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困境及路径优化
——从工具理性的僭越到价值理性的回归

2023-10-09 01:42毅,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工具理性思政价值

■ 王 毅,农 璐

(1.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2.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9)

“媒介即人的生存空间”这一概念自网络诞生之日起便在传播学领域被不断强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均每周上网时长已达到28.5个小时,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新媒体对青年人的影响日益重要,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时而新,适应时代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一、新媒体: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

(一)新媒体内涵及特征

新媒体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学术界,学界对此概念尚有不同看法。本文认为,新媒体是指利用现代传媒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和传播平台对传统媒介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整合、传播及提供服务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介形态和运作体系。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特点;与即时通信软件相比,有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特点;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有信息资源库的特点。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是受周围环境、别人对其行为的期望而产生的,它强调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新媒体环境下的“工具理性”可以被解读为,通过对用户的定性画像、定量的算法逻辑,通过量化的、可计算的数学公式,在传播过程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方法和效率,从而达到智慧的信息传递的商业价值。

价值理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相信某种特定的行动所具有的伦理、审美、宗教或其它的自我价值,它强调的是过程的价值追求,而不是目标。行为主体看重的是其自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它反映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深层的道德良心。在新媒体传播的背景下,其价值理性可以被解读为,不管是参与者个人还是机构,参与方都应该对自己的专业价值有一个很高的认知,并贯彻其所遵循的道德准则。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新媒体的作用

第一,新媒体打破了体制上的制约,实现了体制上的“扁平化”。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更强调即时、互动。首先,新媒体突破了媒介与观众的界限。其次,在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下,新媒体的基本逻辑是以数据运算为基础的精确推送,而平台内部的互动机制则进一步突出了“交互”的含义。相比于广播电视,新媒体是唯一一个真正没有时限、可以随时进行加工的媒介。新媒体通过强大的软件和网站来展示内容,使用户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在线服务。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交互能力,其特有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趋于均等,受众不再容易被媒介所左右,而能够透过新媒体的交互作用,产生更多的话语,从而对传播媒介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二,新闻媒介以其生动的新闻传播方式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新媒体的形态多种多样,表现的方式也较为丰富,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融合在一起,做到即时、无限扩展的内容,使其成为“活物”。从理论上说,一个新的媒介在符合电脑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储存需求。新媒体在具有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具有“易检索性”,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储存信息,很容易找到以往的信息和相关的信息。

二、工具理性: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

价值理性注重目的、注重理想、注重内容、注重实质。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越来越注重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1]。新媒体育人是在科学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控制网络信息,把价值引导融入其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新媒体育人具有渗透性、间接性、潜隐性等特征,强调通过大学生喜欢的方式、熟悉的内容、常用的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引领。新媒体以更加容易被年轻人所接纳的语言系统和交流方式,以新媒体为载体实现“朋辈教育”和“自我教育”,更加突出学生主体性,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新媒体工具理性让高校思政教育目标更明确,手段更加精准,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多元,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目标导向的政治性和隐蔽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在于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与灌输,具有政治性、导向性、参与性等特征。新媒体育人作为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一,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通过无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真谛,在熏陶教化中提升自我[2],新媒体育人特征与青年学生追求个性需求高度融合,从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让思想政治教育都不再刻意而为,让青年更容易接受,有利于夯实思想根基、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双线融通,占据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二)实现主客体平等性和交互性

网络的虚拟特性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教育主体为参与网络的大众,不再局限于特定受众,打破了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原有的从属地位和主客之分,主客体平等混同。新媒体强化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性[3],满足了青年学生创造性和自主性需求;同时,实现主客体灵活多样的沟通和交流,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翻转式、交互协作,实现教育主客体共生、共融、共鸣,满足学生互动性、趣味性、探索性需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新媒体丰富了思政教育资源

新媒体平台的非排他性决定了海量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打破传统的地域、学校、专业藩篱,权威的历史人文素材、国内外时事政治、学生个体身边的典型案例等在网络中都能找到,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追求,有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趣味性和说服力。此外,新媒体平台通过精细化地推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爱好,能有效抓住学生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个性化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可能。

(四)育人效果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新媒体因其内容定制、覆盖面广、发布及时等特点,为及时有效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提供条件。新媒体宣传以鲜活的人物、事件和案例透过入眼、入耳实现教育入脑入心,实现理论与实践并重,让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融。新媒体的全覆盖性,有利于占领舆论高地,扩大受众面,便于引导理性发声,营造网络舆论生态新局面。新媒体低时延性,实现国内外最新热点事件同步跟进,支撑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育人课堂,实现新媒体育人效果的及时性。

