下的另一种解读。

三、非遗传承背景下水族剪纸文化传承与品牌创建

(一)非遗传承背景下对水族剪纸文化发展的思考

传承是保护以及传播水族剪纸文化的重要路径,水族剪纸艺术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它的传承,最终目的是使其得到长久穩定的发展。传承、保护、发展三者之间依次开展,但又相互联系:“保护是方法,它使文化的空间和技能得到延续;传承是途径,它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发展是目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使文化得到延续。”[2]三者间相互合作协调,有益于文化遗产自身的延续和传承,还促进了现代设计的创新发展。

水族剪纸文化与符号感知融合创新研究为水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新路径,在创新方面既要有普遍接受性,也要尊重其传承的文化个性和自主自发性。需要与当地政府、学校和民间组织展开合作,利用数字化新模式记录和保存好水族剪纸内容。

旅游与新文化创新展品相结合。在脱贫攻坚战略背景下,水族代表性村落开发与贵州旅游业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对水族文化起到宣传作用,还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增强人们传承的动力和坚定保护非遗文化的决心。水族剪纸作为水族文化表现的载体之一,在少数民族村落的开发、周边设施建设、工艺品的研究设计不可或缺。设施建设及工艺品的设计衍生出新的形式、新的理念及新材料的运用,还包含着新技术的运行和新展示平台的搭建。因此,对水族剪纸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是基于符号感知的前提下,对传统元素进行再提炼、符号化、再加工,将新形势的剪纸符号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让当地人在平淡生活中无形地感受自身文化,让前来旅游的人们在有形的环境中感受到水族文化无形的魅力。至此,水族剪纸再也不是单纯作为底模或是装饰品而存在,而是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商业化资源。

(二)水族剪纸文创品牌的创建

传统的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对市场及新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以文化创意为主旨的创新精神,创新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组成元素和与原生元素相关的资源。

品牌作为一种可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市场竞争中的衍生品,最终目的是区分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促使消费者快速识别,以实现最大化营销。“文化品牌则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取得优势的法宝,塑造文化品牌有利于培育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品牌体系,如品牌商品、品牌活动、品牌产业园区等。”[3]因此,加强对产品设计、品牌策划方面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锻炼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并用此研发和生产能代表水族当地剪纸文化内涵的产品,向大众展示成果,加深大众印象,构建独属于水族剪纸的品牌意识。

(三)加强研究合作,形成较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

题材多样的水族剪纸是水族先民智慧的体现,水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信仰、精神通过这一形式物态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为此,“整合现有的专业研究机构,充分发挥机构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力,并按期在各学术机构开展活动,邀请国内外研究剪纸、研究文物的专家和学者,扩大宣传力度,吸引对剪纸艺术感兴趣的各学科爱好者以及适龄儿童,集合各类学科,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善的水族剪纸研究体系,培养后继者,为水族剪纸的创新设计提出指导意见。”[4]

(四)依靠大数据技术,提升水族剪纸的文化影响力及品牌的创建

作为水族文化瑰宝的水族剪纸,因其蕴含深厚的水族民俗文化与原生态性而独树一帜。因此,我们应结合各部力量开展合作,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组织人员参与,以多媒体為媒介,结合自媒体进行民俗文化宣传。艺术生命的延续在于不断创新,将创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抛陈创新,与时俱新才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最有效方法;陈规守旧,画地成牢终将走向灭亡。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水族剪纸,创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既弘扬传统文化,又保留其原生态性。

参考文献:

[1]潘朝霖,韦宗林.中国水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86-87.

[2]赵轩.贵州威宁白碗窑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

[3]黎友焕.广东文化强省建设[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96-197.

[4]张雷.地方文化资源与创意经济的融合机理分析[J].理论学刊,2009(9):59-62.

作者简介:吴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南首尔大学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创新设计传承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多功能床体构造设计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2:04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10:17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15:45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