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的效果

2023-10-08 10:11:12马小闵张春娇孙敦坡尚国超黄谦
实用医学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毫针颈性椎动脉

马小闵 张春娇 孙敦坡 尚国超 黄谦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1针灸科,2检验科,3耳鼻喉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眩晕类型,主要因颈椎骨质退行改变,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后血液流变性改变,使大脑供血不足而致,临床多表现为眩晕、视物旋转、步态不稳,严重者可出现耳鸣、无法睁眼、恶心、头痛、呕吐等症状[1-2]。近年随着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使用电脑、电视、手机等),颈性眩晕发病率明显升高,颈性眩晕发病率在3.8%~17.6%,约50%颈椎病患者有眩晕症状,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3]。目前西医针对颈性眩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延缓病情的治疗方针,临床多使用缓解血管痉挛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但存在无法彻底根治、长期疗效不理想、副作用大、风险高等问题[4]。近年来中医在颈性眩晕治疗方面取得一定效果[5-6]。中医学将颈性眩晕归属于“颈痹”、“眩晕”范畴,气滞血瘀是颈性眩晕中医诊断分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证型,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是该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外邪入侵、劳损、外伤是该病的主要诱因,治疗应以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为主要原则[7]。中医治疗颈性眩晕具有经济、创伤小、起效快及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颈舒颗粒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窍止痛之功,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但其单药临床疗效有限[8]。相关研究[9]指出颈部纤维结构炎症反应可刺激颈交感神经,促使椎基底动脉收缩、供血不足,继而诱发眩晕。针刺疗法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疗法,可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镇静安神,且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良好。基于颈性眩晕证型、病机,笔者认为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获取满意效果,但目前尚缺乏有关报道,本研究特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以便为临床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106 例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3 例。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9-3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配合本研究。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组别例数女年龄(岁)病程(年)对照组观察组t/χ2值P值53 53性别(例)男23 25 0.152 0.696 30 28 57.2 ± 7.9 56.1 ± 7.7 0.726 0.470体质量指数(kg/m2)23.19 ± 1.86 23.37 ± 1.77 0.510 0.611 4.89 ± 0.91 4.96 ± 0.85 0.409 0.683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10]中颈性眩晕诊断标准:(1)眩晕/头晕;(2)颈部疼痛不适,有压点痛;(3)头颈部活动后症状加重(或旋颈试验阳性);(4)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基底供血不足;(5)排除前庭神经炎、颅脑疾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1]中诊断标准:辨证气滞血瘀型;主症: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次症:颈项活动不利伴压痛、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视物模糊;舌脉:舌质黯紫,可伴瘀斑、瘀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弦涩;主症必备,次症≥ 2 项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1)年龄> 18 岁;(2)认知及医患沟通正常、具有自主行为能力;(3)近1 个月内未系统性治疗;(4)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已签署同意书。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病例纳入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2)伴颅内病变、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3)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4)颈椎有手术、骨折、脱位史及颈椎解剖结构先天异常;(5)伴严重肢体功能障碍;(6)伴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及急性感染;(7)有不良嗜好(酗酒、吸毒等);(8)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9)自然失访、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5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位变化、避免不良声/光刺激。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上服用颈舒颗粒(国药准字Z20010153,安徽精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温开水冲服,每次6 g,每天3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针速刺法治疗:取百会、头维、风池、天柱、颈夹脊、颈百劳、大椎、肩井、肩中俞、肩外俞、供血穴,常规酒精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4 mm×60 mm,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右手捏住针柄下段,左手拇指、食指用无菌棉球捏住针体下段,针尖接触皮肤穴位时双手同时用力以直刺或斜刺形式快速进针,以1~2 mm 幅度进行提插手法刺激,足量刺激后立即快速出针、止血,全程刺激时间在2 min 内,毫针速刺2 d一次。两组均持续治疗8 周后评价效果。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证候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主症2 项,每项0~6 分(轻、中、重分别为2、4、6 分);次症5 项,每项0~3 分(轻、中、重分别为1、2、3 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1.6.2 眩晕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12]评估眩晕情况,DHI 量表包括躯体、情绪和功能3 个维度,总分0~100 分,总分数越高表示眩晕障碍越严重。