三、实践困境: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缺位

新媒体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平台、新模式和新空间,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个人独立意识很强、价值取向多元化、审美观娱乐化等特点[4]。但是,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导致技术工具理性的僭越,手段主导目的会导致人性的异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被遮蔽[5]。如技术思维僭越弱化主流价值的认同,技术依赖导致情感因素挖掘的缺位,主体间性被遮蔽弱化了教育主体权威,“信息茧房”圈囿人性发展等困境。

(一)技术思维僭越,弱化主流价值的认同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入场解决了教育中知识传授的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也暴露了工具理性膨胀对人的发展的破坏性影响[6]。工具理性关注效率和结果,新媒体作为工具手段,围猎个体价值追求,技术思维与主体价值思维割裂,技术控制打破个体行为生态平衡;新媒体应用常常表现出片面追求工具理性,例如,抖音,短平快的节奏,流水化的内容,洗脑的音乐,并借助算法的精准推送。工具理性导向下,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抖音作为一种智能的交流平台,将大众推到了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支配着整个人生”的状态,而用户则沉浸在抖音为他们营造的“信息茧房”中,逐渐走上了“娱乐至死”的道路,道德意识在逐渐衰退,价值取向也在逐渐减弱。

(二)内容传导冰冷,情感沟通的缺失

工具理性关注于方案,手段和效率,重视人机交流,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等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空间的同时。但是缺失思想性与人文性,无法通过“人情味”“接地气”的信息输出建立媒介与受众主体的情感互动[7],忽视人文关怀和人际交流,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作用,使教育工作者沦为资讯科技的工具与辅助,缺乏灵魂,遮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者与受教者的面对面沟通逐渐弱化,信任与亲近度也逐渐降低。导致人类主体的消解,使人与机的关系进入了“无人参与”的异化状态。造成了“物化”“异化”和“主客分离”。技术在人本向度被遮挡的情况下,很难与大众进行“共情”。

(三)数据算法挟持,碎片化信息圈囿人的发展

工具理性指导下技术对用户数据的滥用。算法等技术在新媒介的生产过程中渗透,隐含着技术主宰人类权利、主宰人类意识的无形霸权;以传感器为代表的信息收集、智能机器人的编辑、算法推荐等信息的推送等;算法逻辑、算法个性化精准投放形成“信息茧房”,圈囿人性全面发展,从而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完整性、逻辑性和权威性。此外,新媒体下信息生产、传播、交换和消费的典型特征,其表现在信息的零碎性、需求的发散性、消费的短暂性、传播的多元性等几个方面。信息的碎片化,造成受众选择的困难,信息多样化难以协调整合,消费行为难以持久以及在传播渠道上难以把控问题。

(四)主体间被屏蔽,传统权威话语体系瓦解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权威和话语权,使得教育、教学资源成为稀缺资源。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不能真正实现对信息的反馈和自我表达的话语力量。新媒体的发展,使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资源,使所有人都能参与到自己的作品中。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知识向受众的单向传递方式发生了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生态与话语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以知识为本”的教师认同逐步瓦解。在新媒介时代,受众的信任度逐渐转移到新媒体,呈现主客体间平等,教育工作者难以获得话语权,持续瓦解着传统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协同共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价值理性回归

做好网络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高校育人实际出发,明确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思政教育遇到的困难,从而逐一突破,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寻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同共生,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规制算法偏向,加重主流文化视频或内容权重;注重人文,谨慎塑造,重建人际关系;坚守教育本性,注重价值引领;注重新媒体生态建设,占领新媒体阵地。

(一)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作为两种功能互补的理性形态,其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大数据挟持,学生的日常信息多样和价值取向多元,工具僭越给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挑战,表现为主流价值被遮蔽、主体间性被遮蔽、受教育者思维批判力被遮蔽[8]。因此,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价值理性的引导,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加强对新媒体内容资源的整合、梳理、加工、解读,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保障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新媒体这个“媒”发挥到极致,通过新媒体把主流价值观用学生们喜欢的、易于接受的语言传导出来,展现师生价值追求和情怀担当,形成广大师生的“精神共同体”;三是坚持教育的本质,以新媒体作为知识传播和传播正能量的主要载体,巧妙利用新媒体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将教育的优势和技术的高度相结合,以“新媒体+”的思想推动传播内容、载体和形式的创新,不断地挖掘学生和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规制算法偏向,加重主流文化供给

