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丽
(山东省东平县中医院康复疼痛科,山东 东平 271500)
中风后遗症又称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具体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症状[1]。有研究报道指出,中风后遗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的疗效一般[2]。我院为了获得更好的相关康复干预质量及效果,开始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神经保护剂、神经营养剂、神经再生剂,可以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及发育、神经损伤的修复产生促进作用,还具有减轻胫神经的髓鞘肿胀等作用。本文主要是探究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自2018 年5 月至2020年5 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60 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原发疾病类型、发病至入院时间、后遗症表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 ;当前具有平稳的生命体征;知情同意参与本次试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因各类原因引起严重颅内感染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者;因恶性病变引起脑出血者、脑干出血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对比
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监测各项基础指标、擦洗全身、健康教育、定时翻身、口腔清洁、眼部清洁等。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方法是:(1)听觉训练:①干预人员在执行各种操作当中,与患者进行正常的语言交谈及沟通(即使患者仍未恢复清醒),采用亲切的态度及语言呼唤其姓名及床号,可为其普及说明中风后遗症相关康复干预的重要性。同时采取积极乐观的语气与患者谈论意义重大的既往事件及生活趣闻等,还可与患者分享社会趣闻及时事等。②干预人员采用自制的音乐曲目或者结合既往患者喜爱的曲目类型,适当编辑后为患者播放,每日3 次,每次15 min。(2)视觉训练:①干预人员在每日两个固定时间点(6:30 及22:30)为患者进行交替开关灯刺激训练,每个时间点交替开关灯的次数为5 次,每次开灯及关灯状态持续的时间为1 min。②干预人员分别在每日上午及下午各使用手电筒对患者进行1 次瞳孔照射干预(每次瞳孔照射的时间为30 s,双侧瞳孔均照射5 次)。(3)触觉训练:①干预人员分别在早中晚为患者进行面部擦拭(使用生理盐水),在擦拭时给予轻轻的揉按。完成擦拭后,使用软毛刷对患者的手掌及脚掌进行刺激,每次的时间为10 min[4]。②干预人员为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叩背,并将这些活动融入被动式运动干预锻炼中,采用轻缓及柔和的动作对患者进行触觉按摩,注意对容易发生痉挛的关节及部位加强按摩,每个关节需要进行被动运动2 次,每日锻炼2 次。在对患者实施体位干预时,交替使用快速体位更换法及慢速体位更换法进行干预。(4)嗅觉训练:干预人员将适量的甘草精滴入100 mL 的蒸馏水当中,然后将混合液滴入纱布中,共10 滴,随后将纱布放在距离患者头部10 cm 的位置,左右两侧各放置10 s,每日1 次。(5)正中神经电刺激:在患者的右前臂腕横纹上方2 cm 处放置皮肤电极,并施加直流电刺激,刺激电波采用不对称的方波,波宽为300 ms,刺激强度为20 mA,频率为40 Hz,每次刺激的时间为20 s,静息40 s,每日进行电刺激治疗的时间为8 h,共治疗2 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选择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作为注射穴位,将注射的穴位分为两组,一组为曲池穴及合谷穴,另一组为足三里穴及阳陵泉穴。两组穴位交替进行注射治疗,均隔日注射1 次。在实施药物注射时,可向其中推注1 mL 的药液。将针头拔除之后,采用无菌棉签按压注射部位,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
(1)采用简式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5]对患者上肢及下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上肢运动部分有8 个项目(共33 个条目),下肢运动部分有6 个项目(共17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3 级评分法评分,总分值在0 ~100 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评估神经功能,评分为0 ~1 分是趋于正常,2 ~4 分为轻微中风,5 ~15 分为中度中风,16 ~20 分为中重度中风,20 分以上为重度中风,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3)采用ADL 量表[7]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4)采用QOL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4 个维度,共24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5)观察并记录康复期间并发症。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的FMA 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评分均较高,NHISS 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MA 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HI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NHISS 及ADL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NHISS 及ADL 评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FMA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 FMA 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NHISS 评分 ADL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19.65±4.25 42.30±10.85 14.52±3.81 22.84±3.14 12.42±1.20 8.15±1.68 38.20±8.22 65.12±11.36观察组 30 19.81±4.13 57.11±8.43 14.60±4.27 29.13±3.27 12.50±1.27 5.35±1.64 38.13±9.14 78.16±12.51 t 值 0.209 8.349 0.108 10.747 0.251 6.532 0.044 5.977 P 值 0.417 0.000 0.457 0.000 0.803 0.000 0.482 0.000
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QOL 评分中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QOL 评分中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 评分的对比(分,± 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 评分的对比(分,± s)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环境适应能力 社会功能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14.20±4.12 19.23±3.25 18.50±2.87 25.42±3.35 18.52±3.85 30.25±3.11 7.46±2.11 9.60±1.43 55.40±3.12 82.22±10.89观察组 30 14.26±3.85 26.11±4.17 18.44±2.96 32.58±4.11 18.66±3.96 37.66±2.20 7.50±2.23 12.25±1.66 56.11±3.20 105.23±9.25 t 值 0.082 10.241 0.113 10.460 0.196 15.067 0.101 9.369 1.231 12.474 P 值 0.467 0.000 0.455 0.000 0.422 0.000 0.460 0.000 0.111 0.000组别 例数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康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例(%)]
有资料显示,中风患者会出现脑细胞大量凋亡的情况,但其仍然有机会借助外界一系列的刺激性干预及训练实现脑结构及功能的重塑[8]。本次研究中结合既往工作经验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时,为其加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以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中的触觉训练能够作用于人体脑干系统,促进该部位的网状结构得以加强,同时帮助受损的轴鞘得到快速的修复,促进神经再生,并以此推动大脑皮层的结构进一步重塑。而视觉及嗅觉的训练则有利于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修复。音乐刺激能够激发听觉神经冲动,从根本上提升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度,从而改善大脑的中枢神经功能。通过对正中神经进行有效的电刺激可对丘脑相关的功能核团产生较强的激活作用,刺激觉醒中枢,改善脑组织神经递质的水平,促进脑组织血流量的恢复。有研究指出,中风患者的脑组织中存在尚未被激活的神经元,通过对此类神经元的激活可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神经生长因子。此药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可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有效避免脑损伤的发生,并对脑损伤神经元的萎缩甚至凋亡产生抑制作用。有研究指出,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从而达到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目的。另外,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应用还可对神经- 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起到调节及改善的作用,并可借此提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减轻髓鞘肿胀程度,减少病变胫神经纤维的数量。有研究指出,此疗法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FMA 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HI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QOL 评分中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其FMA、NHISS、ADL 及生活质量评分。究其原因,可能是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的应用能够对患者的视听嗅触进行整体全面的刺激,从而更加立体化、多层次地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以及大脑边缘系统,促进脑神经元的修复,最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康复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的应用显著降低了患者康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这与既往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0]。
综上所述,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地促进其神经功能及状态的改善,同时还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