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因分析:基于公民道德的视角

2023-10-09 01:42华苗青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诈骗道德

■华苗青

(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高发多发态势,2021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打防管控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罪多发高发态势。澎湃网《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中表示,20~29岁的被害群体占比高达41%[1]。大学生作为其中素质较高、理性程度较高的群体,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群体之一,知识水平、理性水平与防骗水平的巨大反差,已引起广泛关注。

一、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研究综述

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研究多以对策为主,每一种对策都是基于对大学生陷入电信网络诈骗成因的某一个角度的理解。毛万艺[2]认为应将安全教育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的防骗意识。段锟、党敬川[3]认为高校应加强合作、监管、教育宣传,提升高校预防网络诈骗能力。向欣怡[4]提出加强个人信息安全是防范大学生网络诈骗的关键。钟婷婷[5]提出,以警校联动机制与家校合作模式,结合警示教育,建立完善的防范诈骗处置流程。

上述研究集中在外部安全环境的构造与防诈骗宣传教育。仿佛网络电信诈骗是由于网络这个外部的客观存在物造成的,是由于教育部门的宣教不到位造成的,这样片面强调外部安全举措的局限性,造成了主体性的缺场。受骗过程中的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主体性因素。大学生作为独立的道德行为主体,其主体性的因素影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曾琰[6]从个人安全观念角度,研究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弥补了主体人的缺场,指出大学生个体观念安全是生存安全的前提,安全观念是能够揭示社会生活规则、引导其顺应生活法则的观念。大学生网络诈骗的防范不能忽视“观念安全”这一重要的安全范式。

然而,“观念安全”属于主体认知层面,从认知到行为选择之间,还有心理机制,道德判断。值得关注的是诈骗得以实施,固然有诈骗团伙日益缜密的诈骗手段,但诈骗过程不是诈骗者单方面的行为,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大学生行为深度卷入的过程,即大学生主动转账,甚至多次主动转账,诈骗才得以完成。其中信任的建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赵雷[7]通过访谈9名受骗大学生,分析了信任建立的心理机制,归纳出受骗者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包括直觉性思维方式、冲动型决策风格、信任水平高、情绪控制力差。通过研究主体心理特点,将信任理解为某些心理特征的必然结果。

青年学生的心理特质对信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但思想是心理发展调节的中枢,对心理有支配作用,思想道德、理想信念一经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控制认知活动,驾驭情感,调整动机和意志指向。如果心理脱离了正确思想道德的主导,将会失去方向而误入歧途。在正确思想道德支配下的心理活动,才具有方向性、自觉性,进而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

蒋剑红、刘衍永[8]关注到了伦理因素,认为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伦理根源是道德观念迷失,自由滥用,道德责任缺失,网络伦理规约不完善,指出要完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加强主体道德修养,完善制度伦理规约来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研究虽然开阔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视野,但是没有深入探讨新旧道德的异同如何导致了主体道德的迷失,提出的治理对策忽视了主体的价值选择自由,落入了外部安全的槽臼,仍然是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

工具理性以结果为导向,在当下浮躁之风盛行,追逐短平快的片面的社会文化里,工具理性被过度强调,工具理性被认为是解决诸多问题的遵循。陷入电信网络诈骗本身具有深刻的道德根源,而普遍的对策是加强网络监管,安装反电诈APP,拨打反电诈电话,普及防诈骗知识,这些当然会在短期内见到成效,能够有效地减少被骗的数量,但是诈骗手段不断升级,新诈骗手段的识别以新的诈骗案件为代价,反诈宣教的内容必然滞后于诈骗手段的升级,就会出现诈骗案件数量反弹的尴尬,治标不治本,道德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必然会造成新的问题。

二、大学生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现状

从大学生陷入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来看,主要包含两大类。

一类是购物诈骗。大学生购买电脑、手机、游戏账号等,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高档商品。此外,还有冒充购物网站售后客服理赔。

另一类是赚钱诈骗。大学生将刷单伪装成“兼职打工”赚钱,省时省力快速赚钱。刷单自2016年3月15日曝光以来,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项整治,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刷单诈骗将传统的刷单方式进行伪装,变成了看似省时省力快速赚钱的方式,迷惑性强,是大学生陷入网络诈骗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投资理财赚钱,如投钱返利、投资赚钱、关注点赞提供佣金、中奖博彩,都是没有门槛的高收益投资。

电信网络诈骗伪装成购物打折,但成本价格严重失衡;伪装成劳动报酬,但少劳多得;伪装成投资理财,但收益畸高,为什么能够受到理性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的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样从小就开始的诚信道德教育,为什么在诸如此类的诈骗面前,大学生却屡屡破防?在学校大力宣传教育的背景下,被骗的情况为什么仍然时有发生?大学生对诈骗分子轻信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价值判断,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是不是出现了某些不容忽视的不足?本研究通过访谈与观察,探究在电信网络诈骗中,大学生的信任形成的道德原因,为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供参考。

