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视觉中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牢固树立大抓学习、大抓落实、大抓服务的鲜明导向,绍兴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紧紧围绕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比学习 比落实 比服务”活动,敢为善为、图强争先,为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展现科技担当。
坚持创新深化抓改革,率先实现“三位一体”破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部署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绍兴市委、市政府迅速谋划、积极部署,率先在市域层面“一揽子”谋划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工作,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支持。绍兴“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作为唯一的综合性试点入选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名单。坚持高位统筹和深化改革相结合,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委员会,设立试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中心,出台试验区建设方案,建立改革试点、协同事项等“六张清单”,全力做到“1+1+1 >3”的预期成效。制定以力量协同、攻关协同、共享协同等为集中体现的“十大协同事项”,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锻长补短、形成合力。
坚持系统协同抓创新,扎实推进“315”科创体系建设。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绍兴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制定实施《绍兴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 年)》《绍兴市扎实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2023 年工作要点》等系列文件,组建工作专班,编制“315”科技创新体系图、主要指标进度表、重大项目实施表、重点任务攻坚表、争先创优晾晒表等“1 图4 表”。上半年,绍兴市创新深化与“315”科创体系建设工作均获五星评价。已公布、可晾晒的16 个指标中,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4 个指标位居前三位,11个指标位居全省前50%。全市已有13 个项目列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三位(7项列入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完成项目投资20.77 亿元,达到年度计划投资的98.5%,高于全省平均15.7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 位,新建项目开工率100%。
坚持全域创新抓提质,积极打造更优创新生态。聚焦重点科技工作,加快构建以平台为载体、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支撑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绍兴科创走廊能级,健全完善科创走廊“二图三库”(全域创新资源布局图、平台体系架构图、创新主体名录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创新人才库),加快六大科技城、十大创新基地、十大创新设施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需求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建立科技领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攻关需求征集凝练机制,组织申报省“双尖双领”重大攻关需求164 项,凝练“进口替代”“技术领跑”攻关榜单23 项,实施市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30 项、基础公益类研究项目106 项。
越城区科技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以“315”科技创新体系和“258”科创计划为路径,重塑科创格局、集聚创新资源、释放科技潜能,打造全国全域科创先导区、全国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区,现已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59 位,为绍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硬核支撑。
打造“高研值”平台,增强产研融合策源力。依托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1 家共建研究院,全力推动鉴水科技城建设,构建“一城引领、两轴联动、三区协同、多点辐射”的空间格局。截至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数从120 家增长到539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843 家增长到1655 家,并培育五大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保有量全省第一,其中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现代医药获省级综合体评价优秀。
聚焦“高能级”服务,提升科技聚才软实力。通过实行“科创片区、科创平台、科创企业、科创人才、科创生态”五大行动,建立以“科技局抓总—成员单位横向联动—镇街平台纵向推动”的工作机制,率先打造“12+X”区长科创日品牌。截至目前,已组建三大百亿级产业科创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300 亿元,投资引进产业项目122 个,在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考核中获五星评价。
强化“造血式”改革,推进三位一体优发展。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与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绍兴‘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产教联合体”。加快建设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实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一指办”全省推广,获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截至目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比从0.58%增长到2.84%,增幅连续四年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柯桥区科技局坚持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全力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大学习”增强“大本领”,以“大行动”实现“大突破”,以“大服务”助推“大解题”,牢固树立大抓学习、大抓落实、大抓服务的鲜明导向,坚持闭环服务,实行清单管理,为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杭绍星城”努力提供科技支撑。
平台赋能提升实效。稳步推进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集聚高端人才290 余人,孵化科技型企业12 家,牵头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20 余项,“探索现代纺织产学研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列入全市“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十大改革试点。
科企赋能支撑发展。高质量落实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规纳统,已推荐申报高企204 家,市级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4 家。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攻关,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已摸排省级“双尖双领”攻关需求32 项、市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需求26 项,推荐上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3 项。
生态赋能强化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兑付“1+9”政策资金8809 万元;深化政产学研合作,1 至8 月实现技术交易额53.65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3.2%,“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建造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入选2022 年度省科技奖二等奖候选成果;聚焦“高精尖缺”引才导向,更大力度招引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已申报火炬计划27 人、国家自然基金海外优青4人、国家特支计划9 人,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7 个。
