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蕊翠 王娟 祁宏大
摘 要:“1+X”证书制度是适应现阶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制度,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文章立足这一创新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意在了解新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进一步结合“1+X”证书制度背景下遇到的困难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实践分析可知,在“1+X”证书制度下,需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资培养,稳定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合作模式、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证书含金量等方式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关键词:“1+X”证书制度;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6-0145-04
复合型人才不仅强调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水平,更强调其在实践维度的实际能力。“1+X”证书制度是将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实现联动融合的应用制度,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应当立足学校教育环境,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学历教育能力的同步提升与优化,这是确保专业人才技术能力,提升人才培养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科学途径,应当对“1+X”证书制度要求进行明确。“1+X”证书制度颁布后,探究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价值,发掘现阶段实践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确保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提供保障。
一、“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传统情境中,学生能力考核要点以学历证书是否顺利获取为典型代表,“1+X”证书制度颁布后,“X”是专业技能证书的典型代表。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证书涉及多种不同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拓展延伸方向[1]。在“1+X”证书制度颁布的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加有效的能力提升切入点,也能够结合个人的主观兴趣和学习能力,在学校教育阶段就获得提升和深造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这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对传统课程内容体系学习的了解程度,为学生制订“1+X”新证书制度下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规划,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实现证书考取目标,提升个人的综合技能水平[2]。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水平
就业创业是学生的未来发展中的两个主要方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未来就业创业中,不仅要参考学历证书水平层次进行考核,也需要同步考核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状态。从实际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若能够在学校环境中就获得不同类型的专业技能证书,对于提升就业竞争力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1+X证书制度下,整个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状态、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技能水平,都需要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要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规划重点,进行培养和落实。“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也体现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可见,从宏观的人才培养和市场人才需求上来讲,专业技术能力更为过硬、综合素质更强的学生,必然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和创业潜力。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
在“1+X”证书制度颁布后,技术能力提升培养成为现阶段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因此,学生在常规专业学习中,必然会感受到实践学习课程比例有所增加,实践项目参与力度和频率也有所增强,这都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和平台的重要表现[3]。因此,当新证书制度颁布后,整体的教学组织架构必然会同步调整,实践教学力度会逐步加大,匹配资源条件建设也必然会同步跟进。现阶段应当紧抓教学组织优势条件,为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挑战分析
(一)证书考取存在目标形式化挑战
目标形式化主要是指在“1+X”新证书制度颁布后,学生对技能证书考取的认知缺乏合理性和清晰性。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大部分学生为了快速取得技能证书,虽然也匹配参与相应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但在证书考取后,其实践学习能力提升效果却未能实现同步提升。这种现象与学生对新证书政策的主要意义和实践要求缺乏理解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新证书制度颁布后,人才培养工作落实以及创新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应对的主要挑战。
(二)人才培养模式结构面临失衡挑战
失衡挑战主要是指在“1+X”证书制度颁布后,人才培养均衡状态受到影响。一部分思想认知较为传统的教师,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仍然更加重视学历教育水平,对于专业技能培养既缺乏科学的方式方法,也缺乏思想上的重视程度。这使得一部分人才培养效果仍然停留在学历教育为主导的状态下,另一部分教师则基于响应新政策要求的主要驱动力,对于技能培训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和时間,使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对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文化教育又存在缺乏同步重视程度的问题[4]。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对难度较低。因此,部分学生在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视程度方面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将精力投入职业技能证书以及各类专业证书考取的过程中,对个人的理论知识扎实程度和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力度都存在不足。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失衡的现象,是现阶段适应新的证书背景以及人才培养背景需要调整优化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实践工作开展中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面临力度不足挑战
技术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技能提升空间存在差异,大部分学生在培养个人专业实践能力的相关学习中都会产生不同认知的主观感受。“1+X”证书制度的颁布为学生基于个人的基础能力水平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便利。部分学生过于焦急地获取相应技术证书,其本身的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能力等都未能在实践学习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在实践工作岗位中需面临与人的交流,对人的教育[5]。因此,其综合实践能力、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不足,或未能充分把握新证书制度的培养侧重点,都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导致出现证书考取后专业实践能力无法与现阶段幼儿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匹配的情况。
