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的降阶梯思维与SBAR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3-10-09 01:02朱晓毅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17期
关键词:阶梯信息系统问卷

滕 娇,黄 伟,朱晓毅

(贵州省铜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贵州 铜仁 554300)

医院急诊室是患者来院抢救的重要场所,患者经过快速评估、抢救处理后,需要转运到相应科室接受进一步治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传递,对于提高患者的救治率至关重要。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提出了标准化的交接沟通模式——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 景(Background)、 评 估(Assessment)、 建 议(Recommendation)。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转运交接质量,减少和消除转运交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仅有利于医护间的交流,也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目前已在欧美国家的医疗体系中广泛展开,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作为标准化沟通模式[1]。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相应的医疗资源配置总体并不充足,如何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促进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医护人员和研究者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模式并不断进行改进,其中陈秋菊[2]对先救人后诊治、先重症后轻症、先稳定生命体征后病因治疗的降阶梯式急诊临床思维进行了研究,顾玉慧等[3-4]将该模式应用于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中,罗晓玲等[5]将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成功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检分诊中,宋亚平[6]对该模式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此外许玉俊[7]和方萍萍等[8]分别对该模式在急诊护理与危重患者转运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综合论述。

近年来,降阶梯思维联合SBAR 模式的诊疗方案被成功应用于ICU 患者的交接[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10]等临床场景中,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中,由于病情危急、时间紧迫、医护工作繁杂等问题,常常导致转运交接时只是医护人员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接,存在交接不清、信息遗漏、交接耗时长、交接三方满意度低等现实问题,影响医疗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切实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质量,保证其安全,本研究在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数据资源共享,并采用降阶梯思维与SBAR 模式,根据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特点和医护行为标准,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规范交接表单,准确、精准、快速、全面地完成信息交接,同时成立质控小组定期进行质控检查,从而提高了转运交接的质量,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收集我院急诊科2021 年9 月至2022 年9 月期间接诊的80 例急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011 年《急诊患者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2 年《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严格纳入一级患者,即分诊级别、指标维度、指标条目符合标准,早期预警评分表(MEWS)评分≥6 分。(2)抢救后需要转运至其他科室继续救治。排除标准:(1)不符合急诊分诊级别一级(急危)的患者;(2)抢救后放弃治疗的患者;(3)患者或其家属的依从性差,不愿配合研究开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中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35 ~74 岁,平均(52.5±16.8)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1 例,呼吸系统疾病9 例,消化系统疾病8 例,神经系统疾病6 例,创伤及其他疾病6 例。试验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29 ~71 岁,平均(53.4±17.3)岁;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0 例,呼吸系统疾病7 例,消化系统疾病9 例,神经系统疾病5 例,创伤及其他疾病9 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转运目的地等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转运交接模式进行转运交接,即抢救结束后由主要负责抢救的医生评估患者的情况,由医生和护士负责将患者转运至相应病区,与病区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病情及相关病历资料的交接。试验组采用基于信息系统的降阶梯思维与SBAR 模式进行转运交接,由医生和护士分别按照交接单逐项对患者进行交接,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主任医师1 名、副主任医师1 名、主治医师3 名、副主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3 名、护师4 名,科室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副高职称人员任质控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降阶梯思维联合SBAR 模式交接流程、交接表单填写规范、信息化使用流程、注意事项的培训。组长及副组长定期对组员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开展该项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会议,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练等方式,对转运交接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落实整改措施。(2)设计转运交接表。该表的设计突出急危重症患者的特点,采取降阶梯思维制定SBAR模式交接表:①将SBAR 模式顺序按照降阶梯的思维,优化为B、A、R、S 的顺序,即交班者先介绍患者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气道、呼吸、循环、意识等),然后依次介绍其他非危重情况(如用药、管道等)。②转运医生、护士按照表格规定内容分别进行医生与医生、护士与护士的交接,医护交接内容各自重点突出,具体分工为:护士交接者介绍患者目前的生命体征情况、危及生命(或可能危及生命)的病情、已经采取的治疗措施、用药情况、置入导管情况、急救处置项目等;医生交接者评估患者的气道、呼吸、循环、意识情况并对存在的风险及检查(验)项目、异常结果、未报告项等进行交接,再针对风险提出交接建议,同时汇报已经参与抢救会诊的科室提出的前期会诊意见。③在交接过程中,双方确认交接内容,在表单中医、护交接栏内的“是”“否”下打勾签名。交接表一式两份,由交、接双方科室保存。(3)借助信息化平台。利用院内网络信息医疗系统,同步患者的基本信息,即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病情、目前已经接受的处理措施、置入的导管、用药情况、正常/ 异常检查结果、检验结果、会诊意见以及患者既往的就诊信息等。在交接后及时书写抢救记录,同步上传至信息系统,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精准、快速、全面的传递与获取。(4)持续质量改进。由组长、副组长及质控老师在3 d 内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及交接单、记录进行质量控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3 观察指标

