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基于协同效应视角

2023-10-09 01:42胡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协同育人

■胡琼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700)

随着国内形势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与日俱增,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培养综合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在协同效应视角下,各院校的育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同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张从协同理论入手,以教师、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为目标,推动教育与工作的有机统一。这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作用。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中一门很成熟的课程。高职院校将协同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语文课程中,既可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也可以加深语文教学的内涵。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引入协同育人的教学理念,为推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提供全新的理论视角,以此拓展学生实践教学的宽度,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培养更加贴合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协同效应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策略,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培养与就业。

一、协同效应的基本内涵

协同效应是指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系统中的各因素都相互影响,从而促使整体的环境和谐发展。从中国教育角度来看,要想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整体教育环境,促使教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的协调统一。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协同理论中有三大主体:第一主体是教师,通过加强教师间的协同合作与交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主体是学校,以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与企业共同构建出双赢的新型运作模式;而作为第三主体,企业可以实现产业与教育的协调与发展[1]。所以,在实施协同教学时,应以市场需要为核心依据,以行业发展为支撑点,建立以教师、高职院校和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办学格局,促使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建设,以提高协同教育教学质量。

二、协同效应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一)建立个性化、共享式的教育新格局,弥补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代表着教育的主体性和绝对的权威性,而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与此同时,在日常的课堂中,教师扮演着积极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扮演着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交流以一种单向的方式进行。此外,教师凭借自己的智慧来处理问题,与其他教师交流知识、探讨理论的机会较少,常常处于“闭门造车”状态,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难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感知度。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通常会出现思维僵化、视野狭窄、学生主体性缺乏等问题。而协同教育为传统的封闭型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舞台,打破了“一言堂”的闭锁状态,建立了个性化、开放性和共享性的教育新格局。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在高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应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协同理论模式下,不仅需要学校教师间的协同教育,还需要与企业协同教育。在实训期间,企业可以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融入企业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减少学生在毕业时对社会产生的恐惧感。“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参加实训活动,才能了解自己专业能力的强弱,结合自身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语文行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语文学科的教育模式也要随之发生变革。高职院校要重视协同教育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使其符合现代教育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他们原有的语文理念,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3]。

(四)提升协同育人的人才质量

通过协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步入深入发展的正轨。校企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方案,加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其职业技能,从而提高学校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学生-员工”的身份交换,可以让学生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

三、协同效应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间的协同教育意识不足

在协同效应视角下,教师间的协同教育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独自一人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思维固化、知识片面以及博而不精等弊端。而通过教师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教师间的协同合作,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突出了其主体性,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理念难以改变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的需要优化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改变语文教学理念,更没有根据协同教育理念改变语文教学策略,致使协同教育理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大打折扣,大学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也无法凸显。此外,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对协同教育相关模式的了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师展开协同教育教学的相关培训,改变教师的观念,避免在教学中出现诸多问题,导致相应的教育水平和语文文化内涵在各个层面都受到限制。

(三)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

首先,在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都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影响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参与度。其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明确。对处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课程与高中语文课程不同。高中语文课程是基本课程,而大学语文课程已被许多专业课程所替代,教师也面临着难以进行语文教学的问题,致使大学语文教学水平显著下降。最后,课堂上学生之间互动的减少,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导致协同教育难以开展。

(四)企业的协同育人积极性不高

在协同教学中,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权益保障,以及政府相关的政策规定不健全,所以大部分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意愿不高。另外,在实施协同教学的过程中,企业投入了巨大的费用,而又未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致使资金、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甚至有些毕业生毕业后就会离职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下降,造成了一定的财政负担,故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最终使得协同教育机制在运行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4]。

(五)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体系不完善

首先,高职院校在协同教育机制的尝试中,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扶持,致使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与考核体系不完善。相关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短缺,没有更多的资金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其次,由于一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意愿较低,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上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他们很难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最后,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师资培训、教师考评等工作中存在不足,导致教师培训和评估体系不健全,从而影响了教师培训和评估工作。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对协同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协同效应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整合多学科的师资力量,分体协同教学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中,大多是以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作指导,凭借教师一人的智慧来完成教学工作。这样的教育方式反映出了教师的主体性和职业素质,同时也容易造成知识固化、思维主观、博而不精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应整合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比如,课题组的四名教师可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分别承担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应用写作等模块的教学,并承担相应的课后作业布置、课间讲解与答疑、出题与批阅、拓展阅读与推荐等环节责任。四名教师的教学步调均衡,前后衔接自然,采用“四连环”的教学模式,层层推进[5]。在构建一套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前提下,使各教师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得以发挥,让语文教学课堂真正做到了“精”“专”“巧”“妙”,从而有效地防止“一言堂”教学模式而导致的美学疲劳和学术倦怠。

(二)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改变高职语文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与普通中学相比,学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可以与思政教师协同挖掘语文思政素材,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渗透思政教育,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让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开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如辩论赛、朗诵比赛等。教师可以从特定的社会事件入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例如,教师可以用最美公交车驾驶员吴斌作为教学素材,给学生观看吴斌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吴斌在危险的时候,忍受着剧痛将车子停下,同时还能让24位乘客得到及时的疏散和报警的事迹。他的这种精神并不是突然养成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非常高尚的品质。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从而对这位英雄人物感到无比佩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在危急关头是选择自救还是保护他人的辩论赛,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点联系起来,在辩论中建立起科学的论证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三)多角度选择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语文教育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创造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方法[6]。不仅如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学生在获得教师肯定的情况下,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协同效应视角下,教师要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开展情境仿真教学。比如,翻转课堂,使课堂更具娱乐性和实用性。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目前语文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过于消极,未能足够地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通过“因材施教”,让语文教学适合每个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教学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找出适合自身的方法,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企业的协同育人合作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课程中,不仅需要教师间的协同教育,还需要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教育。通过校企协同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起到了发展共赢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时掌握企业对岗位的需求,适时地对语文教学内容、培训方案、考核方法、考核体系等进行动态的优化。首先,各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相关职业院校提供配套的教育设备、场地、训练设施、实习设备等。其次,企业还要定期安排有关专家到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讲座,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其应用能力,为其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应科学地规划和组织人才的培养,不能一味追求短期的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发展。这样,企业才能够全身心地与学校进行合作,将基础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教授给学生。而学校也能够为今后企业的岗位需要输送更多高技术、高质量型人才。

(五)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技能培训标准,完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是知识、文化的集合体,是学生成长以及发展的指路明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进度,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地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估体系,坚持引入一流的师资力量。首先,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状况,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资格进行重新界定与改进,以指导和鼓励高职院校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技术、业务能力,促使教师专业成长,为高职院校引进一流的师资力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师资的培养与评价制度的创新。在构建评价体系中,应该采取“流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种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评价,对教学活动进行相关调整。而评价体系的改革可以从“教学”与“教育”两个层面进行。从“教”的角度来看,要考察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是否按照教育标准和教材大纲的要求,给学生传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在“育”的层面上,重点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的养目的,以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与技术性。最后,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新入职的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感知度,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此促使他们专业成长。

五、结语

在协同效应视域下建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既可以推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发展,又可以为学校培养创新技术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的协同合作,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找准语文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定位,充分发掘协同效应的内在价值,切实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培养出更加贴合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协同进化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