技术为目标服务。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茧房”等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在于回避技术的发展,而在于需要对技术的管制。一是规则上的偏颇,打破了“信息茧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大爆发,搜索引擎、算法推荐等都是为了改善信息的匹配与传输效率。其中,算法推算是一种由系统启动的个性化,它赋予了算法过滤信息的权力;而像搜索引擎这样的技术,可以被归入由使用者发起的定制化,它可以让使用者有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媒介内容。所以,“信息茧房”其实是“系统主导”与“用户主导”的两种形态,使用者可以根据“工具理性”的信息效率要求,自主地对媒体进行个性化定制,导致内容呈现的高度同质性[9]。反过来,受众的自主性不仅表现在通过“破茧”来寻找异质内容,也表现在“制茧”的同质内容定制。因此,大数据可以根据主体特征进行实时纠偏。二是新媒体平台参与各方需要加大主流文化的供给。对高校而言,要凝练校园品牌文化,提高供给质量。高校要拓展服务师生渠道、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塑造良好校风学风各方面。要整合好新媒体网络资源,强化优质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深加工,挖掘网络思政教育元素,通过碎片化、形象化的信息和语言传递育人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单向输出转向为双向联通。坚持“人本”思想,积极推动高校教师和其他主体参与到网上思政工作中来,引导和支持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到网上工作中来。切实加强网络思政工作的实效,坚持“把虚拟环境做实”“传统工作入网”“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的思路,增强教师团队的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增强网络思政的感召力[10]。积极推进主题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校园网络,提高新媒体平台主流文化供给。

(三)注重人文精神塑造,重建人际关系

现代教育的人本目标是促进全体受教育者人格的全面发展。新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物化的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世界为之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然而人们面对面交流情感的机会却减少了,正所谓“物理上更接近,心理上更疏远”,故要解决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内容冰冷,情感沟通缺失以及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伦理价值道德上的混乱等问题。第一,注重人文精神塑造。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关照,需转变“技术至上”观念,使“人机对话”有效促进“人际对话”,回归“以人为本”,使教育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共生[11]。第二,注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人格。教育者面对的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需要通过构筑和谐平等的主体关系,注重现代技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的同时,注重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人格,尊重人性、珍视人格,调动、激发主体性。第三,注重建立人际关系。教育的温度区别于冰冷的技术,有温度的教育必定是社会关系性存在的学习发展共同体,它是灵魂的高地,信仰的高地,是人类的“良知”,既体现在每个大学生的灵魂中,又来源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关爱、来自学生内在相依相知的集体记忆。

(四)坚守教育规律,注重主体间情感沟通

新媒体时代,要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正确看待教育主客体之间的错位问题,力戒未经调研就简单移植老经验,甚至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颐指气使。一要摸准新媒体传播规律,探索新媒体教育新模式,主动承担学生网络世界引路人的角色。走进学生的网络世界,转换网络语言体系,构建教育服务、人文关怀、价值引领、青年话语相容的新媒体育人新模式。二要主动把握态势、提升育人效应。既大水漫灌,又精准滴灌。运用新媒体前沿技术和平台优势,把握新技术传播规律,提升新媒体平台互动内涵和质量,引导社会舆论在同频共振效应中坚守立德树人使命。三要注重主体间情感沟通。思政教育者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来传导冰冷的知识,需要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进行温情教育,在实践中不断打磨自己的信仰与操守,打磨自己的良知与底线,打磨自己的心性与修养,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为师者的气度;充分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了解教育情感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实际。四要与时俱进,通过鼓励、融入、参与贴近学生生活的阵地,传播主流价值观,营造温润的思政文化,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望,教育过程中善用青年话语体系,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帮助青年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生命底色追求。

(五)注重新媒体生态建设,占领新媒体阵地

新媒体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套系统工程。第一,要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网上增设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加强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其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第二,注重学生受众的身份,坚持把“有意义”与“有意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线上与线下进行融合,以权威的声音占据网络阵地,借助新媒体平台打造积极健康地网络空间;第三,坚持以创造性的职能来培养学生,积极开展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以高质量的内容培养人才,着力打造具有吸引力强、黏着度高、内容质量高的网上新媒体思政平台,以内容的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第四,提高师生网络文化素养,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网络思维和网络素质教育的培育和宣传,引导他们科学、健康地使用网络;第五,重视学生“主题群落”的建设,注重网络主题建设,通过设立贴近学生,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主题、建设主题、参与主题、发展推广主题等方式,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新媒体主题群落”。

五、结论

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不透明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被誉为网络“原罪”的网络暴力现象、信息过载造成受众心理不适和焦虑等现象都是新媒体所固有矛盾在媒介融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因此,传统高校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其自身存在感,即在传播内容、传递形式、受众群体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重形式轻内容”倾向严重、“重技术不重人”现象突出、“重大众轻个体”现象普遍存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媒体应用能力不足、主流价值观念缺失等。因此,探讨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传统优势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是今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工具理性思政价值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期高校治理模式及其优化设计——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推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引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学前儿童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