上虞区科技局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推进机制改革、主体培育和服务升级,连续三年获评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连续两年夺得省科技创新鼎,获评省科技特派员工作20 周年成绩突出集体,系绍兴市唯一。
“学”字为先,做好创新改革文章。紧盯省创新深化改革试点工作跑道,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上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试验区建设,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创新深化改革试点,相关做法获省领导批示,相关案例入选全省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第一批典型案例。
“干”字为重,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引导企业申报省“尖兵”“领雁”计划等,实施重大科研项目7 项,省科技奖公示项目6 个,数量居全市第1 位。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等“五个全覆盖”行动,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4 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增加值比重、技术交易总额等均居全省前列,获得一季度“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五星评价。
“优”字为本,强化创新服务水平。聚焦平台赋能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曹娥江实验室建设,浙大半导体材料联合创新中心签约落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科中试基地全周期项目管理和全链条孵化机制建设,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抓好高层次科技人才招引,累计推荐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人才45 人。实施科技干部“五个一”挂联制度,累计走访企业超250 家次,提供技术服务89 次,帮助解决问题13 个。
诸暨市科技局全面落实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以“高能级平台效能发挥年”“企业研发机构覆盖年”双年主题为抓手,深入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创科技创新强市。
聚焦科创主体培育,释放创新动能。开展规上企业研发费用“清零”行动,扩大研发投入覆盖面。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专项行动。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推进成果合作转化。1 至7 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87.41%;新增高企1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2 家;技术市场交易额76.9 亿元,居全省第6 位。
聚焦高能级平台建设,强化科技力量。紧扣“高能级平台效能发挥年”主题,实施海归小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等项目,深入推进诸暨市G60创新港建设进程,目前18 个重点项目已完成实际投资超30 亿元。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签约共建浣江实验室、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西交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等高能级研究院(实验室),已累计孵化引进企业8家,达成科研合作项目13 项,申请发明专利37 项(授权4 项)。
聚焦要素保障支持,营造创新生态。强化政策扶持,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资金支持机制,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政策意见》《诸暨市银行业支持科技企业和人才创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通过平台引才、企业引才、伙伴引才等方式,强化人才引育。加快科技政策资金兑现时效,已兑现科技政策资金1.35 亿元,累计入选国引7 人、省引24 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 个,已申报火炬计划54 人,海外优青11 人,2 名外国专家入选2022 年度省西湖友谊奖。
今年以来,嵊州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省、绍兴市“创改开”工作部署,以“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为抓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扎实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要指标稳进向好。1 至7 月,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3.0 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08 亿元,同比增长21.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4.6%;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4.3 亿元,同比增长119.7%;规上工业研发投入11.7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营收比重3.25%。
平台建设有力推进。嵊州智能厨房列入第三批全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编制《剡溪创新带发展规划(2023—2027 年)》,1 至7 月,1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投资39.5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79%。艇湖科技城项目列入省三大科创高地重大创新平台和省“千项万亿”工程,1 至7 月,累计完成年度投资0.93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西安交大共建长三角新能源产教融合研究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共建蚕丝蛋白微纳材料创新中心、同济大学嵊州共建创新中心等校地合作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创新成果实现突破。《嵊州市创新文保全链服务推动历史建筑活化运用》获相关省领导批示。探索构建新能源装备产业联合创新模式列入绍兴市“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入围2022 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候选成果1项,入选省15 大战略领域重大科技成果1 项、绍兴市《创新成果专报》3 项。
新昌县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围绕企业需求,扎实推进创新深化,做优科技创新全链条增值服务。针对创新工作中存在的政策资源分散、企业办事多头等突出问题,探索建立创新服务“云局”,推动创新资源高效统筹、创新服务精准供给。
聚焦多跨协同,重塑创新服务“一体化”格局。坚持虚拟组织实体运作,在不打破机构设置、不改变编制配备、不调整部门职能的情况下,构建创新综合(内设受理中心)、事项、资源、保护四大组团,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目前,33 个部门的166 名工作人员上线履职,线下大厅正式投用,全县规上企业上线率达 100%,创新事项平均办结时间从7 天缩减至2 天。
聚焦资源集成,打造创新服务“一站式”平台。通过“线上平台服务、线下实体运作、部门多跨协同”,实现创新服务“一网融合、一门办事、一键协同、一链闭环、一体赋能”。梳理政府、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服务事项、创新资源,编制创新事项、创新资源、创新保护三张目录清单,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创新事项“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归集 33 个部门创新职能,汇集108 项创新事项、370 项创新资源。
聚焦精准主动,提升创新服务“增值化”水平。全面开展科技人才项目招引、产学研合作、人才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知识产权等五大“一类事”模块化服务。同时,对全县所有规上企业开展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精准画像”,建立企业创新发展靶向指导机制,实现“服务找企业”。目前,已推进创新企业多跨培育16 家,匹配科技人才37 名,对接产学研项目14 个,联动解决企业科技创新难题300 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