三、“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优化课程结构从本质上来说,是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和完整性的核心路径。课程结构优化一方面要丰富理论课程基本内容;另一方面,也应当适当调整,加大实践教育力度,适应证书考取背景下对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从实际来看,只有课程结构得到优化完善,才能更进一步地完成创新教学模式这一任务。另外,课程结构优化后,证书考取会获得更加充足的实践空间,对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然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课程结构优化与教学实践创新要点主要包括在常规课程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匹配设置技能专业课程,了解常规课程与专业技能标准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结合实际添加部分具有选修性质,又能够针对性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理论课程。确保现阶段的实践教学,能够结合技能提升要求匹配实施理论课程跟进[6]。从实际出发,比较典型的、具备实践性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有母婴护理技能课程、幼儿照护课程等。这些课程要匹配新增理论选修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结合实践技能要求应用灵活性和实践性更强的教育引导方式落实执行教学过程,提升整个课程教学的技术含量,体现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具有现代性和技能性的母婴照护选修课程,在实践学习中,就需要借助专项教学视频等多种素材,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实践学习状态,对相关实践技能进行模拟操作。从实践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对学生来说,这种灵活性更强的教学实践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加精准地定位个人实践能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二)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的教育引导能力也需要匹配实践技能提升要求,实现同步提升。针对教师团队的教育培养,也是保障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后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实现教学质量目标时,需把握以下要点。一是从教师队伍宏观建设的角度出发,引入一部分职业能力更强的教职人员充实原本的教师团队,使职业技能培养教育质量从教师方面得到保障。此外,这部分教师的融入,也能给擅长传统学前教育理论课的教师团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教学思路和方法。二是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进行培训教育,提升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新证书制度更加强调多元化的技能提升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师也应当匹配不同技能水平提升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自身对专业技能的实践方法、实践意义、操作流程等也需要同步进行学习和了解。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项实践培训或外出进行交流学习,为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奠定基础。从教学组织的角度来讲,教师素质水平的稳定和提升对进一步稳固教学实践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先对教学实践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了解“1+X”证书制度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个人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优化,以便适应现阶段内容不断完善、层次不断提升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7]。
(三)强化实践教学,构建合作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通过积累更加多元的资源储备,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实践教学组织的过程中,为了适应“1+X”新证书制度,并且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水平更加符合现阶段相关对口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从实际出发,运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尽可能带领教师团队和学生进入幼儿园实地进行学习和体验,为其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空间。院校应当积极与各层级幼儿园进行联动合作,一方面为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充实培养定向人才;另一方面,也通过校企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提升实践能力的平台和资源,全方位构建新型实践教学模型。通过针对性优化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适应“1+X”证书制度。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实践技能,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深刻性也会进一步提升。这对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适应“1+X”证书制度,保障学生能力提升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证书含金量
加强监督管理主要是指在构建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后,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目的在于确保新型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能够在实践中发挥出预期的作用,提升“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生证书考取的含金量,解决证书考取形式化问题。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时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针对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执行落实效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实现教育目标的任务和人才培养实践流程能够科学有效推进[8]。二是在实践教学工作落实中,教师团队的考核也应當同步跟进。只有保证教师团队自身的能力水平符合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要求,才能确保“1+X”证书制度在执行落实时取得预期良好效果。三是在学生考取证书的报考、审批、执行等环节也应当同步提高重视程度,确保整个考核流程得到有效监管。参加考核的学生也可由学校方面组织统一的考前培训,以便帮助学生对不同证书考核的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有参与考核的明确目标,从而顺利获得证书。这是从根本上确保新证书制度下教学组织流程顺利推进,并且不断发挥出良好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路径。从人才培养实践的角度出发,“1+X”证书制度在落实时,更加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师对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感受和体会,并要在创新教学实践引导下,尽快适应新的要求,以此获得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
四、结语
综合实践分析可知,“1+X”证书制度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需要吸引多方面资源作支撑。从常规课程教学到辅助资源素材支撑、人员支撑都应当引起全方位重视。在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置、实践项目组织落实也应当跟证书制度进行同步匹配落实,以便全方位适应新证书制度要求,全面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化,最终为培养出适应现阶段社会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静.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以高职幼儿照护证书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2022(09):15-17.
[2] 栾博强,刘迎接.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 科技风,2022(21):29-31.
[3] 赵真.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标准比较分析——以“育婴师”与“幼儿照护”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2):89-92.
[4] 赵真.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照护试点项目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05):120-122.
[5] 江晓丽,夏小艳.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儿科护理学”与幼儿照护课证融通实施方案研究[J]. 教师,2022(13):120-122.
[6] 苏洁,马瑞芳. 1+X证书背景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以《幼儿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J]. 科技风,2022(06):16-18.
[7] 郑良芬,高娟,何晓秋,等.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儿科护理学课程改革对高职护生职业能力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22,40(01):81-84.
[8] 徐思. 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下的课程建构方法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1(22):142-145.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