三、个案研究

本研究招募曾经受到电信网络诈骗并遭受损失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通过电话进行访谈。根据访谈结合平时工作中对受到电信网络诈骗学生的观察,分析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至关重要的信任形成的原因。

(一)信任来自善良的美德

个案描述:同学1,大一,女生,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接到好朋友的QQ信息,说自需用钱急需6000元,而家长转账的钱取不出来,于是她当时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向对方转账1000元,半天后发现对方把自己的好友删除了,打电话给好友发现好友的QQ被盗,自己被骗。

在访谈之前,我们认为大学生陷入网络诈骗,是因为道德发展的不健全或者道德的某种劣根性。但通过访谈,我们发现有些陷入诈骗的案例恰恰与此相悖,是因为某种优秀的道德特质,比如,关怀道德特质。在同学1的叙述中,骗子冒充好友诈骗,精心设计的情境激起学生的紧张情绪,正是因为大学生的善良、对同学的关心,使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转账而不是怀疑是否情况属实。美德包含强烈的情感,对应着道德直觉的过程,对道德决策具有重要影响。道德特质会自动化运作,有时超出理性的判断。

值得忧虑的是,当因美德受到伤害,就会对坚持美德的意义与价值产生怀疑,善良不但没有得到善良的回应,得到的反而是欺骗,对学生造成巨大损失。遭受损失的时候,容易引发反思,痛苦的被诈骗体验他们会认为是不是自己太傻,太傻是善良的代名词,善良要吃亏,这不禁令人联想到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问题的一大根源。

(二)信任来自陌生人给的“糖”

个案描述:同学2,大四,女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平时爱好素描,在抖音关注了一位素描好友,对方称购物可以抽奖,购买了三次物品,每次抽中不同的奖,但并未收到奖金,后被对方拉黑,发现自己被骗,被骗金额2710元。她向学校所在地派出所报案,但未追回被骗钱款。

同学3,大二,男生,在学校表白墙上认识了一位朋友,加好友几天后,对方向其推荐理财产品,该同学多次转账,累计10万元,直到联系不上对方,才发现自己被骗。他向学校所在地派出所报案,但未追回被骗钱款。

同学4,大三,女生,在微信上加了微商好友,购买某品牌包共计2400元,半个月以后没有收到商品,联系不上微商,发现被骗。她向学校所在地派出所报案,但未追回被骗钱款。

1.对熟人的不信任

4位受访同学,受骗的地点均在宿舍,但是当他们处于被骗情境中时,都没有与舍友、家人或者老师交流。同学2表示“这是自己的事,不想麻烦别人,也不想麻烦父母”,同学3表示“我看到这个投资的收益很高,我没有很多存款,还让父母转账给我,父母并没有怀疑是诈骗。当时就没想到要跟同学商量”。电信网络诈骗多发生在宿舍,学生识骗防骗能力较弱,在课余生活中与他人互动较少,当暴露在骗子设计的紧急情境、或者高额利益的诱惑下,被骗的风险较高。由此可见,大学生不仅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而且缺乏沟通合作能力。

同学2信任抖音网友,同学3信任QQ网友,同学4信任微信网友,。而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是不合群的同学,在熟人和陌生人之间,他们却相信了“相识不久”的陌生人。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俗语,“熟人好办事”“人熟为宝”“混个脸熟”,说明熟人在中国社会,意味着近水楼台,意味着好办事,中国传统社会就是熟人社会。传销是“杀熟”的典型案例,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了巨大冲击,传销虽不再是新鲜事物,但其负面影响仍在。在大学生群体里,熟人成为了不被信任的对象,成为了不想麻烦的对象。有研究发现如今的大学生,对身边熟人的信任感分散化,比如,对日常交往较多的“同学、老师”的信任感远低于网络上的“朋友”[9]。

2.对陌生人的功利化轻信

人类天然具有被伤害恐惧,天然不信任陌生人,中国人与陌生人交往的起点就是怀疑与防备,但是在电信网络诈骗中,信任却发生了,而且表现为金钱的转移。

同学3来自校贫困生建档家庭,相信QQ好友推荐的理财产品,多次转账,才发现自己被骗。同学4来自低保家庭,相信微商,从所谓的特殊渠道购买比市场价格低很多的品牌包,数十天之后杳无音信,才发现被骗。