1.6.3 临床疗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中眩晕疗效标准评价治疗效果:(1)治愈:治疗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消失,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90%,影像学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2)显效:治疗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70%且< 90%,椎基底动脉供血基本恢复正常;(3)有效:治疗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减轻,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30%且< 70%,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但仍供血不足;(4)无效;治疗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等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中医证候评分降低< 30%,椎基底动脉供血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4 外周血炎症因子情况患者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分离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试剂盒购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6.5 血管舒缩因子变化情况患者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液,离心分离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试剂盒购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6.6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Multi-Dop x 型,德国DWL 公司)检测椎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包括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

1.6.7 安全性统计治疗期间出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做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Tab.2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Tab.2 TCM syndrom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

组别例数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6.08 ± 1.13a 5.51 ± 0.92a 2.848 0.005 53 53主症治疗前7.27 ± 1.23 7.53 ± 1.19 1.106 0.271治疗后2.95 ± 0.41a 2.58 ± 0.39a 4.760 0.000次症治疗前10.36 ± 1.67 10.44 ± 1.71 0.244 0.808

2.2 眩晕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DHI 评分、ESCV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DH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眩晕改善情况的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vertigo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分

表3 两组眩晕改善情况的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vertigo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

组别例数DHI评分治疗前51.28 ± 6.38 50.04 ± 5.97 1.033 0.304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22.01 ± 4.07a 19.83 ± 3.82a 2.843 0.005 53 53

2.3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Tab.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例(%)

2.4 外周血炎症因子情况两组治疗前TNF-α、IL-6、CRP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CRP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CRP 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Tab.5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因子变化结果Tab.5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

组别例数TNF-α(pg/mL)治疗前98.54 ± 13.15 96.38 ± 12.97 0.851 0.397治疗后41.12 ± 7.02a 36.97 ± 6.31a 3.201 0.002 IL-6(pg/mL)治疗前41.35 ± 6.62 40.72 ± 6.49 0.495 0.622治疗后22.04 ± 3.35a 19.98 ± 3.06a 3.305 0.001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9.04 ± 1.65a 7.93 ± 1.32a 3.824 0.000 53 53 CRP(mg/L)治疗前18.24 ± 3.12 17.32 ± 2.83 1.590 0.115

2.5 血管舒缩因子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的ET-1、5-HT、NO 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ET-1、5-HT 均低于治疗前,NO 均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ET-1、5-HT 均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舒缩因子变化结果Tab.6 Changes of vasomotor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血管舒缩因子变化结果Tab.6 Changes of vasomotor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

组别例数ET-1(ng/L)治疗前130.21 ± 18.35 128.16 ± 19.14 0.563 0.575治疗后108.03 ± 13.46a 102.95 ± 11.34a 2.101 0.038 5-HT(μg/L)治疗前50.49 ± 6.38 49.27 ± 6.14 1.003 0.318治疗后45.13 ± 5.02a 42.06 ± 4.73a 3.240 0.002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36.13 ± 5.87a 39.27 ± 6.04a 2.714 0.008 53 53 NO(μmol/L)治疗前32.24 ± 4.72 33.02 ± 4.56 0.865 0.389

2.6 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7。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Tab.7 Results of vertebrobasilar hemodynamic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cm/s

表7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Tab.7 Results of vertebrobasilar hemodynamic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cm/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 < 0.05

组别例数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38.24 ± 5.19 39.01 ± 5.23 0.761 0.448治疗后45.67 ± 8.01a 49.25 ± 8.27a 2.264 0.026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40.35 ± 7.28 41.31 ± 7.03 0.691 0.491 53 53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44.32 ± 6.52a 46.99 ± 6.81a 2.062 0.042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37.85 ± 5.22 37.19 ± 5.47 0.635 0.527治疗后43.24 ± 7.03a 46.21 ± 6.94a 2.189 0.031