(1)转运交接结果。交接结束后,对交、接科室医生、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转运交接中的资料交接时间、交接内容全面性、交接时患者信息遗漏、病情重点标注。(2)转运交接满意度。交接结束后,采用填写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交接的满意度,问卷总分100 分,>90 分为满意,70 ~90 分为基本满意,<70 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3)交接单情况及交接内容质量。交接结束后,由质控人员对交接单使用数量、双方及时确认数量、交接遗漏项目数、记录及时上传数量进行质量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在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的过程中,为了对两组样本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对试验结果统计学意义的分析,本文采用t检验(表示为±s)、χ² 检验(表示为例、百分比)的方法得到相应的P值。在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中,为了对问卷信度进行测验,通过计算克隆巴赫系数α来进行度量。数据分析过程中所有计算均采用SPSS 26.0 软件平台。

2 结果

2.1 两组转运交接结果的比较

对两组转运交接过程中的资料交接时间、交接内容全面性、交接时患者信息遗漏、病情重点标注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转运交接结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交接满意度的比较

在转运交接结束后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80 份,收回有效问卷80 份。问卷结合转运交接流程共设置10 个小题,每题得分设置为0 ~10 分,对问卷总分按照满意(>90 分)、基本满意(70 ~90分)和不满意(<70 分)三个等级进行划分,通过对问卷得分进行克隆巴赫系数计算得到α=0.872,表明问卷可信度高,可以进行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分析。在满意度计算时对满意和基本满意患者进行汇总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交接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交接满意度的比较

2.3 两组转运交接单情况及交接内容质量的比较

质控人员对两组转运交接过程中的交接单使用数量、双方及时确认数量、交接遗漏项目数、记录及时上传数量进行记录,结果显示,试验组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转运交接单情况及交接内容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常规转运交接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医护人员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认知及重视度有差距,由于医生、护士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资医生及护士,交接时往往存在观察病情不仔细、描述重点不突出、交班内容不完善等情况,不能正确评估患者的当前状况及突发情况。此外,交接班时采用口头交接模式,没有规范化的交接流程及交接单,且交接后未进行质量控制。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采取基于信息系统的降阶梯思维联合SBAR 模式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打破常规转运交接的瓶颈,采取规范化交接模式及医护之间的标准沟通模式,并以信息系统辅助转运交接,采用规范化的交接流程和交接单分别进行医对医、护对护的交接,交接结束后双方签字确认;转运交接后由专人使用交接质量评价表对转运交接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该模式避免了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时的缺陷,减少了交接内容遗漏、交接资料不全等问题,并改善了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急诊思维,实现了交班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质量和医护人员、患者(或其家属)的满意度。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基于信息系统的降阶梯思维与SBAR 模式在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由于充分运用了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基础,有效避免了传统转运交接方案存在的信息遗漏、确认不及时、上传迟滞等问题。结合表2 和4,可以看出转运交接质量在使用信息系统后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资料交接时间和内容全面性方面得到较大提升;在患者(或其家属)的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其对结合信息系统的转运交接方案的满意度要显著高于传统转运交接方案。基于信息系统的转运交接方案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进行患者信息的交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率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在降阶梯思维联合SBAR 模式转运交接的基础上,使用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化支持,可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交接质量,缩短交接时间,提高医、护、患三方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阶梯信息系统问卷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问卷网
爬阶梯
时光阶梯
有趣的阶梯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