细细分析,这样的信任,并不是建立在彼此诚信的基础上,而是经过精致的理性思考之后,对他人互惠的超常规反馈行为的想象和期待的基础上,采取的行动。因此,这样的信任并不是真信任,而是一种功利思维导致的功利化轻信。当代青年被戏谑的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己摧毁了对陌生人防备的常识,陌生人给的“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逊于幼童。

值得关注的是轻信导致人格发育期的青年容易被负面信息、负面思想带偏,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效果。此外,同学1、2、3、4均向公安机关报案,均未追回钱款,由此引发的对政府机关公信力的怀疑,触发的社会信任危机,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

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诈骗分子的信任,所导致的后果绝不仅是陷入电信诈骗后的钱财损失,还有对社会的不信任,由于大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可能影响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这是高等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该觉察到的隐忧。因此,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不能只停留在宣教之类的表面文章,不能只停留在打击诈骗分子的外部文章,还要深入大学生对诈骗分子信任背后,探究其道德成因,看到主体价值选择的自由,拓展以德防骗的新路径。

四、从公民道德视角分析大学生陷入电信网络诈骗的成因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公民道德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指出,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场经济规则、政策法规、社会治理还不够健全,受不良思想文化侵蚀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10]。电信网络诈骗是当前突出的道德失范现象,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危害社会安全,影响国家公信力。

大学生陷入的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伪装成市场交易的形式。市场交易的有序,有赖于公民道德的约束。而公民道德是调节人们与他人公共关系的道德。它的特征是普遍性的,不会对熟人和陌生人有所差别,对熟人、陌生人都要讲诚信,不会行骗。

《纲要》要求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纲要》“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回应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着力解决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11]

(二)社会深刻变革,传统道德向公民道德转型滞后

从近代开始,中国传统的家族本位走向解体,在传统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从家族中跑出来成为个人,人们从熟人社会转向了陌生人社会,进入社会公共领域。

进入陌生人世界的人们,生活领域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传统道德需要转向新的伦理道德,传统道德逐渐解体,但新的公民道德尚未建立。传统道德是一种“差序格局”的道德,对亲戚、熟人、陌生人亲疏有别的道德。公民道德则是无差别的普遍的道德,对熟人、陌生人应是无差别的诚信。从道德的视角来看,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是传统道德向公民道德转型滞后的结果。传统的道德约束甚微,新兴的公民道德尚未完全建立,在利益面前,诈骗分子钻空子,违法牟取利益,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理应在公民道德的约束下,公平、有序、安全地开展,诈骗分子运用了陌生人交往的经验,违背公民道德,在缺乏陌生人交往经验和规则的大学生中进行交往活动,从中谋取不当利益。电信网络诈骗向高校的蔓延在道德层面反映出社会公民道德的不足向大学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道德教育的成效。

电信网络诈骗这一当前突出的道德失范现象,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认知冲突,导致大学生道德敏感性缺失、道德感悟力下降,使其走向道德的反面,在思想上,诱发和刺激对不诚信现象和行为的无视和纵容;在行动上,影响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最终导致道德和信仰的崩塌[12]。

因此,电信网络诈骗既是道德问题的结果,也有可能成为道德问题的原因。防范经济损失和防范道德侵蚀,均是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应有之意。

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公民道德教育受到来自社会道德失范现象的粗暴颠覆,因此,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大学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必将以大学的德育成果向社会输出,影响、服务、促进全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传统道德逐渐解体,道德自律的主体尚未形成

从传统家族出来的个人并没有形成道德自律的主体原则,而是转化为物欲的个人。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破心中之贼,就是树立道德主体,很多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对于外部权威被迫的服从,或者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道德被工具化,成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的道德是他律,心中之贼仍在。用道德作手段,谋取自己的利益,看上去敦厚,但却是乡愿的人格。孔子在《论语》中非常深刻地抨击了这种人格类型,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有贼,没有确立道德主体。近代思想的主题就是建立独立的人格,道德自觉的主体,这是公民道德的基础,如果没有建立我们就还处在古代传统社会。

网络造就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交世界,使现实交往中的熟人世界的传统道德监督缺位,暴露出道德特质中的贪婪,网络中的行为看似不容易被熟人看到,看似每个人都穿上了隐身衣,不需要自我掩饰,贪婪就有机可乘,见利忘义的行为就会发生。在网络环境中,暴露出了大学生道德自律的主体尚未形成,导致了义利观的扭曲,使其陷入电信网络诈骗。此外,大学生在微博上表达不满情绪,指责同学、老师、学校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是道德自律主体尚未形成的表现。

因此,大学生道德知行不能合一的现状,应该被高度关注,道德自律的主体意识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影响了整个社会未来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处于人格发育的关键期,公民应加强道德教育。