2.7 两组安全性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颈性眩晕的具体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前庭系统迷路缺血、颈部软组织损伤、颈部感觉神经传导紊乱、颈部交感神经激惹紊乱等均与该病发生关系密切,此外前庭系统迷路对供血不足十分敏感,其短暂缺血是引发眩晕的又一重要因素[14-15]。椎动脉被软组织或骨组织压迫、牵拉可影响脑组织血供,颈部旋转运动时则椎动脉代偿不足,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机体可能出现前庭迷路缺血、血液循环障碍,进而诱发眩晕[16]。西医对于颈性眩晕多采取对症治疗,虽然药物或物理治疗改善患者前庭功能以缓解症状,但无法彻底治愈。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标本兼治,中医治疗包括针刺、推拿、内服药等,特别是针药联合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多靶点、多方式、多途径的优势,不仅可明显缓解眩晕,还可对眩晕其他兼症具有良好效果。

中医认为针刺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功效,针刺疗法能够以松至通,进而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17]。本研究显示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增强临床疗效。笔者认为与以下原因有关:从解剖结构而言,供血穴深层包含动脉血管,毫针速刺供血穴能够直达椎动脉,促使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管扩张,进而改善颈椎局部血液循环,增大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使脑组织供血量增多,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进而改善眩晕症状;中医认为颈性眩晕病位在脑,脑为髓海、督脉入络于脑,因此毫针速刺巅顶之百会穴可清头目、止眩晕;毫针速刺头维穴可调节头部气机;毫针速刺风池、天柱穴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畅患者颈项部气血;毫针速刺颈夹脊、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穴可松解肩胛肌肉群,疏导颈项、肩胛部气血;毫针速刺大椎、颈百劳、供血穴可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以上诸穴相配,共奏止晕定眩之功。邹婷等[18]研究指出,针刺供血穴能够激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改善神经递质分泌及局部脑组织血流量,从而缓解眩晕症状。胡小梅等[19]研究指出,针刺颈夹脊穴可明显提升椎动脉血流速度,进而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进而缓解眩晕症状。郭辉等[20]研究指出,针刺风池穴具有双向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作用。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观察组疗效更佳相互印证,也与毫针速刺改善患者椎动脉供血相互印证。

IL-6 是临床常见炎症因子,可通过介导内皮细胞功能等途径引发眩晕[21];颈椎局部血供不足可引发颈椎局部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CRP 过量分泌[22];TNF-α 能够通过影响脂质代谢、破坏血脑屏障等途径引发眩晕[23]。本研究显示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抑制外周血炎症因子合成,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毫针速刺患者穴位改善颈椎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患者颈椎局部组织水肿及炎症,进而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分泌。

血管活性物质失衡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原因[24],5-HT 具有改善脑微循环、抑制脑血管痉挛、降低血液黏滞度等功效,可改善内耳微循环及脑供血不足诱发的眩晕;ET-1 可促进脑血管收缩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使颈性眩晕患者出现头晕症状,此外ET-1 也可增强5-HT 的收缩血管功效;NO 可通过促进环磷酸鸟苷表达,抑制钙介导的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起到舒张血管作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ET-1、5-HT 均低于对照组,NO 高于对照组,提示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改善血管收缩、舒张功能,进而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增大患者脑血流量,以便达到治疗眩晕的效果。KIM 等[25]研究指出,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越大,血液通过毛细血管所需的时间越长,血液流动速度也就越慢,最终可能导致血流停滞,可直接引发脏器的血液供应,进而可引发眩晕等一系列症状。

综上所述,毫针速刺法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可增强临床疗效,抑制外周血血炎症因子合成,改善血管舒缩因子、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创新点在于笔者基于颈性眩晕证型、病机,采用毫针速刺法,并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获取了满意效果。受时间、精力、经济等方面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局限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随访时间有限,未观察到复发情况,后续将进一步开展更多基础与临床研究探讨毫针速刺法在气滞血瘀型颈性眩晕患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探讨其长期疗效。

【Author contributions】MA Xiaomin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 and wrote the article.SUN Dunpo performed the experiments.MA Xiaomin,SHANG Guochao and ZHANG Chunjiao revised the article.HUANG Qian designed the study and reviewed the article.All authors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manuscript as submitted.

猜你喜欢
毫针颈性椎动脉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9:05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51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