(四)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挑战

1.拜金主义盛行,网络空间道德失范

网络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成为网络诈骗深厚的基础和前提。拜金主义是金钱崇拜、物质崇拜,追求物质享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在网络空间中,大量视频、文字、图片,夹带着拜金主义的思想,以青春、鲜亮、出跳的表现形式,吸引大学生关注,受到青年的认同,潜移默化地改变青年的价值观、金钱观、择业观。

网络购物平台的主播,一年狂赚几十亿的传奇,获得深度参与网络购物的青年的崇拜,这种崇拜转化为对金钱的崇拜,深刻影响青年的择业观,金钱成为青年自我发展的目的。

2.消费主义价值观冲击,物化了人的本质

部分影视剧富贵又多金的主角,或多或少地向青年展示了奢华的物质生活、霸道的物质个性,直观地展示金钱毫无疑问的权力,展现了金钱带来的个人乐趣,金钱可以左右他人的思想,以及被他人的优待和爱不断证实的优越性,掩盖了金钱道德的虚伪和丑恶。这样的剧情让涉世未深,人格正处于发展中的青年上头,更上心。物质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人的两个世界,物质世界是生活必须,价值世界是人能够安身立命的根本。消费主义价值观物化了人的本质,遮蔽了人的价值世界。

一般情况下,受教育水平与消费欲望正相关,学历越高,消费欲望越高。大学生更容易形成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的冲突[13]。同学3,同学4均来自贫困家庭,对高消费的欲望,展现出巨大的消费张力,是其陷入诈骗份子的最大诱因。

因此,从消费主义的视角来看,电信网络诈骗,是大学生在物欲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弱点。灵魂的三重区分是欲望、意志、理性。用理性来统率意志,用意志来节制欲望,是德性,也叫美德,欲望的美德叫节制。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造成巨大冲击,给公民道德教育带来挑战。

五、结论与启示

高校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道德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构建抵制诈骗不当利益诱惑,防骗识骗的坚固壁垒,构建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陷入电信网络诈骗,既不像预测的那样因道德行为的严重偏失引起的,也不是道德认知不足引起的,而是在人格成长塑造的特殊时期,道德认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网络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因道德特质中的某些美德,超越了理性的判断,经由自动化的反应,建立起对诈骗分子的信任。

因此,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仅仅通过诈骗形式的宣教是不够的,因为诈骗形式手段会不断升级迭代,难以辨识。仅仅通过加强外在安全防范,增加防火墙,增加网络监督也是不够的,因为总有诈骗行为可以成为漏网之鱼。当学生被骗,又无法追回被骗款项,报警无立案,内心一定是无助的,但比内心无助危害更大的是对美德的失望,对诚信信仰的崩塌。网络电信诈骗里潜藏着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危机,我们应怎样在这样的背景中,向学生讲道德,让学生信道德,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马克思看来,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包含感性活动和物质生活需要两个方面。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层次性,保证生存只不过是最基本的需要,人们不仅为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斗争,而且为享受需要的满足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大学生是现实的人,通过消费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要实现消费选择的自由,价值选择的自由,不受不当消费观念的影响,就需要他们学会节制欲望,就需要道德教育引导价值选择自由。

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第一,道德实践方面,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现实的个人”的道德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进行,任何一种道德教育都蕴含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容。作为人的意识的道德观念是在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现实的个人”的道德教育不仅应当在生产劳动中进行,更应当使之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14]。

习近平指出,说“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实践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摒弃浅尝辄止式、一阵风式、完成作业式社会实践,持续引导大学生真正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与他人、他物、他事的交往磨练中,在困难与挫折的洗礼中,实现公民意识的自觉,跳出个人的狭隘视野,从“社会、国家、个人”三者互动的大视野中积累对社会的了解、对国家的认同、对历史的感悟、对网络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知和认同,改造主体的主观思维,涵养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历练道德情操,形塑生活态度,转化为道德行为,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第二,道德认知方面,注重公民道德教育与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学作为社会的道德窗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未来。在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养成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思想理论教育的强大育人功能,从思想的高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精神素养进行培育与提升,实现公民道德自觉,克服各类非主流文化、亚文化的影响。

第三,道德榜样方面,将理想道德培养与现实优良道德培养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一元引导多元,大力宣传各行各业道德楷模的事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好人”,结合实际生活,宣传抗疫先进人物的事迹,树立榜样的旗帜,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发掘学生身边的榜样,组织开展榜样青春故事会,分享榜样成长的过程,发挥朋辈教育的力量,找到青春的共鸣,建构道德情感秩序,发挥道德情感引领的作用,将对榜样的崇拜化作行动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诈骗道德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